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沒聽過韃靼海峽,實際上,這座海峽不僅長達900公里,曾是我國最長的海峽,還挨著我們非常熟悉的庫頁島與外東北地區(qū)。
提到韃靼海峽,相信不少朋友可能都會愣上一會兒:
“韃靼”這個詞,我很熟悉
“海峽”這個詞,我也很熟悉
為啥把它們倆湊一塊兒,反而感覺很陌生了?
![]()
韃靼海峽
別慌!
咱們慢慢了解:
韃靼海峽,其實距離我們并不遙遠;
它位于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東北方向,東側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庫頁島,西側是我們更加熟悉的外東北地區(qū),也就是如今俄羅斯的遠東地區(qū),海峽跟我國東北邊境的直線距離只有400公里左右;
韃靼海峽的北邊連著鄂霍次克海,南端則連著日本海,全長約900公里,而寬度只有7-342公里,非常狹長,水深一般在4-210米之間。
![]()
韃靼海峽非常狹長
除了距離近,實際上,韃靼海峽跟我國還有著非常密切的歷史淵源:
一方面,韃靼海峽的東西兩側,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外東北和庫頁島,這一點估計大家都非常了解,在一百多年前,這兩塊土地都曾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
![]()
韃靼海峽曾屬于我國
另一方面,也正因如此,韃靼海峽還曾是我國最狹長的海峽,其900公里的長度,是我國目前最長的臺灣海峽的2倍以上,后者長度只有約400公里;
第三點,即使是今天,我國北方的世界大河黑龍江,在流出我國邊境后,也是在韃靼海峽流入大海的。
![]()
韃靼海峽與臺灣海峽對比
從自然條件來看,韃靼海峽有三個很有意思的特點:
(1)海岸線曲折漫長
(2)部分區(qū)域水面非常開闊,海水較深
(3)東側有庫頁島,是一道抵擋風浪的天然屏障
因此,雖然這片區(qū)域也存在著氣候寒冷、冰封期長以及經常大霧彌漫等問題,俄羅斯還是在海峽沿岸修建了多個港口;
比較出名的,比如蘇維埃港,擁有長達1公里左右的碼頭,前沿水深8-12米,港池水深更是達到20-30米,人口約2.7萬,也許在我們看來不算太多,但在遠東地區(qū)也算是規(guī)模挺大的城市了。
![]()
另外還有10公里外的瓦尼諾港;
這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qū)的第三大港口,人口約1.6萬,雖然比蘇維埃港少一些,但其碼頭卻長達3.5公里,擁有多達20個泊位;
其中瓦尼諾港的內港最大吃水深度達到11.3米,可停靠4.5萬噸級輪船,外港碼頭長達225米,航道最大水深也達到13.5米。
由于距離比較近,同處于韃靼海峽的蘇維埃哈密以及瓦尼諾港,通常也被當做一個整體看待;
并且相比南邊1000公里外的俄羅斯遠東另一大港口海參崴,這兩座港口也有著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
![]()
相比海參崴,連通蘇維埃港的鐵路更直
首先,從蘇維埃港到共青城有鐵路連通,也就是貝阿鐵路東延線,這條鐵路不僅讓蘇維埃港與亞歐大陸腹地實現了連通,而且相比連通海參崴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線路更加順直,能夠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和成本;
其次,從這兩座港口出發(fā),前往韃靼海峽對岸的庫頁島也更加方便;
隔著韃靼海峽與瓦尼諾港相對的,就是庫頁島的霍爾姆斯克港,二者相距僅280公里,中間有火車輪渡往返,航行時間只需要10個小時,在今天,兩座港口每年通過韃靼海峽輸送的貨物可達800萬噸。
![]()
蘇維埃港橫跨韃靼海峽到庫頁島的航線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
上世紀五十年代,前蘇聯曾計劃在韃靼海峽修建一條海底隧道,隧道長達10公里,可以讓遠東地區(qū)與庫頁島實現直連;
不過由于當地氣候寒冷、人口稀少,再加上投資成本巨大等因素的影響,這項規(guī)模龐大的工程最終不了了之,一直到今天,要跨過韃靼海峽,還需要乘輪渡或者坐飛機。
![]()
韃靼海峽跨海隧道
但不管怎樣,全城探秘還是覺得,韃靼海峽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并且曾是我國我國名副其實的內海,即使不談歷史因素,我們也應該去更多地了解它、熟悉這座海峽;
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