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漁策劃張超
日本第一「爛店」-唐吉柯德,卻成了去日本旅游時必去的“景點”。日本向來是精致的代名詞。無論是羅森、全家,還是無印良品、優衣庫,都給人一種干凈、整潔、清新的感覺。但是,一家名叫唐吉訶德的日本超市,卻反其道而行,貨架沖到屋頂,從上到下掛滿了東西,又滿又亂,
被稱為日本第一“爛店”。
但對于很多去逛唐吉訶德的人來講卻是“時間黑洞”。有朋友說,“4個人晚上9點多去逛,買完出去時,發現已經凌晨6點多了”,也有朋友說“每次進去錢和時間就會莫名消失”。這么破爛的店,他是怎么讓人上癮的?
就是這樣一家奇葩的公司,它不僅是個讓游客們好奇的 “怪店”,而且是日本最會賺錢的商店,是日本所有3000家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連續增長34年的公司。
![]()
每年客流量超3億人次,全球門店數量700+,2024財年(截至2024年6月)合并銷售額超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00億人民幣),相當于沃爾瑪中國2023年銷售額的2倍,區域零售商胖東來2023年107億銷售額的10倍,它就是號稱零售界怪物,日本零售四巨頭之一,和711、永旺和優衣庫齊名的堂吉訶德。
![]()
唐吉柯德成功的真相是什么?憑什么在內卷到極致的日本市場,做到銷售額千億的?我們希望在折扣行業紅海競爭的現在,通過唐吉可德在每個關鍵階段所做的重大選擇,給中國的零售企業一些啟示。
今天繼續講摸著日本過河系列,帶大家了解一下號稱日本零售界的怪物-唐吉柯德。
01
唐吉柯德的商業原型叫小偷市場!
1978年安田隆夫開始創業,開了個雜貨鋪,叫做“小偷市場”。
![]()
(第一家唐吉訶德)
從小偷市場這個名字就能看出安田隆夫,天生具有很強的品牌感知,從品牌的角度來看,小偷市場是一句超級語言,又是一個賣點化命名。
超級語言簡單來講,就是把大家熟知的一些詞語,嫁接到自己的品牌上,讓消費者容易記住,容易傳播,幫助企業快速形成品牌。比如我們熟知的娃哈哈、阿里巴巴、小米、大漁策劃,包含他自己后期成名的品牌唐吉可德,都是超級語言型的品牌名,這類品牌名從傳播速率來講,是最快的,從傳播成本來講,是最低的。
賣點化命名,就是品牌名能把自己最大的特點也就是賣點,以品牌名的方式呈現出來,我們熟知的賣點化品牌名,像農夫山泉、東方樹葉、營養快線都屬于賣點化的命名,這些賣點化的品牌名,能讓產品價值外顯,讓消費者在終端一秒可感知,品牌的差異化價值,直接促進消費者的購買,幫助這些企業省下了至少上億的廣告費。
小偷市場的賣點就是便宜,便宜的像偷來的一樣。
為什么叫小偷市場呢?
因為賣的便宜。便宜的像偷來的一樣。
為什么這么便宜?
因為賣的是尾貨,這種因為滯銷、過季、微瑕而導致的尾貨,我們今天叫做軟折扣!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便宜的尾貨?
