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陳振
來源 | 財經八卦(ID:caijingbagua)
![]()
引言:“早上8點取號,下午1點吃上第一口鵝肝壽司,我原諒了全世界。”
最近,一家日式平價壽司幾乎血洗互聯網,類似的“壽司郎打卡日記”也不斷刷屏。
這個來自日本的回轉壽司品牌,在外賣大戰硝煙彌漫,餐品滿減瘋狂內卷的當下,是如何憑借“郎的誘惑”殺出重圍的呢?
![]()
平價壽司
竟讓顧客排隊五小時
如今的餐飲江湖,眾多品牌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可真正能讓消費者心甘情愿排長隊,甚至一等數小時的卻屈指可數。但壽司郎,這個來自日本的回轉壽司品牌,卻偏偏做到了這一點。
![]()
北京首店開業當日,排隊人數近千桌,不得不采取限號措施,排隊時間甚至直逼十小時,線上預約也被排到一月之后,可謂是“北京最難排餐廳”。
![]()
這種 “排隊神話” 并非只出現在北京。在餐飲競爭激烈的上海、杭州、蘇州等新一線城市,壽司郎同樣表現亮眼:上海靜安大悅城店曾出現單日排隊超 4 小時的盛況;杭州湖濱銀泰店開業首月,日均客流突破 1500 人次,遠超同商圈其他日料品牌。
線下如此,線上更是熱鬧。社交平臺上,粉絲們紛紛表示“只有這位郎才能治好我的餓疾”。有關#壽司郎話題閱讀量超2.4億次,成為新晉“頂流”。
![]()
那么,壽司郎究竟有何種魔力,能讓中國消費者如此“上頭”呢?
![]()
壽司郎流量密碼
三招拿捏年輕人
其實壽司并不是這幾年才進入中國消費者視野。不過在幾十年前,壽司要不是高端日料店的黃金菜品,菜單上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要不就是路邊攤的劣質代表,塑料盒里不新鮮的米飯和火腿,讓人拂袖而去。
![]()
高不成低不就,是壽司幾十年前所面臨的困境。
壽司郎很聰明,抓住了這兩個痛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形成了自己的賽道。
用堪比高端日料店的用料和路邊小攤的價格,硬生生在“貴得離譜”和“便宜沒好貨”之間,開辟出一條“平價高端”的賽道。
![]()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以鰻魚為例,壽司郎與順德的本地鰻魚工廠長期合作,簽訂直采協議。這種長期合作的形式不僅保證了食材的新鮮,也很有效地直接降低了成本。有長期合作的基礎,壽司郎也可以在生產的各環節嚴格把控,實現“用最低的價格滿足最高的要求。”
![]()
不僅如此,壽司郎的產品結構也精準滿足不同消費需求,既有10元的基礎款,也有15-20元的常規款,以及20-28元的特色款。
![]()
這種設計,通過基礎款降低消費門檻,又以特色款提升品牌調性,間接增加了壽司種類,滿足了消費者的不同選擇。
因此,高達200多種的壽司種類,貨真價實的用料,親切平民的價格,都是壽司郎成功爆火出圈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其次,壽司郎的營銷策略也十分成功。不僅有極具網感的社媒運營,讓“壽司郎文學”爆火出圈。
“看到8元鵝肝的瞬間,我原諒了排隊兩小時的痛苦。”
“不是戀愛腦而是壽司郎腦。”
![]()
這些文案雖然一開始是由網友自發創作,后被壽司郎官方賬號捕捉并二次加工,進一步擴大傳播。
除此之外,壽司郎積極與各大IP聯動,推出限定套餐與角色主題壽司,擴大消費群體,為壽司郎帶來了一大批年輕消費者。
今年五月,壽司郎與蠟筆小新的聯動在互聯網再一次翻起熱潮,壽司郎通過“動漫場景現實化”,勾起了年輕人獨一無二的“童年回憶”,不僅吸引了一群新的消費群體前來打卡消費,而且再一次打出了知名度,實現雙豐收。
![]()
不僅如此,壽司郎還在點單間隙安排抽獎游戲,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沒抽到公仔的消費者:再來一次。
抽到了公仔的消費者:再來一個。
大大增加了復購率。
![]()
在小紅書上,關于壽司公仔的筆記超3000篇,許多消費者為了集齊12個公仔,不惜多次前來消費。有消費者為了達到成就,消費近千元只為獲得心儀的公仔,其吸引消費者消費的能力可見一斑。
![]()
不斷創新
不創新就out了!
