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和朋友一起吃飯,說起孩子教育的話題,當時分享了老娘小時的一些教導,意外地覺得雖然有失偏狹,但也有受用之處。整理如下:
媽媽的話第一條:千萬不要看熱鬧。
這一條是老娘最早告訴我的。
小時候,她騎車帶我,在路上如果看到有什么地方有人圍觀,老娘會頭都不回,直接騎走,然后一邊騎一邊叮囑我,“千萬不要看熱鬧,特別是大街上。”
關于看熱鬧的危害,我媽和我說起的一個故事是關于馬車的。
小時候,馬車還是可以在馬路上走的,神奇吧。那時候,小城鎮里經常有馬車拉貨,馬屁股后面有個兜兜用來裝馬糞,趕車人手里一根鞭子,坐在車上嘴里吆喝著。
我媽說:“有一回,馬路上馬車和機動車搶道,馬匹被撞跌倒,車也翻了,趕車人忙著揀貨物,旁邊的人圍過來看熱鬧,結果馬猛一起身,發狂奔跑,踢和撞到無數人。你見到的那些個駝背,就是被馬踢到了胸口,然后后背就鼓了出來,你想像他們那樣嗎?”
這個說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相當一段時間,見到背有隆起之人,不禁想,這恐怕是小時被馬踢過吧。
當然,后來我也知道,老娘這樣說無非是嚇我,讓我遠離圍觀人群的行列,避免帶來不測。就像電影《有話好好說》里的李保田,拎包看熱鬧,結果被姜文把筆記本電腦給摔了。
但人呢,常有看熱鬧的心態,不經意間就做了魯迅先生筆下的看客,“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出自魯迅小說《藥》)
比如說前幾天,早上出門路過地鐵,看見有個姑娘和一個小伙子正吵架。聽了幾句,大體知道姑娘正要推共享單車,小伙子騎電動車后面經過,電動車前輪撞到了單車后輪,姑娘被帶倒在地,起身后兩人吵了起來。然后旁邊的人開始圍觀,其中不乏上班、上學的,也有藍黃衫的外賣小哥停下來觀看,一時間圍了二三十人。
這種事情,鬧到最后多數不了了之,但人多有好奇心,看到了開頭,就想看個結果,哪怕是沒有結果。一旦開始看熱鬧,即意味著自己時間和精力被無謂的事情羈絆,如地鐵上看二人相爭,一不小心就會坐過站。
現在想來,老娘這個教訓雖然有些偏激,卻也著實讓我省下了不少時間。目前倘若在街頭上看到有人爭吵,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走。倒并不是擔心他們當中有人突然掏出加特林掃射,而知道那可能是一個時間和精力的無盡陷阱。
媽媽的話第二條:不要管別人的閑事。
老娘這句話也說過很多次,版本不太一樣。有時候說,“別人的閑事不要管。”有時候說,“不要管,那是別人的事。”再不就是我們當地的一句俚語,“管閑事,拉薄屎。”意思是說,如果你管別人的事情你就會拉稀。
有一回考試,我們班有個學生,平時不怎么說話,成績一般,升學考試時竟然加了20分,評了省級三好學生,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后來才聽說,他父親是市里某位領導。
回家后和我媽說起這件事,有些憤憤不平。“這個人學習不咋樣,平時都是鼻孔對人,和同學們關系不怎么樣,還給評了個省三好,這都是些什么事啊?”