1974~77年的石油危機,石油輸出國組織把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讓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資源更匱乏的日本,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大批工廠倒閉,大批工人失業。
1978年創立的小偷市場,就像是這場經濟危機廢墟中的拾荒者,把倒閉公司和工廠的尾貨,轉化為自己的商品,這些商品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卻擁有消費者難以抗拒的低價。小偷市場內,商品琳瑯滿目卻價格驚人,從大牌尾貨到日常雜貨,無一不貼著“超級便宜”的標簽。
雖然銷售情況不錯,但是受限于人力和資金,和貨源的緊張,隨著石油危機的解除,日本制造業的回暖,貨源開始變得緊張,旺鋪難以復制擴張。
1980年,安田隆夫把小偷市場賣掉,開始主營批發。這個情況是不是很像國內前幾年的軟折扣開店潮,口罩期間崛起大量軟折扣品牌,是因為通路堵塞,工廠出現大批尾貨,隨著口罩解除,大批軟折扣品牌開始閉店,和小偷市場后期遇到的問題一樣,貨源不穩定、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體驗下降等等,讓這個業態不能做大也不能長期持續。
1980年安田隆夫成立第二家公司-JUST,主營批發,想用批發這種形式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試運營成功后,1981年安田把自己的主業調整為批發,1988年,安田隆夫的批發生意已經可以做到50億日元每年。
基于更強的資金實力和更強的批發能力,安田隆夫決定重回零售業,選用堂吉訶德作為新店名,安田隆夫表示自己像堂吉訶德的主角一樣,有面對和挑戰永旺、伊藤洋華堂、大榮這些傳統零售巨頭的勇氣,也堅信自己,基于這套另辟蹊徑所做的折扣零售的商業模式一定能行。
02
他的這套商業模式是什么?
在國內大家都把唐吉可德叫折扣超市,其實他是百貨殺手,把他歸類到超市這個品類就很誤導。因為歸類到超市你會越看越迷茫,因為他的商業邏輯和傳統的折扣超市邏輯完全相反。
折扣超市是傳統超市的升級。
舉個例子像沃爾瑪和山姆是一家的,沃爾瑪屬于傳統超市,山姆屬于折扣超市。折扣超市核心是通過精簡SKU,專注爆品,通過單個產品的大批量采購,來降低運營成本,實現折扣。
在這里簡單說一下什么是SKU?SKU是商家為了避免混淆,給每一個商品做出的一個單獨的識別碼。簡單來講比如原味薯片50克就是一個SKU,50克黃瓜味薯片就是另外一個SKU,如果我還有一個100克的原味薯片,那就是一個新的SKU,這樣方便商家識別、管理商品。
沃爾瑪SKU數量20000個,山姆SKU數量4000個,數量是沃爾瑪的五分之一。同樣進貨五千箱薯片,沃爾瑪向廠家要5個口味,山姆只向廠家要一個口味,從廠家的生產成本來講,集中生產一個口味的薯片,比生產5個口味的薯片成本要低。相比沃爾瑪,同樣買5000箱薯片,山姆可以向廠家要來更便宜的價格。這就是傳統折扣的運營邏輯,像山姆、COSTCO來就屬于這種。
但是去看唐吉柯德,會感覺他完全違反了折扣超市的邏輯,唐吉柯德普通店SKU數量4~6萬個,大店8~10萬個,是山姆4000個的十倍還多,這么大的SKU數量,和傳統折扣超市精簡SKU的運營邏輯完全相反,怎么能實現低價?