近年來,壽司郎的財務表現十分亮眼。根據壽司郎母公司 FOOD & LIFE Companies(以下簡稱F&LC) 發布的財報顯示,其2025年9月的財務業績顯示,期內營業利潤為3.1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51百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銷售收入增長68%,達到2.9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40億元)
壽司郎的前景也同樣光明。從最新財報來看,截至 2025 年 9月 ,F&LC的資產總額已經來到了4萬億日元,其銷售收入將達到4.2萬億日元,預計增長 16.6% ,營業利潤、凈利潤的市場預期也來到了 49.7%。這種持續的營收和利潤增長以及強勁的增長勢頭,充分證明了壽司郎商業模式的有效性和市場競爭力。
![]()
那么為什么壽司郎在國內餐飲行業“卷生卷死”的情況下,還能保證這樣的增長勢頭呢?
餐飲品牌的競爭力始終落在產品上,壽司郎的成功還有兩個最深層次的原因:堅持新鮮,堅持創新。
在外邊吃飯,其實最擔心的還是食材是否新鮮的問題。壽司郎通過芯片管理,一旦壽司在轉盤上行走超過350米,就會被自動回收銷毀,確保消費者吃到的都是新鮮壽司。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
并且,后廚能通過芯片反饋的數據,隨時掌握餐點的銷售狀況和顧客的偏好,進而調整備料,把食材的浪費降到最低。
與此同時,壽司郎采取“差異化”戰略,夏天推出清新的芒果三文魚壽司,冬天推出壽喜燒壽司,還有“櫻花季限定”“圣誕限定”,讓消費者不斷嘗鮮,滿足消費者的不同口味需求,有顧客不禁調侃:“每次去壽司郎都要糾結半小時,選擇太多根本吃不過來。”
![]()
![]()
壽司郎用食品新鮮建立與消費者信任的橋梁,用菜品創新實現對消費者的持續吸引,讓消費者不由得一想到干凈好吃的壽司就想到壽司郎,從而實現長期復購。
![]()
壽司郎這火
還能燃多久?
隨著壽司郎的爆火,排隊成為門店日常的難題,過長的排隊心間,對消費者的耐心無疑是巨大的考驗,當消費者滿懷期待而來,卻面臨數小時的等待時,很容易產生煩躁與不滿的情緒,一旦這種負面情緒積累過多,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便會大打折扣。
![]()
而且,在高客流的情況下,食品安全也會相對應地成為另一個難題。有網友就曾舉報深圳壽司郎門店長期提供過期變質食物給消費者食用,盡管壽司郎迅速展開調查,并發表澄清聲明。
![]()
但是懷疑壽司郎食品安全的言論卻不會就此而止,不止一位網友評論懷疑“三文魚有點腥”“鵝肝不新鮮”。
這些評論的出現,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信任。
壽司郎以平價出圈,那么提到平價餐飲,薩莉亞絕對是平價餐飲的大哥。
![]()
薩莉亞的人均消費普遍在50-100元左右,一頓飯下來,不管吃的是飯還是面,總而言之是吃得好還花得少。對比之下,壽司郎以最低人均89元計算,價格高出不少。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和朋友千辛萬苦排好幾個小時的隊,好不容易在店里大快朵頤,賬單金額卻直逼七八百元。如此消費,與普通消費者對平價日料的預期似乎相差甚遠。
因此,壽司郎若不能加強食品安全把控以及友好應對高客流的解決辦法,確保每一位客人賓至如歸,確保每一份壽司美味可靠,那么壽司郎在面對同行的沖擊之時,可能會有點“力不從心”。
![]()
壽司郎從眾多餐飲品牌中殺出重圍,帶領壽司再一次回到消費者視野,靠的不僅僅是運氣。它在性價比、菜品創新等方面的精心打造,都為其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它的高速擴張,讓我們不由得遐想,或許在未來,出現“秋天的第一份壽司”也不是不可能。
![]()
但輝煌背后,挑戰重重。餐品價格、排隊體驗、市場競爭、食品安全等問題,都是壽司郎前進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難題。若想長久留住消費者,持續輝煌,壽司郎必須直面這些挑戰,不斷優化自身。
![]()
不過,無論未來怎樣,壽司郎如今的火爆,已然給餐飲行業帶來了諸多寶貴啟示,那么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沒有被這樣的“郎”誘惑到呢?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