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一說起心衰治療,老醫生都知道,“強心、利尿、擴血管”。
不過,“強心”這個觀念早就改變了!因為心衰的時候,心臟就是匹“病馬”,這個時候強心,無疑是“鞭打病馬”。而病馬被鞭打的結果,最終還是衰竭,或許還更快一些。所以,當醫生認識到這一點,又發現了心衰時的神經內分泌改變,“強心”這個觀念就被改變了。不再是強調“強心”,而是注重減輕負荷,改善心肌不正常的神經內分泌調節。強心,只是緊急狀態下,解一時之危所用。
![]()
“利尿、擴血管”,倒是減輕負擔。利尿,血管里循環的血量少了;血管擴張了,回到心臟的血液也能夠減少些,這樣,心臟的負擔、肺里的淤血都會減少,心衰就會改善。但是,這種單純的利尿、擴血管,也只是解決面上的問題,改善癥狀。
所以,醫學上就琢磨著,怎樣從糾正心衰時不正常的神經內分泌入手改善心衰。
![]()
于是,有了這五大類藥物。
第一類,“洛爾”類的β受體阻滯劑。心衰的時候,身體里為了促進心臟工作,交感神經系統就異常加強了,自身開始“鞭打病馬”。交感神經興奮促使心臟收縮、心跳加快。結果呢?是心肌耗氧增加、心肌損傷。這時候,用“洛爾”類的β阻滯劑阻斷β受體,就可以使交感神經的這種病態興奮起不了作用。不僅如此,還可以改善β受體的組分,減少對心臟起作用的那部分。這樣一來,心肌收縮力不那么強了,心跳減慢了,心臟舒張休息的時間長了,供血改善了,心功能也就改善了。不過,這是個慢活兒,要治療一段時間才能起作用。在“洛爾”類藥物中,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和卡維地洛是經過循證醫學研究證實了的,因此這三種藥是推薦用于慢性心衰治療的。
![]()
第二類,“普利”或“沙坦”類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心衰的時候,血管緊張素系統也是很活躍的。第一,它就在交感神經“領導”之下,第二,它會分泌血管緊張素等來促使“心肌重構”。因此,在心衰時應用“普利”或“沙坦”類藥物,就可以抑制這種心肌重構,改善心功能了。“普利”類的藥物認為是有類效應,就是這一類的藥物都可以選。“沙坦”類藥物中,對心衰治療證據最充分的藥物是纈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
第三類,螺內酯(安體舒通),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醛固酮,在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最末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這是全稱。這個醛固酮,會增加身體里的水和鈉(鹽),就會增加血量,加重心臟負擔,也會加重心臟的重構,所以,要把它的作用對抗掉。對抗的藥物,現在國內常用的就是螺內酯,還有“依普利酮”,“非奈利酮”,國內尚未應用。
![]()
第四類,“沙庫巴曲纈沙坦”,商品名“諾欣妥”。纈沙坦就不說了,是沙坦藥里治療心衰的有效藥物。沙庫巴曲,屬于腦啡肽酶抑制劑。腦啡肽酶是干什么的?可以破壞身體里很多肽類,就包括心衰時心臟分泌的各種利鈉肽。本來利鈉肽可以促進排水排鈉、改善心臟重構,腦啡肽酶破壞了這些利鈉肽,就加重了心衰。用了沙庫巴曲這種藥,就可以減少身體里利鈉肽的破壞,利鈉肽的作用就增強了。所以用藥之后,利尿作用會加強,心衰會改善。
可是,腦啡肽酶抑制劑,單用效果不好,要和沙坦類藥物一起用,同時抑制血管緊張素系統效果才好,因此就有了沙庫巴曲纈沙坦這樣的組合,稱作“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
因為這個藥里面就有纈沙坦,所以用這個藥,就不用再加“普利”或“沙坦”藥了。
![]()
第五類,“列凈”類的降糖藥,比如達格列凈,恩格列凈、卡格列凈等。這類藥,學名叫做“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名字太不好記,不過作用倒是好記。這類藥物是通過增加尿糖,多尿糖來起到降血糖作用的,所以,早先用作降糖藥。可是,多尿糖的時候,也會多尿出水分,就促進了排水排鈉,可以改善心衰,還可以減少心血管死亡,因此就用來治療心衰了(多尿糖,降血糖,“列凈”類降糖新藥不但降血糖,還可以抗心衰)。
![]()
前面三大類藥,就是先前治療慢性心衰的“金三角”藥物。
現在,有了新藥,醫學界也有新的認識。比如歐洲最新的指南就提出,把金三角里的“洛爾”類的β阻滯劑、螺內酯這類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再加上“沙庫巴曲纈沙坦”這類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和“列凈”類的藥物,作為治療慢性心衰的“新四聯”藥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