如果把唐吉可德歸類到超市,你會感覺他的運營邏輯越來越迷。我親自去日本實地考察后得出一個獨家觀點,其實唐吉坷德是披著超市外衣的百貨商場,是一個自選式的百貨商場。
這也就是很多人去唐吉可德買東西,沒有感覺很有性價比,性價比來自于對比,對比超市它的性價比不高,但是對比百貨商場,唐吉柯德具有超高性價比。
03
他的打法,是打在伊藤洋華堂、永旺這種傳統百貨巨頭的背面。
百貨商場服務好,我就減少服務,做成自選超市的形式,降低人員成本。
百貨商場環境高雅,另外一個詞,就是裝修昂貴。我就幾乎不裝修,省掉我的裝修成本。
百貨商場視野空曠,我就用貨塞滿整個空間,我的門店就是我的倉庫,降低倉儲成本,。
百貨商場主賣當季貨,不賣尾貨,我40%以上是尾貨,尾貨既是我的引流品,也是我的利潤品。
核心邏輯,就是把除了賣貨之外像裝修、服務這些全部刨除,主要目的就是讓消費者感到實惠和便宜。
這樣極致的成本壓縮,讓唐吉可德相比伊藤洋華堂等百貨渠道,正價產品便宜10%~30%左右。對于高復購率、消費者價格敏感度高的的100~150個SKU的商品,唐吉訶德會定到地區最低的價格,作為價格標桿,讓消費者感知到唐吉可德的性價比。
這個策略看看國內的胖東來感知就會更明顯,大家都熟知的產品價格一般都比其他渠道低。對于價格錨點不清晰40%的尾貨,唐吉可德會找到價格標志物來制造錨點。比如右邊雀巢速溶咖啡售價約大概35人民幣,而左邊的咖啡大概10人民幣,其實左邊的咖啡容量比雀巢少一倍。但是消費者猛一看,因為有雀巢作為價格錨點,會感覺左邊的咖啡很有性價比。這個白牌咖啡就是唐吉訶德渠道毛利高達40%產品,因為這個產品是大量采購的尾貨。
類似這個咖啡的驚喜價產品隨處可見,不論是電器、食品、服裝、箱包等等,在唐吉可德整個占比高達40%,由于是尾貨,可能賣過一次就沒有了,而且整個商場產品擺放的雜亂又多,讓消費者產生了尋寶般的體驗感,生怕錯過了某一個寶藏特價產品,因為下一次就沒有了,這也就是很多人逛唐吉可德會上癮的原因,因為人都害怕失去。
這套40%尾貨+60%正品的產品組合,對于現階段中國的折扣零售行業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他的這套價格組合設計下來,既能讓消費者感覺唐吉可德相比百貨商場,具有超級性價比,又實現了高毛利,2023年,銷售規模是唐吉可德五倍的百貨龍頭永旺,歸母公司凈利率0.2%,而唐吉可德的凈利率達到了3.4%,是永旺的17倍,唐吉可德這套價格組合設計,值得中國的折扣企業學習和借鑒。
既然你的對標是傳統百貨商場,那么你開的店就要像商場,選址就要開在核心商圈,開在商場旁邊,截留商場的顧客,還不能太小,至少3000平米以上,才能直接對標和百貨商場打。
在傳統百貨大規模關店的現在,唐吉柯德這套模式,其實給中國的傳統百貨行業,另外一個很好的破局思路。
1989年,剛開業準備大干一場的唐吉可德,就遇到了一個發展以來最大的攔路虎。聽起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找不到可以開店的地方。
最主要的原因,剛創業的唐吉坷德,遇到了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地產泡沫,1989是日本地價起飛的開始,當年的商業地產,比如產東京銀座區域價格一年翻了6倍,在東京銀座大街,最貴記錄是每平米接近100萬美元,當時在日本就流傳著一句話,賣掉東京,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
