經常吃瓜的朋友們都知道,特朗普上臺之后,福克斯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共和黨黨媒了。然而,這樣一個本應持公正立場、保障新聞準確性和報道真實的“自由世界”媒體,卻淪為各種暴論的培養皿和發源地。
福克斯的極端言論引發爭議后,主持人們迅速道歉,但福克斯新聞本身并未公開表態。這種模式與美聯社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持率最高的三個議題——邊境墻、非法移民和犯罪之間,存在著不容忽視的關聯。
![]()
01 極端言論專用套路 下一個暴論掩蓋上一個道歉
福克斯新聞主持人的極端言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種反復出現的模式。
福克斯近期恐怖話題1:“或者采取非自愿的致命注射,或者類似的方式,就殺了他們。”2025年9月,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布萊恩·基爾米德在討論流浪漢問題時輕描淡寫地提出對拒絕救助的精神疾病患者實施“非自愿注射死刑”。
這番言論引發社會各界強烈譴責,甚至連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也引用《圣經·箴言》予以回應。面對輿論壓力,基爾米德在事件發酵四天后道歉,稱自己的言論“極其冷漠”。
福克斯近期恐怖話題2:幾天后,同事杰西·沃特斯在節目中針對特朗普在聯合國遭遇的電梯故障發表言論:“我們需要做的是要么退出聯合國,要么轟炸它”,還補充說“可能在紐約會產生放射性塵埃,或許可以放點毒氣?但我們需要摧毀它。”
值得玩味的是,沃特斯僅通過內部渠道向聯合國副秘書長道歉,福克斯新聞官方則保持沉默。這種“主持人個人道歉、媒體機構不表態”的處理方式,成為福克斯應對爭議的標準流程。
![]()
02 敘事專用框架 把個案演繹為議題構建公眾恐懼
福克斯新聞如何構建它的敘事?通過對暴力犯罪和極端案例的重點報道,塑造公眾對特定議題的感知。
在流浪漢議題上,福克斯聚焦于一名烏克蘭女子被患有精神分裂癥的流浪漢慣犯殺害的個案。主持人基爾米德借此將復雜的流浪漢問題簡化為“公共安全”與“社會秩序”的對立,暗示政府為精神疾病患者和流浪漢投入的巨額資金未能產生效果。
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把個例當現象,把現象當議題,把議題政治化,這種無限擴張模式,正是福克斯新聞的拿手好戲。
這種敘事框架恰與特朗普政府強調的移民、犯罪議題相呼應。根據美聯社的民調,盡管特朗普在所有議題上的支持率均不到50%,但邊境墻、非法移民和犯罪卻是他支持率最高的領域。
03 西媒操控的“國際輿論” 自帶的雙重標準
國際社會對極端言論的反應存在明顯的雙重標準。
哈佛大學傳播學研究所2023年報告指出,國際社會對言論暴力的反應存在明顯“陣營偏差”——當施暴者來自西方陣營時,譴責強度平均降低63%。
這種雙重標準暴露了國際話語權的不平等:掌握全球73%新聞流通量的西方媒體集團,實際上享有“免于追責”的特權。
![]()
04 媒體通過極端言論 強化政治議題
福克斯新聞的報道風格與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議程之間存在明顯的協同效應。當福克斯主持人強調流浪漢帶來的威脅時,特朗普政府恰好推動對犯罪采取強硬立場。
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當特朗普在社媒宣稱自己支持率“達到90%以上”時,福克斯新聞并未質疑這一明顯夸大的數據。
這種媒體與政治權力之間的共生關系,令人想起《騙局:特朗普、福克斯新聞以及真相的危險扭曲》一書中的觀點:福克斯新聞以“意見”為借口,播出符合自身立場的消息,而特朗普則通過轉發福克斯的內容,形成一種信息循環。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埃利亞松警告:“當強權可以公然威脅國際組織而無需付出代價時,1945年建立的秩序支柱就開始松動。”
寫在最后:
當今世界,是理科生們用自己的發明、創造和科技成果不斷震驚世界的偉大時代,對于文科生和許多自干五自媒體而言,如何奪回話語權,如何構建中國敘事,以抵抗西方“思想殖民”的的侵蝕,一直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如果正義的聲音選擇沉默,那么世界將遍布謊言!這也是小瘋我一直堅持到現在的原因。
只希望,正常的、正義的聲音,可以更多更快地傳出去,逐漸積累出更多的話語影響力。
點贊、關注、轉發都是愛,小瘋在這里先謝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