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編發了“吃在老街里”,“吃”,大多只是一個順帶,當年的上街里,最多的還應該是“買”,那時購買新衣,新鞋等用品,也只有到街里才能選到順心滿意的。“穿在街里”,也只有這里才能引領那個時代的時尚潮流,老街里,就是代表著青島商業的繁華。
“盛錫福的帽子,謙祥益的布,瑞蚨祥的綢緞,震泰的西服”,這些耳熟能詳的老品牌,都是當年盛極一時的行業龍頭,身份的象征,至今仍令許多老青島人念念不忘。
![]()
80年代的中山路(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百年老街留下了太多的傳奇故事,80、90年代,島城最繁華、最有人氣的中山路及其周邊的場景,在很長時間里影響了無數島城人的記憶。
![]()
很多人童年的回憶里,除了春節買新衣,其他很多衣物都是母親縫制的。做衣服就要買布料,買布料就要到街里,到謙祥益,去瑞蚨祥。
![]()
始建于1911年的北京路9號謙祥益商廈,在綢布經營方面,物資之雄厚,生意之興隆,為全市之冠。曾一度被改為東風綢布店,1970年又更名為青島綢布呢絨商店,1985年方恢復原店名。
![]()
80年代的謙祥益生意紅火(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
1996年,北京路謙祥益綢布店內景。(吳正中攝影)
1987年謙祥益與全國200多個廠家聯合發起成立全國紡(針)織品“祥”字老號聯合會,經營中已不限綢布、呢絨,而增加以時裝為主。經營中連年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多年被評為市級、省級和全國財貿系統先進單位,多次出席全國財貿工作表彰會議和受到中央首長的接見。
![]()
曾經的瑞蚨祥舊址(吳正中拍攝于2013年)
曾經位于膠州路35號的老店,與“謙祥益”齊名的著名綢布店——“瑞蚨祥”。1905年,瑞蚨祥的開業,在膠州路上開啟了近百年的發展之路。自開業以來,始終貫徹“至誠至上、貨真價實、言不二價、童叟無欺”的經營宗旨。
![]()
1986年,老字號“瑞福祥”綢布商店,擠滿了前來購買布料的顧客。(王群攝影)
1985年,瑞蚨祥和謙祥益兩店分家,瑞蚨祥又回到了膠州路上,復稱瑞蚨祥呢絨綢緞商店。
![]()
曾位于中山路164號的瑞蚨祥毛衫專賣店
1985年,瑞蚨祥被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1994年,青島瑞蚨祥探索連鎖經營,在中山路164號、192號開設連鎖商店,主要經營褲裝和羊毛衫。1996年,青島瑞蚨祥營業面積600平方米,店內增設量體算料、來料加工服裝等業務,開辦市內免費送貨、外地代辦托運等便民項目。
80年代至90年代初,也是經營最紅火的時候。在幾代青島市民的心中有著良好的口碑,故而也是逛街里購買布料的首選之一。
![]()
20世紀80年代青島國貨公司舊影
中山路與膠州路交界,我們曾非常熟悉的老國貨大樓,仿佛帶著一種迎面而來的穿越感,讓時光又回到了上世紀的難忘時光。
![]()
![]()
老國貨內購買衣服布料的顧客
作為老青島的商業龍頭,也是市民購物的首選地,每天顧客盈門,生意紅火。逢年過節,市民挑選新衣服、置辦年貨,逛街里的首選自然是老國貨公司。
![]()
1997年,新國貨大樓前,新衣展示的模特,吸引了大批市民。(吳正中攝影)
20世紀90年代初,國貨公司老樓被拆除,原址處開始建設新樓。1993 年12 月29日,總面積 3.8 萬平方米的青島國貨股份有限公司大樓重新開業,這不僅是島城首家大型綜合性購物中心,也是當時山東省規模最大的商業零售企業。
![]()
婦女兒童用品商店第二門市部
記憶中的老街里,在喧嘩熱鬧的中山路上,曾有這樣一個婦兒購物首選店鋪。從市場三路到中山路,她曾經滿足了南來北往的購物人的不同需求。這里曾經創辦了島城第一家婦女時裝自選開架商場,逛街里的人一般都會進去看看,這就是婦女兒童用品商店,曾經幾乎家喻戶曉的“老婆孩子商店”。
![]()
婦女兒童用品商店第一門市部
位于中山路117號的第一門市部和中山路139號的第二門市部。作為全市唯一的婦女兒童用品商店,兩家相鄰沒多遠的門市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保證著商品的供給,提供著優質的服務,“老婆孩子商店”幾乎家喻戶曉。
![]()
婦女兒童用品商店第一門市部店內景象
