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第26屆深圳讀書月啟動儀式暨鵬城文學院揭牌儀式在“灣區之眼”北區星空花園舉行。鵬城文學院正式揭牌成立,這標志著深圳在文化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鵬城文學院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和深圳市文聯共同指導,深圳出版集團主辦,以“出作品、出人才、建平臺、創生態”為目標,以“新大眾文藝”及“城市書寫”為重點,凸顯科技賦能、青年導向、國際視野三大特色,推動精品創作與產業轉化并重。鵬城文學院廣發“英雄帖”,誠邀時代的“劇作者”們,在深圳揮灑才情,書寫時代,創造奇跡,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揭牌儀式:文學之光照亮文藝創作新生態
揭牌儀式現場燈光璀璨,氣氛莊重而熱烈。
隨著深圳讀書月啟動儀式的正式開啟,現場播放了第26屆深圳讀書月的精彩宣傳片,深圳交響樂團的詩意演奏為活動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作了本屆讀書月的主旨演講。他從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獨特視角出發,深入闡述了文學創作在新時代的重要意義,著重強調了深圳作為科技創新之城,在文化發展上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和巨大潛力,為現場觀眾帶來了深刻的啟示和深入的思考,引發了廣泛共鳴。
![]()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座城市也應有一座城市的文學。
在儀式上,主辦方表達了對深圳文化發展的期許,希望借助鵬城文學院這一平臺,為特區文學精品迭出、勇攀高峰提供更多滋養;努力涵養文藝生態,為提升原創會聚八方英才;期待在深圳這座“未來之城”,率先吹響新時代的文藝號角。
隨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著名作家梁曉聲、蘇童等嘉賓移步臺上,共同為鵬城文學院揭牌。
實干興邦。甫一揭牌,鵬城文學院即刻行動,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緊隨其后。鵬城文學院與科幻版塊代表光明區委宣傳部、學術機構代表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本土新大眾文學主要陣地代表《特區文學》雜志社、影視產業代表深圳市影視產業聯合會、舞臺藝術產業代表深圳歌劇舞劇院、網絡文學產業代表閱文集團等六家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些簽約代表的加入,不僅為鵬城文學院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也為深圳文化產業鏈的完善和提升提供了堅實支撐。
之后,中國香港作家、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周蜜蜜,中國澳門作家、澳門筆會副理事長梅仲明,中國作家協會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陳楸帆,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蔡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深圳市福田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時瀟含,網絡作家代表“人間需要情緒穩定”齊聚臺上,在作家作品簽約環節與鵬城文學院締結創作盟約,將作品化作橋梁,讓故事從鵬城出發,走向文化價值挖掘與創新的新文學紀元。
發展目標:出作品、出人才、建平臺、創生態
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這座因改革開放而生的“奇跡之城”,天然就是文藝創作的沃土,為文化原創提供了最深厚的土壤和最豐富的故事。
![]()
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藝文化工作,有力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成績斐然,碩果累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共有29 作品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推出了“口碑票房雙豐收,出圈出海創新篇”的原創舞劇《詠春》,正在制作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攜手共創的精品短劇集《奇跡》,全面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精品創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鵬城文學院的成立顯得尤為重要。未來,鵬城文學院將孵化精品,實施“文學母本攀登計劃”提升文化原創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相信人人都是時代的“劇作者”,啟動“未來浪潮”等新大眾文藝發展計劃;深耕“網絡文學”,攜手閱文集團發掘更多年輕力量;聯動港澳和國際,連接影視、演藝、科幻等多維資源,全鏈條打造原創文學IP。
運營機制:匯聚多方智慧與資源
鵬城文學院由王蒙老師親題“鵬城文學院”院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擔任名譽院長,蘇童、王干、吳巖、吳君等共同推動學院建設。他們將以其深厚學養與卓絕遠見,共同為鵬城文學院擘畫前程,書寫未來。
![]()
圍繞“出作品、出人才、建平臺、創生態”的發展目標,鵬城文學院將實施四項運營機制:作品創作與激勵機制,鼓勵創新性創作,對優秀作品給予獎勵和推廣;人才培育與引進機制,動態跟蹤青年作者的成長軌跡,提供個性化、階梯式的創作指導與資源支持;平臺建設與交流機制,打造“文學交流驛站”,建設沉浸式創作基地;產業融合與轉化機制,與影視企業合作,搭建“文學—產業對接樞紐”,推動文學IP的影視轉化。
鵬城文學院掛牌之后,將重點實現“聚攏資源、打響品牌、特色凸顯、機制初成”,推動深圳各區文學創作資源從“散裝”向“集裝”轉變,凝聚起新時代文化發展的強大合力。
今年深圳讀書月期間,鵬城文學院將與光明區委宣傳部共同舉辦“鵬城科幻周”,集中推出科幻文藝作品和豐富多彩的科幻交流活動;舉行第一屆深圳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獲獎作品新書發布會,發布包括《關內關外》等7 部作品在內的深圳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舉辦“圳在敘事,回響東方”全球華文文學創作沙龍、突破想象的未來·第二屆深圳網絡文學征文頒獎典禮、“深新共讀·文化互鑒”等活動。這些活動將為深圳的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進一步提升鵬城文學院的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
未來展望:推出更多面向未來書寫時代的精品力作
新時代新征程,努力攀登新時代文藝高峰,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歷史使命。鵬城文學院將聚焦“新大眾文藝”及“城市書寫”,致力于創作反映時代風貌、展現時代精神的作品,努力打造新時代的經典。通過提升原創能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書寫偉大時代的新篇章。
![]()
圍繞這一核心,將實施多項行動計劃:廣泛征集以深圳及大灣區為背景的文學作品,挖掘深圳獨特的人文資源和時代精神;鼓勵創作者以大灣區特別是深圳為背景進行創作;邀請全國文學名家進行主題創作,聚焦未來五年的重要時間節點,創作彰顯特區精神的文學母本。
人才是文化發展的核心動力。鵬城文學院將加大對深圳青少年內容創作者的挖掘和培育力度,通過文學作品征集、定制化培養方案、提供創作舞臺等方式,助力潛力新銳作家快速成長。構建“引育用留”機制,以優渥條件吸引行業領軍者加入,營造良好的創作生態,讓作家在深圳安心扎根。同時,強化與港澳,以及海外文學人才聯動,通過“鵬城文學院”平臺,鼓勵其在深圳創作書寫時代新作。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繁榮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深圳應時而動,順勢而為,鵬城文學院的成立,不僅是深圳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為全國文化事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和機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鵬城文學院將肩負起提升文化原創力的重任,以創新精神推動文藝創作,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時代特色和深圳印記的文藝精品。同時,鵬城文學院將積極探索互聯網條件下“新大眾文藝”及“城市書寫”發展路徑,為文藝工作者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為提升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貢獻深圳力量。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謝湘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