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華體育精神大講堂”校園宣講活動、“冠軍體育課”運動員進校園活動走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上地學校。乒乓球世界冠軍朱雨玲攜二十余載運動生涯的感悟,為師生帶來溫度與深度兼具的分享,用親身經歷詮釋中華體育精神,更傳遞了“保持向上,重新再來”的信念。
![]()
“教練告訴我:‘你可以允許自己跌倒七次,但也要起身第八次’。”從省隊到國家隊,從世界青年冠軍到世界冠軍,朱雨玲的成長之路滿是汗水與傷痛,“這條路我經歷了無數的坎坷與挫折,但每一次想放棄的時候,都想到那句‘再來一次’,正是因為這顆‘再來一次’的種子,成就了今天已經30 歲的我,擁有再來一次的勇氣。”
![]()
2019年東京奧運會備戰關鍵期,免疫系統問題讓朱雨玲陷入“至暗時刻”。手術后六個月不能劇烈運動的醫囑,迫使她暫別球場。朱雨玲選擇攻讀經管博士學位、嘗試任教,在新領域探索。“后來我漸漸明白,真正體育精神的意義不是永遠站在頂端,而是永遠保持積極向上的姿態,永不停下腳步,人不一定要往高處走,人可以往四處走,永遠沒有死胡同。”
![]()
2024年9月,朱雨玲以中國澳門隊選手身份重返國際賽場,從零積分、沒有世界排名起步,從支線賽到挑戰賽,再到冠軍賽、大滿貫賽,一場場打,一點點積累,直到現在世界排名達到第七位。她坦言,如今技術、體力雖不及巔峰,但每一次從失敗中汲取經驗,都是對體育精神的重塑。“體育的內核在于,輸贏只是一場比賽的結果,卻不是競技的全部,它帶給我們的是無懼失敗的勇敢和重新再來的勇氣。”
宣講尾聲,朱雨玲寄語現場學生:“請相信當下的你就是最好的你,‘少年應有鴻鵠志,當騎駿馬踏平川’,祝你們都能開出花也能長成樹,祝你們都擁有無限可能。”
![]()
互動環節,“擊打乒乓球選提問紙杯”的游戲點燃全場氣氛。朱雨玲拿起球拍,笑著說:“這個游戲有點難度。”球落“2號”紙杯,一位同學激動提問:“賽點時怎么做到控制住緊張激動的心情?”她分享:“用長遠的眼光來看當下的比賽,這樣的心態,會讓自己不被當下所束縛。”針對“天賦與努力”的疑問,她坦誠:“努力就好,不要在意各種定義,我們不用跟別人比較,只做最好的自己。”真誠的回答讓同學們感受到,成為冠軍需要腳踏實地,持續努力。
![]()
隨后,師生移步體育館開啟冠軍體育課。同學們主動“挑戰”冠軍。朱雨玲實時為他們糾正動作、傳授技巧。體育館內掌聲、歡呼聲不斷。活動最后,全體合影留念,定格這段充滿力量的記憶。
清華附中上地學校黨總支書記、執行校長李書霞表示,此次活動意義非凡,朱雨玲從自己的經歷及乒乓球運動生涯中總結出來的人生道理,讓同學們在遇到各種情緒、壓力時,能勇敢面對,不怕失敗,把冠軍傳遞的中華體育精神貫穿到日常學習生活中。
“朱雨玲老師說我打得不錯!”冠軍體育課上與朱雨玲“過招”的程心俞同學興奮道:“冠軍指導讓我找到球出臺的問題,以后會好好練球,即使會有失利的時候,也一定會堅持下去。”
![]()
![]()
本次活動由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主辦,中國體育報業總社有限公司、中國乒乓球協會承辦,中國體育報、新體育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上地學校協辦。活動旨在通過冠軍故事傳遞力量,讓中華體育精神扎根校園,點燃青少年運動熱情。
![]()
![]()
進入視頻號
解鎖乒乓世界更多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