青島婦女兒童用品商店內商品齊全、款式新穎、善于追趕時代潮流。在輝煌的時期,商店日接待游客和顧客平均可達2萬人次,節假日更是高達3萬人次,從數字上可以想象到曾經的生意紅火。
![]()
80年代中山路上的青島盛錫福帽廠商場老照片
老字號“盛錫福”坐落在中山路141號。1947年,盛錫福青島發行所在河北路32號創立,后在中山路設立銷售店。1956年公私合營,與天津盛錫福總號分離,定名為青島盛錫福帽廠。改革開放后,中山路141號改為青島盛錫福帽廠商場。
![]()
1992年,紅火的青島盛錫福鞋帽店。(王群攝影)
盛錫福生產多種花色品種的四季帽子,以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品質優良、貨真價實而著名,受到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青睞。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始終本著“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原則,以合理的價格、高質量的產品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歡迎。“頭戴盛錫福,腳踏新盛泰”,依然在許多老青島的心中有著別樣的情懷。
![]()
90年代初的震泰呢絨服裝店
對于“震泰”這個名字,可能現如今的年輕人已感覺陌生,但它一直到90年代初,可謂紅極一時,也是老青島心中一種難以忘懷的記憶與情懷。
1979年“震泰”在海泊路77號建成開業,實行前店后廠的經營模式,主要經營時令服裝及各種衣料。同時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及流水線,聘請名師剪裁、選料講究、做工精細,在島城及周邊地區久負盛名。
![]()
震泰時裝公司加工車間
![]()
震泰時裝公司服裝紡織品商場
1986年更名為震泰時裝公司,1993年更名為震泰時裝紡織品公司,主要生產加工中高檔服裝。震泰制做的服裝,除供應本市外,還銷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因質量優異、做工精良,頗受當地民眾歡迎。
![]()
1993年的中山路街景(吳正中攝影)
位于中山路與肥城路交界的中華商場,逛街里的人們基本都知道。這里曾經叫做正大百貨店,60年代更名為工農兵百貨商店,直到80年代才改為中華百貨商店。
![]()
青島中華百貨商店,商店下屬四個門市部:
綢布針織門市部:中山路105號,經營綢布呢絨及針織服裝服裝。
門市部:中山路75號,經營各種服裝及工藝品,羽絨產品。
靴鞋門市部:中山路65號,經營各種男女皮鞋。
童鞋百貨門市部:中山路15號。經營各種家用電器、五金交電、百貨商品及理發用具。
![]()
80年代的青島百貨商店
青島第一百貨商店,位于中山路51號,曾是島城最大的綜合性老字號商店。青島人的“老街里”情懷中,“老一百”有著他們抹不掉的記憶。
![]()
90年代初,第一百貨商店內景
1988年,青島百貨商店更名為青島第一百貨商店,時為全市最大的綜合性百貨商店。百貨公司里的一排排玻璃柜臺,傾注了無數人望眼欲穿的目光。對許多人來說,曾經逛街里,逛逛百貨公司,哪怕只是到里面去轉一轉,那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
中山路78號舊影
看到這張照片,可能很多人都會有印象,山東省紡織品進出口公司常年設于此樓,山東紡織品,青島外貿店的門臉曾在此處延續了不少年頭。外貿店的床上用品質量絕對沒得說。
![]()
90年代末,隨著即墨路市場退路進室,龍山商場、中山商城的隨后興起,共同形成了當時島城頗負盛名的“地下商業”,紅極一時,成為購買流行服裝的首選地。
![]()
中山商城,左側建筑已拆除,正在施工中。(袁賓久攝影)
中山商城始建于1993年,1997年11月底開始營業。是由青島市房產置業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市經濟開發投資公司與香港希特國際貿易公司合資開發的人防平戰結合項目。
![]()
中山商城的老業主很多是即墨路最早做服裝生意的個體老板,商城內商品種類繁多,主要經營服裝、箱包、皮具、金銀飾品、鞋子、化妝品、工藝品等。多年來,中山商城一直是時尚、前衛的代名詞,成為了青年人購物休閑的必到之所。商城作為本土的時尚風向標,引領著島城時尚達人走在潮流前沿。
![]()
