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聊樓市行情和成交價盤點,跟大家閑聊個有意思的事,挖挖背后的信號。
如果你最近關注上海買房,大概率聽說或刷到過“XX五千哥”。什么意思?不管你買的房子總價800萬還是1500萬,中介費只收你5000塊。
你以為這就到底了?Too young。之后“XX三千哥”、“兩千哥”開始慢慢涌現,聲稱只收代辦跑腿辛苦錢。
搞笑的是,最近我刷到一個中介短視頻——上海買房“XX一千哥”也橫空出世了。
評論區也是真的搞笑。這樣卷下來,連中介們都一致認為:
上海二手房的“免費哥”和“倒貼哥”,也快出來了。
![]()
![]()
這個事情背后的信號,更有意思。
不管是XX幾千哥,他們真是好心做慈善嗎?
不,這說明房產中介們,賺的再也不是買房人的錢,而是賣房房東的錢。
買方市場,已經卷到了極致。
上海二手房市場,多年來不成文的規矩,都是買家2個點,賣家1個點。
在房價上漲的牛市階段,為了搶房東和房子,各大中介默認賣家無需承擔1個點,或者轉嫁給買家承擔。
但現在中介們一千或免費,說明市場的天平,已經完全傾斜到了買家一端。
代價,就要由賣房的房東承擔了。
我朋友圈一個做很多年的老中介跟我坦白:
現在很多小機構和自由經紀人,接買房單基本不賺錢,多的收0.5個點,只收幾千塊的也有,就為了多開單,混個客戶臉熟。
那他們靠什么活?答案是賣房。
理論上,市面上大多數在賣的二手房,只要A中介跟XX商圈的經理或門店打過交道,A中介能帶來買房客戶。
成交后,賣房中介費的2個點,就要跟A中介“分邊”。
除此之外,如果A中介掌握了足夠多的買房客戶,就擁有了更強的武器——賣房砍價的話語權。
尤其是勸房東降價。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最近平臺上涌現出一批賣房大V,無論是標題還是內容,都很駭人聽聞:房東心態已崩,降X百萬急售!
這些人,基本都是中介轉型的。買房人不好忽悠了,大刀開始揮向房東:
你這房子不值這個價,得降。
別人都降了30萬了,你不降?等著爛手里吧!
聽我的,現在降50萬,比明年降100萬強。
賣房的房東越焦慮,他們越賺錢。
![]()
我認識一位做了12年的中介老陳,上個月辭職準備徹底轉行了。
我問他為什么,他苦笑著說:我不是賣不動房,我是演不動了。
他說,曾經的中介是雙邊維護:
幫買家壓點價,幫賣家抬點價,中間掙個服務費,皆大歡喜。
現在呢?只能單向收割:
逼房東降價,越快越好,越狠越好。
“我上個月勸一對夫妻降價80W賣掉了唯一的房子。女主人一邊簽字一邊哭,說從買房到賣房虧了200多W,這要多少年才能賺回來。那天晚上我回家喝到大醉,我覺得自己,一定要轉行了。”
老陳說:現在的中介行業不是匹配供需,變成了促成賣家割肉到買家快速成交。
剛開始還好,但現在愈發變態。買家不買賬,就瘋狂砍賣家的價。市面上已經有專門的賣房中介,負責砍價。
![]()
老陳的最后一句話,我覺得蠻溫情也蠻有感觸的,送給你們,算是房地產時代浮沉的縮影吧:
從業12年,我從來沒這么沮喪過。
以前樓市上漲時,大家都幸福,我認為自己能幫房東賣個不錯的價格,也幫了買房人在上海安家落戶。
大家臉上都有幸福的笑容。
但現在,哪怕你砍價到房東都哭了,自己良心過不去了,買房人也覺得哪里吃虧了。
誰都不滿意。
過去12年,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醒來,就要面對新的現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