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務處主任高保軍講話
![]()
年級長袁衛紅作考試分析
![]()
班主任代表王松發言
7月10日下午,鄭州市第十中學在學校7號樓二樓報告廳召開“以數據為鏡,向問題發力,為成長賦能”為主題的高一年級期末考試質量分析會。會議通過全面復盤學期教學成效,深入剖析現存問題,共同擘畫下一階段教學提升路徑。副校長張繼波、教務處主任高保軍出席會議,高一年級長袁衛紅主持會議。
高保軍強調,期末考試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尺,更是發現問題、改進工作的關鍵契機。他結合全校整體成績數據指出,本學期高一年級呈現“穩中有進、亮點突出”的態勢:選科分班結束后,經過一學期的適應,學科融合度顯著提升,展現出良好的備考勢頭。同時,他也直言不諱地指出,部分學科存在“優等生拔尖不足”等問題,個別班級還存在“臨界生轉化效果不明顯”的情況,需要全體教師靶向突破。
袁衛紅通過圖表對比、數據拆解,從多維度展開解讀。她提到,本次期末考試中,年級歷史組合的優勢要強于物理組合,尤其亮眼的是地理學科;同一組合中各班部分學科平均分呈現出了較明顯的差距;目標生的培優工作仍然有待加強。她希望各科老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厘清思路,拓寬方法,圍繞“抓兩頭,促中間”的原則,多深入班級、走進學生,關注學生思想動向和情緒波動,從日出點滴入手,抓好班風學風,營造班級良好風氣。
在經驗交流環節,班主任代表分享了實踐心得。2403班班主任王松談到好的班級氛圍是學生成長的基石,高一下學期學生對高中的新鮮感逐漸褪去,容易出現“拖沓”情緒,這時候班風學風的“定盤”作用就尤為重要;2405班班主任王平分享到,家校的溝通也很重要,要定期和家長“報喜也報憂”,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
討論中,老師們還圍繞“如何提升課堂效率”“怎樣激發學生內驅力”等話題深入交流。有教師提出,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積分制”,通過“課堂發言、作業完成、互助答疑”等維度積累積分,每周評選“學習之星”,將學習動力具體化等。
張繼波在總結講話中強調,教學質量提升沒有捷徑,需要“精耕細作”:一要抓實備課組建設,通過集體備課攻克學科難點;二要抓細學情跟蹤,為每個學生制定個性化提升方案;三要抓牢家校協同,形成育人合力。“每一份數據背后都是學生的成長,每一個問題都是改進的起點,希望大家把今天的分析轉化為具體行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十中收獲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