當時的堂吉訶德就遇到了一個魔幻的情況,比如今天和房東談好房租1萬塊一個月,第二天簽合同的時候,房東漲到了2萬塊一個月,你和房東說好話,說我請示一下領導,明天給你回復,第3天給房東說領導同意了,咱們簽合同吧,房東說已經3萬塊租給別人了。
房價的飆升,讓剛創業的唐吉坷德,根本無力承擔這么高的房價,遇到了經營以來最大的困難。當然他們也試著尋找各種各樣的辦法,比如和有門店資源的人合作,建立聯營的唐吉可德,或者讓有門店資源的人做加盟,做加盟店,當時只要有門店資源,唐吉可德都可以合作,高峰期開到13家加盟、聯營店之后,堂吉訶德終止了這種形式。根據安田隆夫自己的講話,是這些店不能很好的貫徹他的經營理念,所以收回了經營權。用大白話翻譯一下,我和你很有誠意的合作,但是你說啥都不聽、讓干啥不干啥,只能終止合作了。和很多剛創業的企業一樣,人微言輕,這件事也為堂吉訶德后期所有門店全部直營,埋下伏筆。
除了因為房價起飛,找不到可以開店的地方,堂吉訶德當時還遇到了第二個問題,折扣店遇到了消費升級。
日本地價的飆升,也讓當時的日本經濟起飛,1989年,美國人均GDP2.29萬美元,日本人均gdp 2.53萬美元,比美國還高。當年的日本號稱世界第一富國。當時日本人在歐洲和北美瘋狂購物,一到夏天,日本游客承包了夏威夷、關島所有的度假酒店。代表著精英生活的高爾夫球,一躍在日本成為了全民運動,就連普通公司里的小職員都忙著辦會員卡、練習揮桿,普通人也習慣了買大牌和奢侈品。在那個買房就賺錢,人人都買奢侈品的年代,大家爭相去伊藤洋華堂,這種高大上的百貨店消費的時候,唐吉可德那種土low雜貨鋪風格,顯得和當時消費奢侈品的日本人格格不入。
開新店找不到地方,生意又不好,加盟商、聯營又不聽話,唐吉柯德當時陷入了經營的窘境,但是窮則思變,困難的時候辦法是最多的。
04
堂吉訶德在整個存量消費品市場,在百貨和便利店的夾縫中,找到了百貨和便利無暇兼顧的生存空間。
24小時便利店,面積100平米居多,產品以及時性、剛需品居多,百貨商場是大而全,但是晚上10點之前就已經歇業,堂吉訶德做了一個在零售業具有創造性的動作——24小時百貨店,到現在為止,在中國好像還沒有這個業態。
當時日本年輕人都是社畜,10點之后下班都算早的,但是如果我想去買個鍋,去24小時便利店,便利店不賣,不是剛需品,但是10點之后,再去百貨商場,百貨商場已經關門了。這種24小時百貨店就承接了24小時便利店的剩余需求,又承接了10點之后還想逛商場的人流,所以直到現在因為購物慣性,日本人晚上想去逛商場,首選就是堂吉訶德。
現在已經成為它的特色,根據堂吉訶德的數據統計,他的人流最高峰,是從晚上十點開始的。
![]()
1989~1998年,日本房價起飛那十年,是唐吉可德艱難求生的10年,10年只開了10家店。但是艱難的經營環境,也造就了他強大且獨特的生存能力。
![]()
現在為什么折扣店越開越多?折扣店這種模式,經濟景氣的時候,它就活得比較一般,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它會活得特別好。
日本進入低增期后,商業地產價格,從89年開始起飛,在91年達到最高點,隨著91年日本開始了失去的三十年,泡沫也緩緩破滅,98年的地價回到了85年水平。到今天,東京銀座最貴地段依然只有1991年的1/5左右!
![]()
地產泡沫破滅,導致大眾消費低迷,更具性價比的折扣店開始崛起,傳統零售業受到壓制,24小時便利店的頭部711日銷售額也下滑到了3.4萬每天。百貨店也大量倒閉,從98年的308家跌到23年的180家。這一階段定位性價比的唐吉可德受到沖擊最小,原本去百貨店、便利店的消費者,為了省錢也開始光顧唐吉可德。
