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財富》雜志公布了2025世界500強的名單,中國進入了130家,比去年少兩家。
![]()
我相信每一個中國人,或者每一個進入到世界500強的企業也好,看到這份名單大多數還是很開心、很振奮的。實話實說,中國進入500強的企業,有時候它真的很難全面代表中國企業。進入到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大多數都是金融、煉油、電力等等。這些企業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但是,這樣的企業列入到世界500強,我怎么又感覺到不是那么很振奮?
![]()
對世界500強的評比,我們為什么要在乎這些數量,我們以一個什么樣初心去參加評比?
無論是中國的評比,還是世界的評比,我們需要拿出真正的企業內核來,這次仍然一樣,每次500強我們大致是從數量、規模、營收、質量等情況做一些比對,這些比對多多少少也能看出中國企業的基本情況。
![]()
比如我們現在的數量,130家中國企業當中,有金融、煉油、金屬、電力等等,大多數都是傳統產業。這些企業和國外,尤其和美國相比,我們在高科技方面,數量就不占優勢了。比如高科技,美國上榜15家,平均營收是1217億美元,我們上榜才6家,平均營收才769億美元,類似于這樣的差距可能還是有的。
當然,有人說我們的互聯網企業很厲害,我們的幾家互聯網企業都上去了,無論是阿里、騰訊、拼多多、美團,這樣的互聯網企業當然是我們值得自豪的。但是想一想,互聯網企業能為中國經濟,尤其實體經濟帶來多少?如果我們對進入500強沾沾自喜或者有不實事求是的評價,一旦膨脹,對我們的企業,對我們的產業發展是有一些不利的。
![]()
對進入500強的企業,一是要給予祝賀,要給予鼓勵,但是我們更多的要看到,進入到世界500強的規模質量,推動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企業到底是有多少?我們還是要實事求是的給予評價,對中國企業進入到世界500強怎么看?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給一些評論,謝謝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