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綠茶
20250701 乙巳六月初七
下半年來了,要加油哦。問了幾本書的出版進度,分別在排版和校看過程中,只要在流程中,就是好消息,就有望下半年出版。期待!
20250702 乙巳六月初八
讀了張豐兄的《書店作為建造》,文末說:“這是參加遠家書寫營活動的第1天,我準備堅持90天,寫出關于書店的12萬字。”才知道寧不遠老師又搞事情,書寫營太適合我啦,因為我已經自己默默地一天不差地寫了半年啦。再一看,招募截至6月30日,妥妥地錯過了。于是給不遠老師私信求開后門,就這樣,我從后門偷偷遛了進來,一看不得了,書寫營里已有360多人。
去年底,我做了一本《書店日歷·2025》,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收錄了全國48家獨立書店。《書店日歷·2025》首印了5500冊,從上市起基本就訂購一空了,有些書店短短時間內售罄想補貨也沒有了,由于我們上市時間較晚(11月中旬),就沒有再加印,畢竟日歷是一款有時效性的產品。我們只好期待2026年的《書店日歷》能早點編好上市,留出足夠的銷售時間,也爭取再上點量。
從2025年1月1日開始,我就用自己做的這款日歷寫日記,日復一日,已經寫了整整半年,一天不差。由于日歷上的空白頁空間有限,寫滿大概200字左右,但每天一二百字,半年下來也很壯觀,已有三萬多字了。我的記錄主要圍繞每天的閱讀和寫作,參加的文化活動,還有一些飯局等等,很少記錄日常生活。
陳嘉映《何為良好生活》,提煉了很多生活智慧,賦予了很多哲學思辨,最后指向:“良好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僅僅是單一的形式。”在我看來,所謂良好生活,就是把自己的當下記錄下來,哪怕是單一的,平凡的,甚至單調的……但這樣的日復一日卻是唯一的,自己的。
20250703 乙巳六月初九
讀畢《嘆為觀紙》,嘆為觀止。小小一片紙,竟有這么久遠而深厚的歷史和傳說,經由國家圖書館趙洪雅老師的雅筆娓娓道來。在紙的發展史中,起于隋唐的楮紙地位特殊,它雖然沒有宮廷偏愛的麻紙、藤紙般貴重,卻是隋唐時期最接地氣的紙品,尤其受文人偏愛,一度被文人們稱為“楮先生”,甚至被奉為公爵,尊號楮國公,官居“白州刺史”,職責“統領萬字”,乃至后世在書面用語中以“楮”代“紙”。如果這本書起名為“楮先生”,會不會更生動形象呢?
![]()
20250704 乙巳六月初十
開始讀《棄夫潛逃》,這本書的視角很獨特,以離家出走的底層婦女為研究對象,在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北平淪陷的那十多年,北平百姓的生活委實艱難,何況那些底層的婦女。作者借由檔案館里海量的民國司法案卷,打撈這些游走于灰色地帶的貧困婦女,她們如何在法律與制度的夾縫中謀求生路?如何在“活著”這個大前提下做出自己的選擇。
20250705 乙巳六月十一
記錄一下近期收到的新書:后浪寄來《陰陽: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天地之道》,《世界不是平的》《午夜時分的解放》等;收到蘅風堂寄來我入的逯耀東著作三種:《抑郁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魏晉史學及其他》《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等。
20250706 乙巳六月十二
