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木白
上海校園餐的事件我寫了兩篇,昨晚,看到上海教委回應了這件事:
![]()
回應涉及兩點:
一是蝦仁炒蛋存在的那個問題已經送檢,一周內將出結果;
二是將廣泛聽取學生和家長意見,嚴格遵守校園食品安全相關規定,進一步落實學校負責人陪餐制,發揮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作用,增加菜品選擇,提高供餐質量。
咋說呢,幾個觀點:
一是,如果說看過我前兩篇文章該知道,這個回應壓根沒觸及到這個問題的核心和重點。重點是問題是哪里來的,只有找到這個問題才能解決。我個人的理解,這個餐飲的質量問題首先不是學校造成的,和校長毛關系沒有,那么問題不是校長制造的,你讓校長陪餐能解決問題嗎?答案是解決不了的。
至于家委會就不要說了,我在幾年前包括去年因為寫一個系列的文章進過很多家長群,一個基本的概念是,家委會不能代表家長,家委會更像是學校甚至教育部門那一方的代言人,仿佛一旦進了家委會,人就變精神了似的,有了紅袖章和特殊身份了一樣。他們的心思只是自己在家委會了,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你要他們有為公之心,太高看了!
也就是說,家委會屁用沒有,校長都沒有用家委會有什么用?
二是,在網上很多家長倡導學校放開,讓家長去陪餐。這個其實也不現實,一是不是每個家長都有足夠的精力去做這樣一件事,那么一個家長去了,別的家長沒去,時間短還可以,一旦時間長了,家長們就會有一種熬熬這幾年就過去了的想法,其他次生的問題也會很多。
問題的本質就一點,校園餐的配送制出了問題,需要思考的是這么多家餐飲,為何一個區80%的公立學校都要選擇一家來供餐,這么龐大的量能保證質量嗎?
![]()
其次是要給學生基本的選擇權,我個人的理解是,如果說周一是這一家來供餐,那么周二是另一家,有了基本的對比,讓學生們作出優劣的選擇,是不是在競爭之下就不會這樣糟糕了。
現在的問題這樣糟糕,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選擇,送過來就要吃,你不吃人家第二天還照樣送,如果多兩家來選擇,誰家做得好,誰被選擇的用餐幾率就會高起來,那么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這么簡單的道理,說實話大家都知道,當然你們嫌棄麻煩,那么開放啊,允許孩子在家自帶,這也是一個解決辦法。配餐也好,重視也罷,都是虛的。
三是,線下的了解,結合網絡上一些看著就很靠譜的對這件事的發言,能厘清的一個基本事實是,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不是一年兩年了,而是很多年,只是到了今年家長們實在忍不了了。
我的朋友和我吐槽說,在過去的很多年不知道投訴了多少次,建議了多少次,但都沒用,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那么到了今天,其實上海教委也不要再說什么重視家長的建議了。說白了,你們重視的是這次輿論的風暴,而非真的是家長的建議。那么這一次的輿論,再說白了,如果此次無法讓自己家的孩子吃上健康和安全的校園餐,以后幾乎就不會有機會了。
![]()
四是,網絡有一個很不好的現象,那就是羅永浩錘西貝的時候,大家紛紛踴躍發言,但到了真正需要關心,真正需要照亮的陰暗角落需要民眾的視線來關注的時候,仿佛聲音都消失了。
我翻看了一下網絡,即便是我關注的幾個博主,在羅西貝事件連發十幾次帖子的那種,對上海校園餐也都是緘默的。
甚至還有一些二極管在嘲笑上海,斥責上海家長說校園餐,更有人建議說小孩吃點苦不是壞事。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本質也有兩點:
一是麻木了,知道說出來也沒什么用,那么索性就不說了,
二是,說西貝安全,說校園餐不安全,大家都聰明著呢,那么多的話題,站在安全的地方說幾句不好嗎?
事實就是這樣,看看我前幾天提到的某個模仿查理柯克的up主,現在也倒霉了,看一眼那些在友圈吐槽幾句教育局長的也被拘留了,但問題是,當所有的人都站在安全的地方,吃著瓜子喝著可樂看著別人在暴風雨里為你家的娃喊幾句,這世道真的會好嗎?
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