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迪與上汽合作建立新品牌AUDI開始,一種全新的豪華生態已經預示著即將展開,旗下首款產品奧迪 E5 Sportback的上市,向外界呈現出其具體的、面向中國市場的豪華樣貌。
![]()
這是一種既蘊含著傳統經典,又充滿開創性的產品制造與體驗過程,不只在于兩個企業之間新的合作范式,也在于奧迪 E5 Sportback產品本身由外至內的融合性特質。
在奧迪E5 Sportback上市媒體溝通會中,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表示:“目前沒有品牌能真正融合德系工程積淀與中國智能技術”,而E5 Sportback要實現的就是將傳統豪華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這正是這款車的獨特價值所在。
![]()
“只會成功,不會失敗”
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常因定價偏高、智能化體驗不足而受到市場冷遇。這其中,定價作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直接決定著一款車型的銷量水平。行業發現,30萬元以上的純電車型在整個純電車市場的占比相對較小,今年上半年該市場銷量占比僅為4.2%,而20萬元區間因Model Y(參數丨圖片)、小米SU7等熱銷車型的拓展,市場份額達到了14.9%。
此次奧迪 E5 Sportback以22萬元出頭的實際入手價主流純電消費區間,甚至低于一些自主新勢力品牌高端車型售價,顯示出奧迪為推動電動化轉型、應對中國市場競爭壓力的魄力與快速響應能力。這一價格不僅會幫助奧迪品牌打開純電市場的銷量,對于整個傳統豪華品牌的定價策略也極具啟發,很有可能重塑傳統豪華的價格體系。
![]()
E5 Sportback目標是進入B級豪華轎跑/轎車市場前三,市場野心不小。但另一方面,盡管22萬元的起售價對于一個豪華品牌而言很有優勢,但這一市場區間早已龍蛇匯聚,競爭激烈。
對此,宋斐明再次強調了E5 Sportback市場定位的獨特性,聲稱“市面上沒有直接競品”。他相信“用戶只要試駕了這款車,就能夠感受到它帶來的極致駕駛體驗和它所傳承的德系汽車工藝。”并認為“價格不會成為阻礙用戶下單的因素,車本身的品質、可靠性和品牌力都會成為吸引大家的點。”
市場很快給出了反應,E5 Sportback上市僅30分鐘,訂單突破一萬輛,遠超官方預期。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陶海龍表示:AUDI“找到了一條適合豪華品牌在新能源市場轉型的路徑”,而E5 Sportback正是這一轉型路徑下的重要起點,“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并且“只會成功,不會失敗”。
![]()
硬核與中式靈魂
AUDI品牌去掉了奧迪傳統的四環標識,以全新的AUDI字母標識重塑品牌形象,展開電動化變革。從E5 Sportback的造型來看,AUDI標識顯得更加年輕,有一股先鋒姿態。但根據官方的說法,AUDI字母標其實始于1909年品牌誕生之際,如今的標識是為致敬,而非初創。
從品牌標識開始,經典與先鋒就已經交匯在一起。體現在E5 Sportback上,是外型設計上的融貫經典,是駕控性能與智能化體驗的中西合璧。
發布會上,奧迪宣稱E5 Sportback是一輛為先鋒人士量身打造的智能座駕,它采用奧迪全新電動設計語言,兼具運動轎跑的動感線條的同時,也匹配了經典瓦罐的實用空間,未來感十足。
這款極具先鋒電動美學的車型,實際上是奧迪德國設計團隊融合了多款奧迪經典車型精髓之后的成果。
根據上汽奧迪營銷事業副總經理謝施奇的表述,E5 Sportback瞄準的是一群前瞻新銳、果敢自信,勇于彰顯本色的中國消費者,他們希望保留奧迪原汁原味的設計傳承,又期待融入創新性和未來感的元素。
![]()
也許正是感知到消費者對經典與先鋒的設計需求,才誕生了AUDI這樣一個剛好兼具兩種特性的品牌和E5 Sportback這款開創性的產品。
陶海龍表示,E5 Sportback的訂單結構很有特點,先鋒型、先鋒plus型、先鋒quattro型和旗艦quattro型4款配置的車型中,“配備quattro 的兩款車型在訂單中的占比非常突出,超過 50%。”
宋斐明解釋,奧迪quattro技術誕生已有45年,經歷多次升級。經過整整4年的調校,奧迪成功將機械時代quattro系統的核心精髓,融入到如今的電子化時代,確保了電動車在各種工況下的穩定操控,即便沒有電子穩定系統介入,車身依然保持平穩;在此基礎上,它保留了奧迪一貫的駕駛樂趣。即便在極端駕駛條件下,系統也能提前預判,保障駕駛者安全。
消費者對quattro的選擇傾向正好印證了大眾對傳統駕控體驗的青睞,也表明來自德系的硬核實力——駕控,依然是奧迪最堅硬的品牌護城河。
消費者不愿意在科技與駕駛感受之間做妥協。正好,奧迪在駕駛動態性能、內飾設計、聲學效果和整車工程技藝方面有著深厚的積淀。E5 Sportback的車身設計、底盤調校、安全技術均由德方主導,堅持奧迪的技術標準、管理體系、質量控制體系和供應商體系,確保“骨骼”與“形體”均是純正奧迪味道。
![]()
而上汽操刀中國消費者不愿割舍的智能座艙、輔助駕駛技術,他們更懂中國用戶,更能把握一輛車的“靈魂”。E5 Sportback與Momenta聯合開發輔助駕駛系統,接入科大訊飛語音識別與火山引擎大模型技術,每一處智能細節均源于對中國用戶習慣的深度洞察。這款車力圖實現對豪華品牌智能體驗的全面超越,更以安全、流暢且人性化的科技互動,再次定義電動時代的科技豪華標準。
兩者結合,造就E5 Sportback的獨特性。
一次“冒險”的合作
對于這款肩負著上汽奧迪電動化轉型重任的車型,陶海龍表示:“它考驗著雙方的合作能力,雙方戰略合作的真正落地。”
訪談中多次提到中德雙方“美美與共”的合作實踐,這本質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度的、甚至有點冒險的分工與合作。它告別了以往的以市場換技術的合作模式,而是采用市場定義技術的方式,將雙方技術深度融合。
![]()
有人注意到,E5 Sportback的研發周期只有24個月,對于傳統豪華品牌而言,這個研發周期相當之快。而要在如此緊張的研發周期之下,始終保證奧迪高品質的品牌本色,宋斐明解釋,靠的是中德兩地工程師的通力協作。
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德系品牌也在加速開發節奏。要同時堅持產品品質方面絕不妥協,打造出這樣一款具備先鋒性、獨特性的產品,本身就是工程奇跡。其背后是上汽大眾強大的體系能力在托底。
前面提到,quattro技術歷經4年調校以配適電氣化架構,同樣,上汽在主導E5 Sportback的智能化上也要考慮其駕駛性能的呈現。這表明E5 Sportback并非簡單的技術嫁接,而是中德兩方無數次的探討與技術融合。
為什么都在談論“美美與共”的合作,但AUDI不害怕失去自己的獨特性?宋斐明的回答非常高明:除了奧迪近120年的品牌積淀,還有大眾與上汽長達40年的深度協作經驗,長久的默契造就好的協作與產品。
總結
E5 Sportback的一萬張訂單已經證明,電動化轉型不是豪華品牌不行,而是產品定義和定價策略不行。只要產品定義精準、定價有誠意、真正融合雙方優勢,傳統豪強的反撲力量是驚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