在經濟下滑時期,綜合超市、電子城、服裝品牌這些大店業態的企業,很難維持每個單店的盈利能力,不得不通過關店進行止損。但很多時候租借合同會長達十年,提前撤出將會產生大筆違約費用。而撤出后,空置的店鋪又很難被其他業態利用,對地產管理公司也是一筆損失。唐吉訶德“接盤”空出的位置,以最低的開店成本直接進入開店。
![]()
作為折扣店,為了省成本,唐吉可德當時接收的店,裝修費用,大部分花在門頭和過道,這些消費者在意,且容易看到的區域,其他區域全部用貨架或海報塞滿,從地面鋪到屋頂,從而節省大量裝修成本,在很多唐吉可德改造過的店面,如果細看,還能看出原店鋪老舊的痕跡。這類“接盤”的店鋪占堂吉訶德總店鋪數量的70%。
由于是在低點接盤,唐吉可德的租金費用率是4%左右,而永旺是6%、711是5~8%、seria是10%,費用率明顯低于主流零售行業,這一優勢也保證了唐吉可德雖然低價,但是還能保持比較高的利潤。
![]()
23年,711歸母公司利潤2.4%,而營業額比他小很多的唐吉柯德,歸母公司利潤3.4%,這一優勢一直保持到了現在,也是唐吉可德能保持長期資本市場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98~2005年,唐吉可德7年新開100家,2005年~2008年,唐吉可德3年新開100家。唐吉柯德開啟了高增長時代。這個階段,唐吉可德開始精進自己的商業邏輯,要支撐唐吉可德能開更多的店,需要從一個狹小的生存空間,找到更大的生存空間。
早期唐吉柯德開24小時店,主要是想和24小時便利店和百貨店做差異,承接他們的剩余流量。其實高不成低不就,主攻的是他們倆的剩余流量和價值。03年安田隆夫在一個講話中講到:唐吉柯德歸根到底,就是顧客消費時間的一種載體,通過繁多的種類和大面積的門店,增加顧客的留店時間,發覺并滿足其潛在的、非計劃性購物需求。
![]()
非計劃性購物要劃重點。比如你只是晚上想逛街,去逛唐吉柯德,沒有很強的目的去買啥,在里面順便買了塊瓶飲料和一杯泡面,這瓶飲料和泡面就屬于非計劃性購物。另一方面說明唐吉可德的產品結構設計,不是完全的剛需品,是依靠低價和場景配合,衍生出來的需求。所以當時唐吉可德的產品結構是綜合類百貨,各個品類都比較均衡,都均衡,說明特色不夠,吸引來的都是來閑逛的、非計劃性購物的小年輕。
如何吸引計劃性購物的人群,就是唐吉可德需要馬上解決的問題。
計劃性購物就是目的明確,比如我要做飯,去唐吉可德買塊豆腐和青菜,這就是計劃性購物。再順便在堂吉訶德看到性價比或者打折產品,增加非計劃性購物,對于唐吉可德的銷售額,就會有大幅增加。
計劃性最強的人群是哪個?
已婚且有孩子的人群。
已婚人群中購買幾率最大的是哪一類產品?
食品、日用品。
08年唐吉柯德收購長崎屋,把門店由原來的3000平米,升級到8000平米以上,SKU由原來的4~6萬個每個店,升級到6~10萬個每個店,產品更豐富,命名為mega店,把食品的比例由傳統店的25%,提高到mega店的53%,主要打造成為家庭主婦的目的地。
![]()
為了提高家庭主婦的粘性,唐吉可德和全家的母公司UNY 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充分利用UNY 集團食品供應鏈優勢,不斷開發專門方便家庭主婦的預制食品,承包一個家庭的的食譜,而且不斷花樣出新,比如推出的袋裝海藻雞蛋湯,這一個簡單烹飪就可以食用的產品,一經推出就大受家庭主婦的歡迎。
消費者導向的產品開發,帶來的好處就是超高的周轉率,因為每一個產品的開發,都是精準對應消費者的需求。堂吉訶德的周轉率后期能達到6.7,也就說賣670塊錢,他的存貨是100塊錢,這是對產品結構和顧客需求深刻的洞察,才能讓產品能快速賣出去,也是對現金流極致的運用,是企業經營健康的重要指標。
什么是周轉率?
