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梅園實驗學校七年級的同學們帶著好奇與期待,走進筆架山體育公園開啟一場一天的秋假時光,本次秋假主張“放假不在家”的形式,由老師帶隊開展沉浸式的秋日課外實踐。這場融合地理、生物、信息技術、體育等的跨學科實踐,讓知識在自然中蘇醒,讓成長在探索中發生。
![]()
![]()
![]()
150名學子分成20支小隊,跟著清晰的路線指引,在自然課堂里展開“任務卡闖關”——觀察、記錄、討論環環相扣,“感恩亭”等校園特色打卡點被逐一解鎖,全程有序又帶著探索的雀躍。他們蹲身記錄苔蘚的絨毯紋路,舉著相機捕捉蝴蝶振翅的瞬間,小心收攏不同形狀的落葉與落花……在完成任務中,學會了從周邊環境中汲取知識。同學們以收集的落葉落花為材料,分工協作,將自然之美融入創作,共同裝點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秋日中國圖景”。
午間,梅園學子們正從“自然課堂”切換至“活力賽場”,3個班級分別輪流開展遙控賽車、騎龍挑戰、智慧健身等活動。在遙控賽車場,同學們專注力高度集中,手中小小的遙控器決定著賽車的速度和方向,看似簡單實則十分“燒腦”。
另一邊“騎龍”挑戰現場充滿歡聲笑語,同學們六人為一組,跨坐在明亮的黃色、綠色充氣龍舟上,一邊齊聲喊著節奏,一邊不斷調整步伐,在一次次嘗試中摸索著協同前進的訣竅——你快我慢、你進我退,逐漸從生澀走向默契。
轉眼到體驗智慧健身區域,只見梅園學子穿梭于智能單車、體測艙、太極推手器之間——智能設備矩陣實時投影運動數據,云端屏不斷刷新學子的功率值與心率曲線;騎行少年佩戴心率帶沖刺,車燈隨踏頻明暗閃爍;太極區AI糾錯系統精準捕捉動作誤差,學子隨機械臂同步演示打出標準招式。
相關負責老師表示,這場以“速度”為名、以“科技”為核的秋日樂章,讓少年們在引擎轟鳴與無人機嗡鳴中懂得:科技不是實驗室里的冷器械,而是藏在每一次轉向、每一次起飛里的智慧密碼。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謝粵蕾
攝影:南都N視頻記者 劉有志
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