燕舞兄寄來他策劃的周志文先生新作《孟子講析》,之前拜讀過周先生的《論語講析》,水平很高。說起來讀周先生作品有十幾年了,和燕舞兄不約而同喜歡周先生早年的隨筆作品《同學少年》,燕舞兄更是成了周先生在大陸出版作品的策劃人,周先生退休后,新作不斷,論語、孟子、理學等等,學養深厚。有一年在臺北,周先生在中研院西餐廳專門請我吃飯,一見如故。周先生每次來京,燕舞兄也會組織飯局,不過一轉眼又很多年過去了。
20250707 乙巳六月十三
驚聞傅國涌先生突發心梗今晨離世,痛惜,才59歲,正是學者創作的黃金時期,盡管傅先生已著作等身。他是真正意義上的民間獨立學者,有著自己開闊的學術視野和傳作景觀,這些年更專注于中小學歷史、文化啟蒙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雁蕩之子”一路走好,您留下的作品會成為一代代讀者的精神營養,您啟蒙過的孩子們會把您的精神傳承下去,因為您為他們開了一扇窗,就像您朋友圈最后一條:“開窗”。
20250708 乙巳六月十四
多家書店寄來“小三兒”簽名,共計60本。現在賣書不容易,有人愿意買你的小書,簽個名還是應該配合一下。
20250709 乙巳六月十五
近幾日一直關注各方人士懷念傅國涌先生的文章,他在不同領域的建樹,對不同人的影響,更全面立體地呈現出來。我不敢寫懷念文章,和大多數撰文者比起來,我和傅先生的交往實在過于平常了,只是老鄉,越過他的稿子,互贈過書籍,僅僅是讀書人之間的平常交往,還是做他的讀者為好。重讀他的《開門見山》,這是傅先生2020年1月簽贈于我,這里寫盡他與故鄉雁蕩的深情,自己的成長及家人的親情,讀來無比動容。
![]()
20250710 乙巳六月十六
內地出版過很多臺灣學者逯耀東先生的書,多為美食文化隨筆,讓我們誤以為逯先生是位美食作家,而逯先生實為專注魏晉史學和近代史學的歷史學家,曾任教于臺灣大學歷史系和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美食則是他晚年的寫作興趣。入手三本東大版逯耀東“糊涂齋史學論稿”,包括有《抑郁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魏晉史學及其他》《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近期可一讀為快了。
20250711 乙巳六月十七
深圳文亭兄來京開會,留出一日逛北京書店,理應帶他神游北京書店,無奈小朋友放假了,出不了門,只好給他發了一些我寫的書店攻略,讓他自行書游,晚上交接了小朋友后,到風入松書店匯合,帶他取我常吃的湖南館子,文亭兄湖南永州人,這家湖南菜頗為地道。飯后文亭兄想去燕東園看看,好在不遠,夜訪燕東園,在徐泓老師家40號門前合影。
20250712 乙巳六月十八
拜訪趙珩先生,又一年多沒見了,上回拜訪留下一把空白扇面,趙先生去年暑假已寫扇面,發來微信讓取,當時我正在英國旅行,回來后進入孩子上學軌道,各種手忙腳亂,一拖就是一年。趙老八十多了,身體康健,精神煥發,家里每日訪客無數,忙得不亦樂乎。獲贈趙老新作《五十小物》,三聯版,很精美。同時帶去《舊時風物》《彀外譚屑》《逝者如斯》等數本著作,趙老一一上款。神聊一上午,如沐春風。
![]()
趙珩先生正在題簽
20250713 乙巳六月十九
拜讀趙珩先生《五十小物》,一氣讀完,贊嘆!這些歷經百年歲月的小物,于今而言多么彌足珍貴啊!趙家為世家大族,“一門六進士,弟兄兩總督”,趙珩先生曾祖趙爾豐雖非進士出身,也官至四川總督兼駐藏大臣。趙珩先生的“彀外堂”里寶貝太多了,從曾祖輩算起,四代人的檔案都集中在“彀外堂”,雖歷經百年所存不過一二,但書中的“五十小物”實為鳳毛麟角,已讓人嘆為觀止。其中一些小物趙老曾展示于我,再看背后的故事,小物一一活了。
