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人才的早逝不僅會給高校帶來損失,也會給家人留下無盡悲痛。
盡管現在一直在要求高校要善待人才,要通過調整晉升標準來改革科研人員的壓力,但在現實生活中,依然還會出現優秀人才早逝的悲劇。
就最近這段時間,就有多位三四十歲的人才不幸去世。
比如寧波大學張為艷博士不幸去世,年僅38歲。
![]()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黃愷老師不幸去世,年僅41歲。
![]()
張為艷老師本科畢業于寧波大學,博士畢業于浙江大學。黃愷老師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博士畢業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師從諾貝爾獎得主。
張為艷老師和黃愷老師的履歷都十分出色,他們如果沒有去世,勢必還會產出更多優秀的科研成果,很多人為這兩位老師的去世感到無比痛心。
就在大家還在為這兩位年輕老師去世感到惋惜的時候,網傳南京大學一位33歲女老師也突然去世了,這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
據網傳信息可知,南京大學去世的這位老師是東思嘉,東思嘉是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準聘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她在1992年出生。
當很多人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感到非常震驚,甚至不敢相信,認為這是謠言。
畢竟東思嘉老師在2023年才來到南京大學任職,她才在南京大學任職了兩年時間,這相當于才在起步階段,并沒有什么太大壓力才對,而且她今年才33歲,身體應該非常健康,她怎么會突然去世呢?
而官方媒體發布的消息證實了東思嘉老師確實已經去世了。記者了解到,東思嘉老師一篇論文的致謝中,團隊合作人員悼念了東思嘉:“我們失去了我們的朋友和同事東思嘉,我們將此文獻給她,愿她的精神能夠像激勵我們一樣激勵他人。”
![]()
在此事發生后,有記者也去采訪了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的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的回應卻讓大家感到不理解。
工作人員稱,不清楚網友所反映的東思嘉教師離世相關情況。
![]()
說實話東思嘉老師已經去世了,她作為南京大學準聘助理教授、博導,雖然在南京大學知只任職了兩年左右時間,但她在南京大學任職期間,主持了多項重要的科研項目。
- 比如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近飽和海水中碳酸鈣溶解動力學及其影響因素(2025-2027)。
-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碳酸鈣溶解的水化學效應和海洋碳酸鈣溶解通量構建(2025 -2027)。
- 關鍵地球物質循環前沿科學中心“GeoX”交叉項目,青年學者項目,增強海洋堿度碳封存的礦物學和生物化學效應研究(2024-2027)。
并且還獲得了江蘇省科協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青年首席培訓計劃等榮譽表彰。
![]()
說實話這樣一位優秀的青年科研人員,在她去世后,難道不配擁有一個訃告嗎?
就算不發布訃告,工作人員也不應該說“不清楚網友所反映的東思嘉教師離世相關情況”,這樣的回應內容太沒有什么情感和人情味了,真的讓人很難受。
![]()
回顧東思嘉老師的一生,真的十分精彩。
她本科畢業于南京大學,博士畢業于加州大學,博士后在加州理工學院完成。
在國外深造期間,她與博導和博士后合作導師一起,將研究成果運用到了國際船運業的碳減排和碳封存,創建了碳封存技術初創公司。自主研發深海原位反應裝置的相關成果被納入美國《Chemical Oceanography》教材。
她在讀書期間,先后獲得了李四光優秀大學生獎(全國五人,排名1st/5)、Dornsife Doctoral Fellowship、Grantham Foundation環境基金博士后基金等榮譽。
![]()
如果她選擇留在國外工作,依然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發展,但她卻選擇回到母校任職,想要用自己的能力促進母校相關學科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但她卻在回國工作了兩年多時間不幸去世,真的太可惜了。東思嘉老師的去世不僅對南京大學來說是大損失,對于她所從事研究領域來說更是無法接受的悲劇。
![]()
東思嘉老師今年33歲,她就已經是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準聘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并且在去世前還主持了多項重要科研項目,她在大家眼中是年少有為的代表,她被很多人都寄予了厚望,希望她能夠產出更多優秀的科研成果,培養更多人才。但如今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東思嘉老師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斯人已逝,生人如斯,最后只能希望東思嘉老師可以一路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