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頭暈、頭痛,糖皮質激素如何選?
撰文丨高麗麗
糖皮質激素是臨床常用藥,其可抗炎、抗過敏、鎮痛、免疫抑制、抗毒、抗休克等,可用于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如頭暈/眩暈、頭痛[1-4]。那么如何使用糖皮質激素呢?
01
常用的糖皮質激素
可分為短效制劑、中效制劑、長效制劑[1-2]。
![]()
02
糖皮質激素在頭暈/眩暈、頭痛中的選用
如前庭神經炎、梅尼埃病、伴眩暈的突發性耳聾、積水性內耳病、叢集性頭痛、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
1
前庭神經炎
臨床較常見,其為常見的急性前庭綜合征、急性外周性眩暈疾病,是一側的前庭神經急性損害后所致,表現為急性、持續性的眩暈、頭暈,伴惡心嘔吐、不穩,易向患側傾倒等,病因可能與全身/局部循環障礙、病毒感染等有關[5]。
糖皮質激素可抗炎、抗毒、緩解水腫等,推薦用于前庭神經炎急性期的短期治療,適于眩暈癥狀嚴重明顯者,但不能緩解嘔吐等,對前庭神經炎恢復期者不推薦使用[3-5]。
建議地塞米松靜滴15mg/d,1周后改為口服強的松龍30mg/d,每間隔5d減量5mg/次,減至5mg/d后維持用藥1-2周,后停藥[6]。
2
梅尼埃病
臨床較常見,其為常見的眩暈性疾病,為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積水為主要特征的內耳病,表現為發作性眩暈、耳鳴、波動性聽力下降、耳悶脹感,病因可能與內淋巴產生、吸收失衡等有關,可分為發作期、間歇期[7]。
糖皮質激素可抗炎、穩定血管內皮、改善內淋巴積水狀態、改善耳蝸血流量、調節免疫功能、控制眩暈發作等[7-9]。
梅尼埃病急性發作期若眩暈癥狀嚴重、聽力下降明顯者,可酌情選用糖皮質激素,可口服或靜脈使用[3-4,7]。
劑量:可口服、靜脈注射、肌肉注射。建議潑尼松1mg/kg,最多≤60mg/d,可使用10-14d,2周內可緩慢減量[8]。可注射地塞米松(5mg/ml)、甲潑尼龍(125mg/ml),地塞米松常用量為10mg/d,療程為7d[8]。
梅尼埃病間歇期可鼓室注射糖皮質激素控制眩暈發作,推薦用于規律藥物無效、眩暈頻繁發作的梅尼埃病者,其對耳蝸、前庭功能無損傷,可更好保留殘余的聽力,初始注射療效不佳者可重復使用以增強眩暈的控制率[9]。常用甲潑尼龍(常用濃度為40mg/mL)、地塞米松(常用濃度為5mg/mL),可注射0.5-1mL/次,每周使用1-2次,可連續4-6次,可根據眩暈的控制情況按需重復使用[9]。
3
伴眩暈的突發性聾
突發性聾也指急性、特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其為原因不明的、72h內突然發生的感音神經性的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鄰兩個頻率的聽力下降≥20dBHL,可分為高頻下降型、平坦下降型、低頻下降型、全聾型(含極重度聾),病因常見有病毒感染、血管性疾病、傳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表現為突然發生的聽力下降、耳悶脹感、耳鳴、眩暈或頭暈、聽覺過敏或重聽、耳周感覺異常等,可伴惡心嘔吐等[10]。
糖皮質激素可用于突發性聾的治療,適于突發性聾急性期眩暈癥狀嚴重、聽力下降明顯者,或發病6周內、聽力恢復不佳者。建議首先全身給藥,局部給藥可為補救性的治療,如鼓室內注射、耳后注射[3-4,10]。
激素可口服給藥,如潑尼松建議1mg/(mg?d)(最大劑量為60mg)晨起頓服,連用3d,若如有效可再使用2d后停藥,不需逐漸減量,若無效可停藥[10]。糖皮質激素可靜脈注射,如甲潑尼龍40mg,或地塞米松10mg,療程同口服糖皮質激素[10]。
《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2015年)中指出,突發性聾鼓室內注射可用地塞米松5mg或甲強龍20mg,隔日1次,連用4-5次。《鼓室給藥臨床實踐指南》(2024年)中指出,突發性聾常用甲潑尼龍(常用濃度為40mg/mL)、地塞米松(常用濃度為5mg/mL),可注射0.5-1mL/次,治療時間可為2周內鼓室給藥4-6次,可單獨或聯合系統性治療(如糖皮質激素、營養神經、高壓氧等)使用。
《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2015年)中指出,耳后注射可選用甲強龍20-40mg,或地塞米松5-10mg,隔日1次,連用4-5次。若復診困難可使用復方倍他米松2mg(1ml),耳后注射1次即可。
4
積水性內耳病
積水性內耳病為以發作性眩暈、感音性聽力下降為主要表現,以內淋巴積水為特征的疾病,可分為急性發作期、間歇期,癥狀有聽力下降、耳悶、耳鳴、自發性眩暈、搖晃、旋轉、漂浮或傾斜等,常伴惡心嘔吐等[11]。