比如你用一百塊錢進了一批玩具去擺攤,最后一算總共賣出去了 670 塊錢的玩具,這就意味著在這段時間反復賣了又進貨、進貨了又賣,最后變成了 670 塊錢。這個能把存貨反復賣出去,讓錢快速周轉起來的能力,就是周轉率,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內,你的一百塊錢,用了6.7次。我說6.7大家可能沒概念,不知道這個數據有多牛,美國第一的折扣巨頭,營業額大概是唐吉可德的三倍,年營業額接近3000億的Dollar General,周轉率是4.2,換算一下,體量比他小的唐吉可德的周轉率,是他的1.5倍。
08年收購長崎屋改造成的唐吉可德mega店,也讓唐吉柯德就形成了傳統店以20~29歲年輕人為主,mega店以30~39歲家庭主婦為主,能全面覆蓋消費者的主力人群,客群結構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優化,也讓唐吉可德從非計劃購物的目的地,成為了計劃性購物的目的地。這個動作,讓唐吉可德在日本穩住了基本盤。
![]()
唐吉柯德的門店在土地狹小的日本,也開到了300家,300家什么概念?日本國土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是日本的25倍。用土地面積來換算到中國,唐吉柯德能在中國開7500家店。日本人口1.25億,中國人口14億,是日本的11倍,用人口來換算,唐吉柯德能在中國開3300家店。
到今天為止,大潤發在中國開店500家,永輝門店800家。而唐吉柯德在日本,現在開店數量已經達到了617家,他是怎么做到的?
核心是因地制宜,一店一策,精準打擊同商圈的其他業態,搶占其他業態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唐吉柯德不僅要和周邊的商場競爭,還要和周邊的藥妝店、食品店、電器店、便利店、服裝店競爭等等。
如果門店通過競爭成功讓周邊的競爭店鋪關門,總部會獎賞店鋪員工一枚金牌。
比如周邊食品店比較多,唐吉柯德就會開設專門經營食品的U-store店鋪,周邊賣衣服的比較多,會開設以服裝為主,食品為輔的新唐吉柯德,旁邊藥妝店、便利店比較多,會開設以藥妝或便利為主的畢加索店。現在為止,唐吉柯德一共有10大不同的店型,來應對不同的競爭業態。
05
那么問題就來了,唐吉柯德憑什么能和周邊的業態來競爭?
除了低價這個大殺器,和針對客戶的需求,定向開發產品之外,唐吉柯德的殺手锏是一店一策,或者叫千店千面。
傳統的連鎖經營模式,是所有的決策由總部決定,各個地方的店鋪實施統一管理,每個門店裝修、貨品等等都完全一樣,是千店一面。好處是能很好地實現完全的標準化,管理成本很低。缺點是產品同質化,不能因地制宜,因為各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消費習慣。
唐吉柯德就針對這些傳統連鎖企業的不靈活的特質,制定了自己的千店千面的經營策略。每個門店,總部配送70%,其他30%的產品,由每個門店自主采購。門店可以根據顧客需求,隨時對商品組合和店鋪布局進行調整
這樣的打法,能精準打擊周邊其他業態,也更能滿足這個特定區域消費者的特定需求。
比如在東京著名景點附近的淺草寺唐吉柯德,客群以游客居多,這個店的布局和產品和其他唐吉柯德有很大不同。
很多游客去日本首先就是買化妝品,這個店的化妝品就比別的唐吉柯德區域更大,品類更多。我在這個唐吉柯德遇到不懂的問題,用中文和服務員溝通,一分鐘之內,一定會有一個懂中文的和你用中文溝通。這個商場一共四層,我后來在每一層都試著用中文溝通,每一層都有一個懂中文的服務員,來服務你。
離店的時候,在一樓的食品區,發現沒有生鮮,食品都是以禮盒為主,是完全根據游客需求開發的產品結構。
這種根據顧客需求,個性化定制的門店,就是唐吉柯德能在周邊業態競爭中勝出的核心原因。依托總部的供應鏈優勢,每一個門店因地制宜來制定不同的經營策略,把員工的能力和積極性調動到最大,對于周圍標準化運營的連鎖企業,是降維打擊。
06
他是怎么做到的?