![]()
《五十小物》封面印痕來自書房的這組老柜
20250714 乙巳六月二十
收到寧不遠老師寄來一份遠家紙盒,內有新作《寫父親》和詩集《用力放輕松》,還有一個遠家版《用力放輕松》綠皮筆記本。一口氣讀了半本《寫父親》,書中鋪陳開來的親情、病痛、往事、成長,讓人心情沉重,又充滿暖意,這個家庭并不特殊,但不簡單。一九九八年,父親帶著女兒坐了十五個小時火車到成都上大學,從此跨入另一個世界,一個父親辛苦半輩子送入的他不懂的世界。用力放輕松
![]()
想我的老父親。不久前回老家,見老父親蒼老的樣子,心疼。老父親八十九了,我們弟兄幾個商量明年給老父親辦一場九十大壽宴。我也默默在心里想為父親九十大壽寫點什么,如果我也“寫父親”,會寫什么呢?內心一片茫然,我和父親的溝通和共處的時光實在太少太少了,印象中只有一次,只留下一張在上海外灘的照片,那照片現在也不知道哪兒去了。
寫父親,或許是子女最難的事情之一。羨慕寧不遠,寫了父親。
20250715 乙巳六月廿一
記錄一下新作收到的新書:岳麓書社寄來范西園的《諸子百家的黃金時代》;文景寄來陸志華、戚政燁的《直面臨終時刻》,程郁的《圖像中的宋代女性》;以及孔網入的韓書瑞、于君方編著的《進香:中國歷史上的朝圣之地》等。
20250716 乙巳六月廿二
今日開始,《書店日歷2026》啟動,一口氣發出去五十多家書店約稿函,大多數都及時回復,表示參與,只有一家不參與,還有幾家暫時沒回復。2026年日歷準備收錄七十二家獨立書店,還有二十多個名額將慎重一些,盡量顧及更多地區和城市,也給予一些小小獨立書店以參與機會,當然,接下來的工作要撲面而來了,尤其大量的書店手繪,要馬上開始有規劃地進行了。
20250717 乙巳六月廿三
繼續《書店日歷2026》約稿,今天開始聯絡一些以前不曾聯系的店主,通過其它書店和各地的朋友,慢慢收錄更多各地有特色的獨立書店,如石家莊的晴朗文藝書店,貴陽的也閑書店、空獸書店,西安的火藥書局,寧波的地下書房,邯鄲的左之書店等等。我想在《書店日歷》中呈現更豐富的中國書店生態,既有幾十年的老書店,也有新近創立的新書店,既有綜合書店,也有特色書店,古籍書店,總之,要全面展示中國書店之美好。
20250718 乙巳六月廿四
《書店日歷2026》約稿起勁,但又有點隱隱的擔憂,這批新約的書店,大多都沒有畫過,如果這次都收錄進來,接下來的日子得埋頭畫書店,去年經歷過,一口氣新畫了二十多家書店,那真是沒日沒夜啊,而這次,可能更多,這……
20250719 乙巳六月廿五
布衣入的《暗斗》毛邊本,裁讀中。找出吳真老師的上一本作品《勘破狐貍窗》,最后兩篇寫鄭振鐸與中日文獻爭奪戰,原來埋下這么大個伏筆,六年后出版的這部《暗斗:一個書生的文化抗戰》,講述一介書生在戰亂年代的選擇與作為,感佩。
![]()
20250720 乙巳六月廿六
在書房小站片刻,看到很多便條。這是給我寄書的出版社編輯老師們,在寄書之時隨手寄來的手寫卡片,都很用心,字也很漂亮,我都一一珍藏著。在這個很少拿筆寫字的互聯網時代,這些有溫度的便條尤其珍貴。
![]()
20250721 乙巳六月廿七
昨日整理書房一角,翻出很多想讀的書。其中一本《劍橋:大學與小鎮800年》,以前讀過,但那時候沒去過劍橋,對應感受不強。去年暑假全家去了一次,前幾天寫了一篇《劍橋的書店》供《書都》雜志,再來讀這本《劍橋》,了解其八百多年的歷史與文化。不過,這本書的作者柯瑞思是劍橋鎮人,卻不是劍橋大學的人,在大學和鎮的關系博弈中,明顯站在鎮人的角度。另一個遺憾是,這本書提及劍橋的書店只有短短兩頁,不能為我的小文提供更多參考。
20250722 乙巳六月廿八
