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不明白,不管是交朋友還是做生意,為何總愛請人吃飯?
長大了才知道,飯局不單維系老關系,更在結交新朋友時識人斷性,潛移默化間遞出最真實的隱形名片。
別說什么能不能好好吃頓飯的話,單為了吃飯,要么回家,要么搖上一幫老友。
孩子和大人,熟人和生人最大區別就是,有人吃的是飯,有人看的是局。
就點菜而言,不考慮自己顯得怯懦,不考慮別人就會讓人覺得自私。
四個人吃飯,繞一圈,三個人各點一個,一看夠吃了收了菜單就走,偏漏了一個人的意見。不會顯得有主見,就是傲慢和看不起人。
有人請吃飯時,點菜往多了點,往貴了點,“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又不是靠這頓飯交換人情的。不僅好占便宜,多半精于算計。
說好AA時,只看自己實力,無論貴賤只顧喜好,算完賬拍屁股走了,從頭到尾不考慮別人感受。要么是自私,要么是自以為是。
請別人吃飯,只顧及環境,檔次,不考慮對方愛好、口味。不是想的不夠周全,就是不會辦事,根上就顛倒了主次。
吃飯時,好吃的全擺自己面前的,別人吃菜他轉桌,開吃了就拿筷子去菜盤子里翻來翻去。不是自私,是生性和教養就到這兒了。
長這么大沒人教,沒人管,要么油鹽不進,要么臭味相投。
你要仔細觀察,飯局上吃以外的做法最有意思。
有滔滔不絕的,還好些。講現在的想必是近來鮮有所成,提過去的多半是現在日子瑣碎過于平常。
只是愛炫耀的。要么是早已將自我束之高閣,故意要拉開層級;要么是表里不一強行自我添彩,只為正當C位博得注視。
可那些說起話來大吵大嚷的,大概率內心空空蕩蕩,頭腦簡單,最容易被情緒掌控。因為內心柔和、遇事冷靜沉著的,大多數講起話來溫和謙卑,柔聲細語。
也有會吃的,舌頭刁鉆。遇見好吃的邊吃邊講的頭頭是道,遇見不好吃的也仗義執言像是處處道理。但敢去找老板的人勇敢,刁難服務員的卻無德。
飯局自然離不開喝酒,都說酒品見人品。
早年人窮,酒是好東西,招待客人總嫌不周到,便以酒會友,講究喝酒,勸酒,助酒。
喝酒不老實的,明明可以喝,別人喝他不喝,就被說不實稱。也有喝一口吐一口,拿水擋酒的,被說太滑頭。
可現在世道變了,有人喝酒誤事,有人喝酒傷身,所以喝或不喝各憑本事。
明明不能喝非要喝,還往多里喝的。若不是遇見事借酒澆愁,單是貪戀這一口又不知分寸。還是會讓人很難不去懷疑,做人做事到底有沒有自制力。
還有酒后總失態的,再不能控制多寡。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又要次次盡興,最可怕,因為你看不到他的放縱背后,還有沒有一降再降的底線。
最后說說結賬這個事,不僅見品行也很見交情。
有次次都豪爽的,不僅飯局,平常里也茶水飲料,大包大攬。未必富有,但為人熱情,豪邁。
有蓄意逃單的,吃飽喝足就諸多借口。除非生活實在窘迫,就是小氣,自私。
香港才子蔡瀾說:“不管是交朋友還是談生意,總要先請人吃頓飯,再決定是否進一步接觸。面相可能看不準,但逃不過吃相這一“照妖鏡”,想了解一個人,跟對方吃一頓飯,便能窺見對方是個什么樣的人。”
酒桌飯局,眾生百態,向來照人渡己。見眾生,后見自己。
而老朋友為何可貴,也正是“早已暴漏無疑,依然不離不棄,各生歡喜”。
然出門在外,還是要多加注意。畢竟,修好品性,福報自來。
![]()
最后,祝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