這套體系的核心是圍繞,如何更好的服務我的顧客,這個理念所做的經營調整。
安田隆夫認為,門店管理的核心在于“現場的智慧”。最懂顧客需求的,一定不是總部,而是一線員工,為了更好地滿足我的顧客,唐吉柯德就需要給一線員工充分的授權,比如淺草寺唐吉柯德的門店員工就可以自主決定選品、訂貨、定價以及門店布局、陳列等等。
門店擁有自主權并不代表總部缺位。充分放權給一線員工的基礎在于,唐吉訶德打造出了一套能夠將員工能力最大化的管理體系。
首先,進行人才培養,保證了門店員工的專業性。
國內的零售企業難以放權,實際上主要受困于專業人才短缺和標準的缺失。唐吉訶德所有員工均都由公司培養,員工在培訓合格、明確標準后才會安排進入門店工作。公司愿意在員工培養上做投入,保證了門店員工具備經營所需的專業能力,也能夠讓他們自主進行決策。
其次,結果導向,放權與集權結合。
唐吉訶德所有門店都是直營店,總部對于門店業績有明確的要求。在員工的考核上,唐吉訶德有明確標準,把毛利率、銷售額、周轉率三個指標,將薪資與業績掛鉤。
一般來說,上述三個指標不能達到去年的水平,員工的工資就會降低。相應地,如果達成業績,員工則會漲薪。因此,員工必然會為經營結果負責,爭取創造更好的業績。
唐吉訶德每半年會進行一次員工考評,每次會有20%員工降薪,30%的員工漲薪。唐吉訶德的員工薪資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20%,這些都極大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而一旦門店出現了業績下滑,總部會快速進行干預調整,保證經營不受影響。
最后,唐吉訶德愿意承擔試錯成本,這個才是最難的一點。
唐吉訶德也用了十年時間才完成了現有組織管理體系的打造。這個過程中,因為一線員工決策失誤,也為企業經營帶來了較多損失,但唐吉訶德接受了探索過程中需要付出的代價。
安田隆夫說過:“唐吉訶德為員工留出了犯錯的空間。員工不會因為決策失誤受到指責處罰,即便薪資降低他們也非常清楚,后續努力提升業績工資也會漲回來。這是一線員工能夠作出決策的關鍵。”
國內零售企業正在折扣化的方向上做探索,千店千面是絕大多數企業的目標所在。從這一角度看,唐吉訶德無疑是一個極佳的參考樣本。
但是對于我們傳統的零售企業來說,充分放權也并不是容易的事。公司不僅需要承擔決策失誤的風險,而且放權過程涉及眾多的環節和人員,需要漫長的時間去磨合調整。與此同時,不斷地試錯意味著企業的擴張效率不會太高。對于想要快速擴張的企業來說,充分放權并不是理想的經營模式。但是一旦形成這樣的能力,對于行業來講,就是降維打擊
后期,隨著這套體系的逐步成熟,國內基本盤趨穩,唐吉柯德門店在日本已有617家,本土市場飽和,為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公司開始逐步加快全球擴張。2013 年公司收購美國連鎖超市 Marukai,2017 年為了主攻夏威夷市場收購當地零售商 QSI,2017 年底進入新加坡市場,2019 年進入中國香港和泰國市場,2021 年收購美國加州連鎖超市 Gelson's,由此,海外的這81家門店,把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從 2013 的 2%提升至 2023 的 16%,海外市場成為唐吉可德的新增量。
07
中國企業如何學習堂吉訶德?
中國現在的折扣業態,已經到了狂飆突進的階段,但是大部分都只是趁著消費下行,商業地產價格的紅利,忙著跑馬圈地,先是開店狂潮,現在又開始了閉店狂潮。核心原因,大家都在用先手制勝的邏輯在開店,產品完全同質化,想用規模通殺一切,但是商業模型又沒跑通,開到500家就增長不上去。
如何像唐吉可德一樣在整個市場中找到自己獨特的生存空間。如何在電商、百貨、超市、夫妻店等業態中間,找到自己獨特的生存優勢,是現在折扣業態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
而唐吉可德后期怎樣一步一步增強自己的競爭優勢,不斷開發更多適合消費需求的產品,滿足和吸引更多的顧客、在門店同質化競爭的現在,如何預先布局自己的千店千面計劃,市場飽和期如何預先布自己的海外市場,更是給中國的折扣零售企業,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