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流感季到來,疫苗接種量逐漸增多。近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南京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現今年接種人群結構迎來變化,年輕人帶動全家“組團接種”成為新趨勢,而毒株變化、疫苗有效性、接種反應等關鍵常識問題仍受關注。
![]()
“脆皮”年輕人主動接種,一人帶動全家
提起流感疫苗,許多人認為抵抗力低的老年人和小孩才需要接種,而如今,這一接種主力格局被打破,年輕人成為新增接種群體。11月4日上午,25歲的王女士來到南京市玄武區新街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流感疫苗。“這兩個月斷斷續續總感冒,感覺自己比較虛。”王女士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比較關注,主動前來接種。
留觀區內,30歲的孫女士表示自己計劃12月外出旅游,接種流感疫苗“護體”會放心一些。一旁76歲的黃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兒子兒媳早早接種了流感疫苗,他此次來接種也是被兒子催了好幾遍。
年輕人對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視,正逐步帶動家人共同參與。南京市秦淮區大光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計劃免疫科負責人董燕告訴記者,往年家長帶孩子來接種,自己并不接種,今年不少年輕家長會“順帶”接種,甚至帶著父母一起接種。
![]()
“以往我們每周只開放半天成人接種門診,現在已增加至周一至周六上午,與兒童接種時間同步。許多家長帶孩子來接種流感疫苗時,自己也順便完成了接種。”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科負責人戴健健告訴記者,該門診也是“三全”門診,覆蓋全人群、全疫苗和全時段服務,方便全家一起接種疫苗。
新街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疫科負責人孫琳表示,一家三代組團接種的有不少,還有一些雇用保姆的家庭,同時給保姆接種。“很多人感受到接種后感染次數減少,或者癥狀變輕,所以堅持年年接種,帶動家人接種,形成完整的家庭防護網。”
疫苗有效覆蓋多毒株,這些誤區要注意
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與去年H1N1不同,許多人擔心這是新毒株,接種疫苗沒有效果,南京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疫科回復依然有效。11月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5—2026)》,指南明確,與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對甲型 H3N2流感病毒亞型疫苗組分進行了更換。這意味著,保護將更精準。
接種完流感疫苗立馬就能產生抗體,不會再感染?其實并不是。一般來說,接種流感疫苗2—4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有的人在接種后短期內感染流感,以為是疫苗沒效果,其實并不是。”孫琳建議早早接種,才能在流感高發期獲得充分防護。流感疫苗不僅能降低感染概率,更能顯著減少重癥風險。此外,對抗原類似毒株的保護作用可維持6—8個月,建議重點人群每年接種。
得了傳染性疾病,退燒不等于完全康復
進入秋冬季,流感等傳染性疾病進入高峰期。孩子得了傳染性疾病,家長既擔心孩子身體,也擔心耽誤學習,有的家長會在孩子退燒后,送孩子去上學,這樣做正確嗎?
10月27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時令節氣與健康(霜降)”新聞發布會上,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吳家兵強調,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發熱只是傳染性疾病急性期的表現之一,退熱僅僅能夠代表體溫恢復正常,但并不等同于疾病完全康復,孩子身體機能和免疫系統的恢復,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過早地讓孩子回歸緊張的學習和集體生活,不僅可能導致原有病情的反復,還可能因抵抗力尚未完全恢復,而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
此外,一些傳染病在退熱后的恢復期仍然是有傳染性的,如果孩子在尚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返校或者入園,容易造成疾病傳播的風險,甚至引發聚集性疫情。比如麻疹、水痘、手足口病這些傳染病,患者在恢復期仍然具有傳染性。
他建議,廣大家長遵循病愈復課的原則,也就是說孩子在體溫恢復正常,其他癥狀消失后再考慮返校上課。這不僅僅是對自己孩子的健康負責,也是對其他師生健康的保護。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梅書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