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房地產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償債考驗。
據克而瑞發布的數據,2025年,房地產行業債務到期規模甚至要高于2024年,達5257億元。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為償債高峰,到期規模約1574億元,占全年到期規模的近三成。
在過往,房企的融資渠道多元且相對暢通,銀行貸款、債券發行、股權融資等方式為其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資金動力,支撐著行業蓬勃發展。但如今,形勢卻急轉直下,融資規模大幅下降。
今年以來,很多房企仍陷入融資困難態勢,上半年房企融資1844億元,同比下降了30%。銷售情況也不樂觀,7月份房地產市場繼續低位運行。由于銷售不暢,房企融資性現金流長期流出,償債壓力更大,債務違約現象還在持續。
截至8月末,全國已有77家房企發生債務違約,較2022年債務違約爆發期的44家近乎翻倍。
在融資難,銷售不暢的壓力之下,房地產行業還要面對三季度平均每月需償還超520億元債務,對現金流本就緊張的房企而言,無疑是“壓頂之石”。
主動降債構筑長期安全邊際
為了避免債務違約,房地產企業采取了多種化債方式改善資本結構,這不僅是企業自救的關鍵一環,也是行業整體風險化解的重要信號。
在房地產行業化債過程中,多數出險房企選擇被動紓困,比如債務重組、資產出售或債務展期,以此來緩解流動性壓力,并為恢復經營爭取時間。截至8月末,有20家出險房企債務重組或重整計劃獲批準,化債總規模突破1.2萬億元。
但是,部分出險房企雖推進債務重組,但實際上并沒有提升現金償付率,采取"以時間換空間"的被動策略也只是無奈之舉。這些方式都面臨一定的代價,比如股權稀釋、資產折價或信用受損。
而不少優質房企,也在積極探索符合自身業務特點的融資路徑,持續主動優化債務結構。華潤置地憑借獨特背景和多元化業務優勢,保持了融資渠道的相對暢通。2025年以來,華潤先后發行多期中期票據和公司債券,上半年末,加權平均融資成本同比下降32個基點至2.79%,維持在行業較低水平,為其償債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
綠城中國則借助美元債破冰為負債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今年上半年,綠城中國完成境外債務置換約8.02億美元,并發行三年期5億美元優先票據,成為自2023年2月以來首筆中資地產美元債。
此外,龍湖集團也憑借通過經營性現金流、經營性物業貸等工具堅持主動降債,走出了差異化突圍路徑。
龍湖早在2022年下半年就開始主動實施降負債策略。當許多企業尚未出現風險時,龍湖便意識到“可能帶來行業底層經營邏輯重構”的調整。龍湖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陳序平表示:“我們三年前就主動剎車,提出以經營性現金流壓降負債,并在2023年進一步以經營性物業貸置換信用債。”
![]()
這種“置換”策略頗具深意,經營性物業貸以購物中心、寫字樓等優質資產為抵押,利率更低、期限更長,既能降低短期償債壓力,又能優化債務結構,是龍湖“降債+穩現金流”雙目標的關鍵抓手。
龍湖的戰略決策成效顯著,經過三年的時間,龍湖已經降低了有息負債400億元,且預計下半年還要再降200億元,等于三年半的時間降600億元的有息負債。這部分有息負債基本上全是信用債,也就是說,龍湖用了三年半的時間,已經平穩度過債務高峰。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龍湖的有息負債總額為1698.0億元,較2023年末下降65.3億元,凈負債率(負債凈額除以權益總額)為51.2%,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56.1%,同比分別下降5.6%、2.6%,現金短債比1.74倍。
債務、現金流優化成行業共識
在化債過程中,優化債務結構已成為行業共識。優質房企不僅關注負債規模壓降,更注重債務期限結構、幣種結構和融資來源的優化。
截至上半年末,龍湖集團平均融資成本降至3.58%,較2024年全年進一步下降42個基點,創下歷史新低。同時,龍湖集團平均合同借貸年期拉長至10.95年,達到歷史最長年期。長周期、低成本的債務結構,不僅降低了短期償債壓力,更讓龍湖有精力聚焦長期業務布局,而非疲于“借新還舊”。
華潤置地則通過利用國企身份優勢,保持多元化融資渠道。公司不僅通過傳統銀行信貸和債券市場融資,還積極運用REITs、類REITs等創新融資工具盤活存量資產。
金茂的債務結構優化同樣具有參考性。其秉持“降短期、升長期;降境外、升境內”的策略。報告期內,其外幣債務占比從上年末的25%降至21%,低息開發貸和經營貸占比提升至41%。報告期末,金茂的凈債務為847.44億元,2024年同期為904.65億元;債務與調整后資本比率為53%,較上年同期減少23個百分點。
![]()
在行業信用危機頻發的當下,優質房企始終堅守“按時還貸、不展期、不逾期”的財務紀律。通過如期甚至提前兌付的方式,持續鞏固市場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龍湖能夠實現債務壓降的關鍵在于其強大的現金流生成能力。2025年上半年,龍湖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87.5億元,其中由運營及服務業務組成的經營性收入達132.7億元,創歷史新高。
運營及服務業務在龍湖集團營業收入中占比達到22.6%,實現核心利潤40億元,成為收入、利潤的穩定貢獻來源。更值得關注的是,龍湖集團含資本性支出的經營性現金流實現超20億元凈流入。
陳序平強調,房地產在過往高歌猛進的時候,許多房企常提的“經營性現金流為正”是不含資本性開支,本質還是靠負債增加、靠融資驅動增長。而龍湖在這三年已告別這種模式,我們堅持用正向經營現金流還債。
龍湖將資本性開支納入考量后仍能實現現金流凈流入,意味著其經營模式已從“規模驅動”轉向“利潤與現金流驅動”,具備可持續性。
在行業信用環境尚未完全修復、多數房企依賴債務重組續命的背景下,龍湖集團通過正向經營性現金流管控與提前兌付策略,成為為數不多有望率先穿越債務周期的房企,為行業提供了“安全邊際重構”的實踐樣本。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