近幾日清理書堆,還是決定盡量多處理一些書,昨日掃了一批多抓魚,處理了一百多本。剩下已經清理出來的還有四五百本,讓小飛明天來拉走。今日又掃了一批,又有一百多本可以被抓走。即便如此,對于家里海量的書堆,還是九牛一毛,但既然開始了,就繼續做下來,一輪又一輪,總能優化到理想的狀態。
20250723 乙巳六月廿九
清理書上癮,下手也越來越狠了,有些在家已經二三十年的書,也當斷則斷了,畢竟人的精力有限,很多書也許我再也不會再翻開了,與其在家占著地兒,不如早日讓它進入二手書店,進入別人的書房。今天又清理了幾百本。當然,在清理的同時,有很多的發現和驚喜,有些書又重新進入我的閱讀清單。比如一本揚典的《孤絕花》,讀了幾篇,還是很好。
20250724 乙巳六月三十
給香港《大公報》寫了一篇《書展與書目》,這幾天清理書房時發現,盡管我已經清理了大多數書目,家里還是留了不少,這幾天不斷清理家里的書,看著這些過期的書目反而有點不舍,畢竟這種書目很可憐,用過一次后就被遺棄了,我何不多少留一些,將來文章收錄集子時,或者它們還可以拿出來,擺在一起拍個合影,做個配圖呢。
![]()
20250725 乙巳閏六月初一
小朋友下前期要讀魯迅,剛好收拾書房時,順便把魯迅相關的書整理出來,已經有十幾二十本了,但這些書估計他興趣也不大,先弄各魯迅專架再說,沒準哪天有興趣了,找起來方便。小朋友已經讀完《朝花夕拾》和《吶喊》,下個月再帶他去紹興走訪一下魯迅故里和相關地標。
![]()
20250726 乙巳閏六月初二
一口氣讀畢揚典的《孤絕花》,大多數篇章很好,讀得書很雜,卻有自己一貫的閱讀主張,也能看出揚典先生的博覽群書習慣,尤其是年輕時候的閱讀給他帶來的持續影響。繼續整理書,多抓魚掃書,又完成一批書的清理。
20250727 乙巳閏六月初三
記錄一下近期收到的新書:廣西師大金飛兄寄來王笛的《茶館:1950-2000》,許進雄的《先秦人的日常時光》;大百科全書社寄來《1000個物件里的世界史》《清代生活與政治文化》《中國:遠古-1911》等;后浪寄來《日本中世戰爭史》《宋代社會的切面》等;郭大熟兄寄來“中都三部曲”之二《春雷引》。
20250728 乙巳閏六月初四
繼續理書,掃書,發現塵封的書。通過這樣掃描式的清理,才能把書做出系統的梳理,同一作者的書也可陸續歸置到一起,我也設想重新調整書架擺放方式,有些作者可以設置專架,如韋力、陳平原、揚之水、趙珩、傅國涌等,這些著作等身的作者,配得上書房專架。而且,有了這種設置,這位作者缺哪本書就一目了然了,好及時補齊。
20250729 乙巳閏六月初五
還在樂此不疲地理書、掃書,每天有快遞上門取走一批,又產生新的一批,盡管沒看出明顯書減少的跡象,但這個過程讓人享受而過癮。關鍵是,其間各種讓人驚喜的發現,以及有望理出一種書房書籍擺放的思路。這段時間讀書倒很碎片,一會兒讀讀這本,過會兒又拿起另一本,書房里值得一讀的書實在太多太多了。
20250730 乙巳閏六月初六
記錄收到的新書:火與風寄來楊斌的《江南以南:被湮沒的嚴州府》,李箐的《歷史的鐘擺》;岳麓書社寄來韋政通的《孔子傳:華夏的崩壞與新生》;上海文藝寄來張新穎的《迷失者的行蹤》等。
20250731 乙巳閏六月初七
七月最后一天,讀楊斌的《江南以南》。近兩三年,香港城市大學的歷史學者楊斌突然進入閱讀視野,從《海貝與貝幣》開始,先后又有《季風之北,彩云之南》《人海之間》《全球史的九炷香》等,讀過《海貝與貝幣》和《全球史的九炷香》,這種全球史視角的研究我不太有興趣。不過這本《江南以南》,從他的故鄉嚴州(建德)切入的地方史、故鄉史倒很有興趣。家鄉總是難以遺忘,然而,被遺忘的才是家鄉。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735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