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該死的周期,快到尾聲了?
爆雷房企,正在集體跨過鬼門關。
昨晚,融創宣布,二次債務重組獲得高等法院批準,預計削債近600億人民幣。
![]()
今天一早,碧桂園的境外債務重組方案也出結果了。
曾經的宇宙房企,債務重組規模可不是鬧著玩的。
![]()
老碧更狠,預計境外債務重組后,減少債務最多116億美元。
按當下匯率算,大概是降債超820億人民幣。
這一下,碧桂園、融創,都趟過了鬼門關?
![]()
先說融創,第二次的債務重組,更加徹底了。
融創自爆雷后,就一直積極與債權人溝通重組方案。
孫宏斌 四處奔走,還自掏腰包提供借款,融創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出售資產、裁員、貸款展期和尋求化債機構介入。
![]()
它第一次債務重組成功,是 2023年11月20日,用時18個月。
但好景不長,今年年初,融創收到中國信達的清盤呈請。
原因是,債權人短期內看不到融創償付利息的可能性。
利息都給不起了,就更別說償還債務本金了。
因為融創在第一次債務重組后,業績不僅沒修復還更難看了。
去年歸母凈利潤再度大幅下跌,凈虧損高達257億,僅次于2021年爆雷當年,為融創歷史上虧損第二高的年份。
![]()
再加上房 企資金掣肘,付息渺茫,債權人已經預料到要二次境外重組。
這里著重探討境外債,也就是融創債務的大頭。
二次境外債務重組,本金仍高達95.5億美元,因為新增了第一次債務重組 時沒有涵蓋的29.4億美億私募債。
對比第一次,這次的重組方案可以說很徹底,也很簡單:
因為融創打算把境外所有債務,全部轉換成股票!
二次境外債務重組只給了兩個方案,均是強制可轉換債券,年期分別是半年和2.5年。
也就是一次性把境外債主,集體全部變成股東。
![]()
更絕的是,你以為把債主全部變成股東后,孫宏斌的控制權會被稀釋?
錯!老孫的股權不僅沒被稀釋,對融創的控制權還牢牢拽在手里。
假設可轉換債券全部換股及配股發行后,融創的總股本從115億股擴大到了266億股,直接翻了一倍。
但孫宏斌的股權從23.9%變為21.8%,其他少數股東股權比例從75.8%稀釋 到了33%。
![]()
原因是,這次的債轉股計劃,還附帶了兩項股權計劃。
為了維持股權結構穩定,債權人需將應得的23%強制可轉換債券直接授予孫宏斌,且允許融創未來5年發行新股給管理團隊。
高手過招,老孫不僅完成化債,還仍是融創的第一大股東。
![]()
再說 說碧桂園,這次的境外債務重組,實際等了很久。
2023年8月,碧桂園因未能償付利息而正式爆雷,境內債、境外債相繼開啟重組。
但因境外債規模龐大,直到今年1月初,碧桂園的境外重組方案及條款才正式公布。
前前后后經歷2年多時間,碧桂園才終于看到曙光。
![]()
據悉,此次納入碧桂園境外重組方案的債務規模多達177億美元,即1270億人民幣。
碧桂園境外重組的工具,無非是三個:現金要約回購、債轉股、新債置換。
只不過債轉股因期限和票面利率不同,又分了短中長及超長期限四種選項。
碧桂園稱,重組方案目標是減少債務最多116億美元。
不僅把償債期限延長至最多11.5年,平均借貸成本還從6%下降到2%。
并且這份債務重組方案,還涉及馬來西亞森林城市的股權,被批是誠意度欠佳,優待楊惠妍家族。
![]()
不過好在,兩個債務組別的投票中,贊成票均超過75%的門檻。
債權人基本達成共識,接下來就是等待12月4日的法院裁定聆訊,重組落地還差臨門一腳。
從2021年行業出現調整到現在,已經過去4年了。
爆雷房企債權人估計也很無奈,比起收不回錢,當下能推進債務重組才有機會談發展。
今年10月,碧桂園的賣房業績只有區區29億。
對比巔峰時期月銷能達到600多億的房企巨頭而言, 恍若隔世。
![]()
房企走出債務泥潭,是第一步。
這些年,被美元債拖垮的房企數不勝數。
當年為了規模瘋狂發債買地的惡果,已經種下,結果也正如大家所見,行業去杠桿的過程極其痛苦。
“ 大而不倒”也倒下一次。
![]()
當房企徹底從 債務和資金鏈緊張的漩渦走出來,才有可能恢復樓市供應及投資,提振行業信心。
隨 著房企巨頭化債逐漸走向明朗,房地產調整周期看似也到了尾聲。
對此,你怎么看?
關 注 我 們 , 來 評 論 區 聊 聊 ~
掃下方二維碼,直接進群暢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