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個故事。
A先生外出,遇到了一個乞丐。看到乞丐可憐,A先生給了他10個金幣。
后邊那幾天,A先生每天都給這個乞丐10個金幣。
突然有一天,A先生忘帶錢包出門了,沒有給乞丐金幣。乞丐勃然大怒,還想沖上去揍A先生一頓。
A先生拔腿就跑。事后,他就在思考,我每天都幫助這個乞丐,為什么今天沒有幫助,他就要報復我呢?
答案很簡單,A先生摻和了別人的人生、命運,那他必然就會被反噬。
![]()
02
人,只能管好自己,而管不了別人。
每個人的人生、命運,都是不一樣的,注定我們只能做好自己,而不能干涉別人。
你想想,你是有錢人,而他是乞丐,難道你能拯救他?
救不了的。他想成為乞丐,那是他自己的選擇,哪怕你天天救濟他,他一樣會成為乞丐,甚至還會將你的付出,視作理所當然。
慢慢地,選擇付出、幫扶的你,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冤大頭。
到頭來,吃虧的并不是別人,而是多管閑事的你。誰多管閑事,誰就只能被是非纏身。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你看現實中真正有本事、有財富的精英階層,又有誰會多管閑事呢?
沒有人會多管閑事的。在別人看來,我幫你,你還反咬我一口,那我為什么要幫呢?
![]()
03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我很喜歡一個故事《寒號鳥》。
秋意盎然的時候,寒號鳥躺在石頭上曬太陽。身邊的鳥兒跟它說,寒冬將至,要準備筑巢了。
寒號鳥聽了鳥兒的話,勃然大怒,氣沖沖說這些鳥兒“負能量”。現在陽光明媚,哪有什么寒冬呢?
好心提醒,卻“一片真心喂了狗”,鳥兒搖了搖頭,就走開了。
那一年,大雪封山,寒冬滲人,筑巢的鳥兒都存活了,就那一只“一片真心喂了狗”的寒號鳥,死在了寒冬當中,不得善終。
這只寒號鳥,就是絕大多數人的縮影。
這就應了一句話,良言難勸該死鬼。既然這些該死的鬼,必然要死,那你阻著他們去死干什么呢?
![]()
04
人生建議:管好自己的因果,不要涉及別人的因果。
一個很現實的道理:不要跟任何人捆綁在一起,不要跟任何人有太多的瓜葛。
舉個例子,這個人貧窮落魄,怨氣十足。如果你非要多管閑事,那他拉著你陪葬,你不就倒了大霉了嗎?
再舉個例子,這個人賭氣十足,非要豪賭。如果你非要多管閑事,那他事后有什么損失,不就只能把怨氣、責任,都發泄、推卸到你的身上了嗎?
其他的情況也是如此。
當你跟別人有過多的瓜葛,或者跟別人捆綁在一起,那你也就離倒霉不遠了。
人生在世,就應該“井水不犯河水”。
這人如何,跟我無關,那他尋生也好,尋死也罷,都是他自己的選擇。誰都改變不了。
就跟上文的寒號鳥一樣,別人提醒他,要準備過冬了,他不相信,還反咬別人一口,那他不該死,還有誰該死呢?
![]()
05
寫到最后
哲學家柏拉圖,寫了一個《洞穴寓言》。
一群人生來就被鎖在山洞里,終身只能面對洞壁。他們只能看到身后火光照射下的影子,以為那就是全部的世界。
直到有一個人掙脫了鎖鏈,走出了山洞,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陽光,看到了真實的事物,而不是影子。他震撼、掙扎,逐漸接受了這一切。
他決定回到洞中,把“真相”告訴還在黑暗中的人們,但他們根本不信,甚至嘲笑他、厭惡他,覺得他瘋了。
不要覺得,人人都能逃出洞穴,也不要覺得,人人都能接受光明的真相。
走出洞穴,是自己的選擇;接受光明的真相,也是自己的選擇。別人如何,你改變不了,那就隨他們吧。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