1992年12月28日,東方貿易大廈建成開業。商場營業面積1.1萬平方米,為大型二類商業企業,經營品種6萬余種。90年代初,東方與國貨、華聯商廈等大商場一起,以及不久后開業的發達、百盛等大型商場,奠定了中山路商圈的新格局,也使中山路這條百年商街進入到了鼎盛時期。
![]()
開業不久的東方貿易大廈,成為人們購物休閑的好去處(王挺攝影)
東方貿易大廈,是當時青島市最大的商業零售企業之一。東方的對面就是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膠州路口,所以東方一開業即是每日顧客盈門,生意紅火。
![]()
東方貿易大廈的員工走出大廈,在門前設攤。(吳正中攝影)
1996年,東方貿易大廈銷售總額達3.7億元,利潤總額1995萬元,各項經濟指標在山東省同行業中名列前茅,是青島市經濟效益最好的商業零售企業之一。1997年,“東方”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年內又獲“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精神文明示范窗口”等多個榮譽稱號。這兩年,也成為東方貿易大廈最輝煌的時期。
![]()
1996年12月31日,青島市第一家由外地民營企業(山東大發達集團)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性商場——發達商廈開業,位于中山路南端。商廈經營面積2萬平方米,開業首日銷售額突破200萬元。
![]()
1999年的中山路(吳正中攝影)
1998年9月30日,位于中山路44號—60號的青島第一百盛有限公司開業,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大型中外零售企業。商廈共54層,其中地下一層設超市,1-8層為集購物、餐飲、兒童娛樂為一體的綜合購物中心,營業面積3萬平方米,定位于中高檔時尚百貨店,以經營品牌化、專業化、系列化商品為特色。
百盛匯聚了各地名牌商品,是最早將品牌消費文化引入青島的商業企業之一。其中,2-6樓分別經營皮具、女裝、男裝、運動休閑用品。開業以來承載了無數年輕一代的美好記憶。
![]()
20世紀80年代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鄒本東攝影)
“穿在街里”,一定少不了即墨路小商品市場。
1980年,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開業,從雛形到發展壯大,由最初的幾十個攤位發展成千余個攤位,最終成為聞名全國的小商品市場。
![]()
1985年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阿蘭·加斯穆爾攝影)
![]()
1985年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阿蘭·加斯穆爾攝影)
即墨路的服裝市場的經營尤具特色,在很長時期內,即墨路市場一直處于青島及周邊地區服裝消費的先導地位,廣州、上海推出的新潮服裝不出三天便可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場買到。
![]()
80年代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
1996年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吳正中攝影)
至80年代末,即墨路市場已經是我國北方規模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和武漢的漢正街齊名。許多人慕名而來,市場里每天都會看到許多外地人,包括不少外國人的身影。此時的即墨路市場占地面積已將近1.5萬平米,上市攤位1300多個,成為享譽海內外的青島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
![]()
老街里可以說承載著青島人的集體回憶,每到周末或是節假日,中山路以及周邊的老街都會熙熙攘攘、人山人海。那時的上街里,在青島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崇高的,逛街里、穿在街里,同樣有著我們太多難忘的回憶。
相信每個島城人的心底,都還保留著一份對穿在老街里的記憶。如果你也有著不同的故事,請文末留言分享。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