這時,我媽又拿出了那個看家法寶,耐心對我說,“別人的事情,不要管。”話題到此結束了。
這句話沒有什么實質意義,并沒有改變事情的走向,它的成功之處在于將這些我看不慣、看不懂的事情,統一納入了別人家的范圍,從我的關注清單上輕輕抹去。
如果在今天,如果是現在的互聯網世界,這件事情被爆出來,大概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像買戶口、修改年齡、高考移民之類的事情并不鮮見(像近幾年爆出來的這些)。那時的管理并沒有現在嚴格,部門監管、媒體監督也沒有現在發達。如果當時的我一直為這些別人家的閑事耿耿于懷、晝不肯食、夜不能寐,我相信,首先倒下去的一定是我。
如今,人到中年,反而慢慢覺得老娘的這個意見十分有理。每逢有人說起,“那個誰誰誰的瓜,你有沒有吃到?”“那個誰誰誰學歷造假的事兒,你知道不?”我便會自動開啟屏蔽程序。
哎呀呀,再這樣下去,就要變成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了,但捫心自問又不至于。我曾為打工子弟學校提供圖書,為地震災區、生病患兒提供過捐款,但我拒絕為那些素未謀面陌生人的家長里短多花費任何一分精力。
媽媽的話第三條:不要招惹傻子。
小時候,我家還有我爺爺家附近,經常見到一些傻子,我們方言叫二嘲,或者野巴,總之是一些智力有障礙的人士。
成年之后,這樣的人反而見得少,大概和優生優育以及醫療科學、社會福利有關,還有一個可能是我這個小鎮青年到了大城市,環境發生了改變。
印象最深的,是爺爺家樓下向東,有幾間自己搭建的平房,里面的人家里有一戶住著一個傻兒子,歲數比我略大幾歲,體格也壯。只是天生智力低下,而且是歪脖子,看人的時候兩只眼睛斜豎著,讓人不免有些驚悚。
周末到爺爺家玩,和一群小伙伴玩攻占山頭的游戲,傻子也從平房里跑出來,嘿嘿笑著看。
那些熟悉傻子的孩子,會從地上拿起小石子擲過去,嘴里喊著,“打野巴,打野巴。”傻子被丟中一兩次后,會吼叫著沖我們跑過來,大家一哄而散。
回去之后,我把這件事情說給媽媽,換來媽媽一頓訓斥。“不要招惹傻子!你知道他傻你還招惹他,就是你有病。”
這件事之后,我也算是聽了話,如果出門遇見傻子,都躲得遠遠的。而那個傻子見到我,至多只是望一眼,從不為難我。
讀書后放寒暑假,我還遇見過傻子。他家的平房被拆了,他們搬到了附近樓房居住,他跟著父親收廢品。傻子騎三輪車,他父親前面帶路,到一處便吆喝幾聲,等著生意上門。每回傻子都是連車都不下,拉一下三輪車的剎車把手,坐在車座上看他爹和人家討價還價。有一次,我從他旁邊走過,他自顧咬著手上的倒刺,抬頭看一眼,完全不記得我,沖著我咧嘴笑下。
現在算起來,他也已人到中年,望他健康平安。
這句話對我影響還是挺大的。成年后,和一些人討論問題,比如說討論國際局勢、地區戰爭時,對方突然開始說夜觀天象、熒惑守心之類,或者討論老莊、道家學說時,對方忽然轉到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命理八字之類,便趕緊躲開。因為我意識到,我們討論的明顯不是一件事情,而且對方拋出的是玄虛而不可知的東西。
有位初中同學,很久不聯系了。有一天突然轉著圈找到我,打電話說,他父親去世了。我說太遺憾了,請節哀。他接下來說,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了一本父親留下的一本手冊,是根據五行四象觀測的天象結果。
“我看了好幾遍,看不懂,里面太多古代術語,我找了很多有學問的人,都說不懂。你不是學古文的嗎,要不要研究一下?”
他拍了幾張照片發給我,里面有手繪的圖,一些星宿名稱,還記了些歷史和當代事件的時間節點。
“我爸說,什么時候地震,哪里打仗,天象上都有說。要是把這上面的東西研究透了,那肯定特別厲害。”
天象能預測自然災害、人間戰爭,而且這秘密還被你爸記在了一本手冊上,這概率到底有多大?我心里想著,但不想掃同學的興,特別是在他父親去世這個節點上。于是推說自己只是研究文學、詩歌,對天文并不在行。
不僅是這位同學,身邊也有些人相信那些玄虛又不著調的東西。有人相信能預測股市點位,有人相信艾灸能治療絕癥,有人斷言誰誰誰生了什么病是遭了報應。但倘若結果沒按所說發生,一切都只怪你心不誠,亦或沒有緣分。
我也逐漸接受了老娘的觀點,如果發現對方有問題還去搭理那便是自己多事了,一發現不對味趕緊閃人。但出于禮貌,我會很克制地用一句回復來結束對話:“對對對,你說的都對。”
![]()
小時候特別喜歡聽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