糖皮質激素可局部抗炎、改善耳蝸血流、穩定血管內皮細胞、改善耳蝸內水電解質平衡,可鼓室給藥用于積水性內耳病的治療,適于對系統性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無效、用藥后復發或不耐受的自身免疫性內耳疾病者,其無耳毒性[11]。
《積水性內耳病的臨床診療路徑專家建議》(2024年)中指出,地塞米松(4mg/ml)1次/d,連用5d,或每周1次,持續1-4周,或甲潑尼龍(62.5mg/ml)間隔2周給藥。《鼓室給藥臨床實踐指南》(2024年)中指出,自身免疫性內耳病常用甲潑尼龍(常用濃度為40mg/mL)、地塞米松(常用濃度為5mg/mL),可注射0.5-1mL/次,常每1-2周給藥1次,連續8-12次。
5
叢集性頭痛
臨床較常見,其為最常見的原發性、三叉自主神經性頭痛,表現為單側頻繁出現的劇烈重度頭痛,多數伴自主神經癥狀如結膜充血、鼻塞、流淚、面部出汗、前額出汗、眼瞼水腫、瞳孔縮小、頭面部水腫、上瞼下垂等,或煩躁不安,常共病睡眠障礙、抑郁等[12-13]。
糖皮質激素可用于叢集性頭痛的治療,其能降低頭痛的發作頻率,可枕下注射或口服,推薦短期口服使用[12-13]。
建議潑尼松口服1mg/(kg?d),連用3-5d后逐漸減停[12-13]。
6
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
慢性頭痛的常見類型,其為原發性頭痛者因過度使用頭痛急性期鎮痛藥物而出現的原有頭痛加重、新頭痛,一般在停止、減少過度使用的鎮痛藥物后,頭痛得以減輕、消失,其強危險因素有偏頭痛等[14]。
糖皮質激素治療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可能有效[14]。
參考文獻:
[1]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28:增錄2a-1-32
[2]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3版)[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23,39(4):,289-295
[3]頭暈/眩暈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20,19(3):201-209
[4]老年人頭暈/眩暈診療多學科專家共識(2021)[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1,40(10):1213-1221
[5]前庭神經炎診治多學科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0,39(9):985-991
[6]王菲.甲鈷胺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視神經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9):143-145
[7]梅尼埃病診斷和治療指南(2017)[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7,52(3):167-170
[8]劉慧等.激素治療梅尼埃病給藥途徑的研究進展[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2014,22(4):432-434
[9]鼓室給藥臨床實踐指南[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24,30(1):1-8
[10]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5,50(6):443-446
[11]積水性內耳病的臨床診療路徑專家建議[J].中華醫學雜志,2024,104(12):924-928
[12]中國叢集性頭痛診治指南[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22,28(9):641-650
[13]中國叢集性頭痛診斷與治療指南(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第一版)[J].中華神經科雜志,2023,56(6):626-633
[14]中國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診治指南(第一版)[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24,30(12):881-892
責任編輯:老豆芽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