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我要是每天都在朋友圈發股權、稅務相關的普法,客戶看了,會不會以為我只懂這一類啊?”
“郡主,我微信里都是些親朋好友,個人業務偏多,我要是發企業普法相關的,會不會有點不對口啊?”
我經常會收到律師伙伴這類疑問。
但說真的,這種糾結實在沒什么必要。
朋友圈普法,你以為你發的是專業知識?
不不不。
你發的,其實是你的專家律師人設。
這是一種日積月累的感知。
就像,你天然會覺得家門口開了10多年的面館,會比旁邊新開的網紅面館,要靠譜好吃,這是一個道理。
當你朋友圈的親朋好友看到你發了股權實繳、董事責任相關的普法內容時,90%的情況,他刷的是一種感知。
至于你具體講的是什么內容,除非他當下恰巧真的遇到了相關的法律問題,否則他根本不會一字一句讀的。
他才不管你發的是股權還是勞動問題,是注冊資本實繳還是企業注銷。
只要你每天發,每天出攤,你在他心目中的專業感知就會越攢越深。
當某一天,他真的遇到了法律麻煩事,想找律師咨詢的時候,他就會第一時間想到你,不管這個法律問題,你是否普法講過,也不管你的專業方向是否恰好就是這個。
所以,不要以為客戶在朋友圈看到你只發一類內容,他就認為你只懂這一類。
絕大多數不懂法的客戶,對于律師專業的認知,只是一種日積月累的感知。
![]()
再打個比方。
我們身體要是出個毛病,要問身邊的醫生朋友,托個熟人幫忙看看。
至于他到底是內科、外科還是耳鼻喉科,我們在問的時候,根本不太知道,即便知道,你也還是會選擇先問他的建議,因為你信任他,即便他不懂,至少他也能推薦醫生這個行當里他覺得懂的人。
一模一樣的道理。
律師朋友圈普法的關鍵,不在于你發的具體是什么專業領域的內容,而是讓它持續幫你刷存在感,成為客戶遇到問題了第一時間想起你的一個“由頭”,讓他對你產生潛在的信任感。
這,就夠了。
不過,確實還有一種例外情況。
那就是當你的客戶是上了規模的企業,普法的受眾群體是企業法務時,那他作為內行人,一般會具體看你的內容了。
而這個時候,他看你的朋友圈普法去琢磨,就會覺得:“這個律師,好像公司法方面做的確實還挺專業的。”
像我們LegalMVP譜法365制作研發的普法卡片,不止企業法務會點贊,有很多法官和政法大學的教授都會點贊,這在無形之中,也是在加深同行對你的專業認可。
所以啊,朋友圈,吸引小白客戶要持續出攤,吸引懂行的客戶,除了持續出攤之外,你確實需要幾把真刷子,打動他們。
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