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各區及中小學校園里的科學“魔法秀”正在上演,精準操控機器人“走位”、與科研院所專家同臺“比拼”、科創集市游園會……孩子們大顯身手,在科學世界中探秘。速來圍觀!
大中小學生與科研院所同場“比拼”科創成果
海淀區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舉辦“落實教育大會精神 推進科學教育工作會”,會議將成果展示環節打造為“流動的科學教育實驗室”,不僅展示了人大附中30年科創育人案例、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各成員校和海淀區中小學科學教育實踐成果集中呈現,并吸引了多家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聯動參展。近500名海淀區中小學、幼兒園、學區和青少年活動中心代表參加。
![]()
活動設置了海淀區中小學科學與工程教育成果展、人大附中及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總校成員校科學教育與人工智能實踐探索展,集中展示了學生們參與的吸管潛水艇、多功能椅、智能洗碗助手、肺活量賽車、仿生跳蛙等34個科技體驗項目。
![]()
除了中小學和幼兒園之外,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知識產權報社、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單位也帶著定制化科普資源包前來參展,其中包含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汽車工程等前沿領域的技術和產品。
學生操控機器人精準“走位”
北京市懷柔區舉行第43屆科技節暨第五屆“科學城杯”科技節學生機器人智能大賽,全區11所中小學的120余名學生在賽場上比拼創意,展現實力。
![]()
本次大賽設置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少兒工程創意賽、智慧機械挑戰賽、智能機器工程挑戰賽4個賽項,覆蓋小學、初中、高中全學段,既有考驗工程思維的競技項目,也有釋放想象力的創意比拼,為不同年齡段學生搭建了差異化的科技展示平臺。
![]()
在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賽場,各校參賽團隊學生操控機器人完成各種精準動作。調整機器人的機械臂角度,調試傳感器靈敏度……選手們精準操控機器人,展現強大的科技實力。
近百個科學小課題“開題”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以“智創未來,翱翔天際”為主題,舉辦2025年度科學節。活動集科技展示、實驗互動、競技比拼于一體,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科學魅力,在動手實踐中提升創新能力。
![]()
在課題集市上,26個學生原創課題精彩亮相,從“空間站的結構與模擬制作”“AI多智能體協作的個性化學習視頻生成”,到“小龍蝦蝦殼制備吸附劑凈化廢水”,學生們化身小科學家,展示了自己的課題設想和實驗。學校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彭丹介紹,包括展示的課題在內,學生們一共提交了近100個原創課題。下一步,學校將邀請校外專家與學科教師一起指導學生做實驗、寫論文,引領學生參加科創比賽、金鵬科技論壇等。
![]()
科技節還設置了AI展項體驗區,糖畫機器人、書法繪畫機械臂、腦波磁懸浮足球對戰等吸引了學生關注。在仿生鳥比賽項目中,81支隊伍同臺競技,展現學生實踐成果。
“手拉手”學校合辦“科技游園會”
人形機器人互動,AI生成工具體驗,機器狗競技……北京市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板橋學校與“手拉手”友好校北京市陳經綸中學民族分校舉行“AI啟智·共創未來”人工智能系列活動。
![]()
![]()
在潮流探索紀科學游園會上,兩校師生齊聚不同主題展區,相互介紹著科創作品的設計理念。人形機器人、機械狗和航天模型等也吸引眾多學生駐足體驗。“我用AI生成未來風格的學校設計圖,展示出未來學校可能的樣子”“這是我們制作的電子宮燈,上面畫著我們設計的圖案”……學生們變身“小科學家”,現場展示了自己的科創作品成果。此外,科技倫理講座、AI主題培訓等,也讓師生近距離了解了更多新的科技創新成果,刷新了對AI技術的認知。
開啟“科技巡游”
學生體驗“智”造未來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一小舉行“挑戰天下——解碼生命藍圖 智造未來引擎”為主題的科技節。活動中,“無人駕駛社團”的同學們為大家帶來一場屬于智慧與速度的精彩碰撞,“機器人社團”的同學們為大家帶來極具科技創意與操縱技巧的一場機器人對抗賽……學校為社團頒發“年度科技之星”榮譽證書,激勵更多學生積極投身科學研究,用科學解決身邊問題,在創新中收獲成長。
![]()
![]()
在“移動科學院”,學生在互動展示中,共同踏上科學探索之旅,感受前沿科學的奇妙瞬間。主題巡游活動中,學生們開啟了一場“向地、向海、向天”的科技巡游:從模仿陸地生物的奇思妙想,到制作深海探索的模擬工具,再到設計遨游蒼穹的飛行器——天地萬物皆為生動的科學課堂。
物理市集讓學生體驗科技魅力
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學舉辦了人人參與、師生互動的物理實驗市集活動。北校區操場上,水果電池、空氣炮、電動機、萬花筒等實驗項目吸引了大批學生駐足體驗。南校區同樣熱鬧非凡,非牛頓流體、人體帶電、發電機等實驗項目各具特色,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物理的奇妙。
![]()
![]()
每個項目均由前期探究的學生自主管理,他們熱情地向參觀者講解實驗原理,演示操作過程。參與學生現場體驗科技魅力,大呼“太好玩了,科學有‘魔法’!”
學生探索“科技+生活”
以AI助力健康監測
在北京市玉淵潭中學“人工智能+創新思維”融合育人活動中,6節人工智能課展示了學校師生將科技創新思維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生活領域的成果。
![]()
![]()
課上,學生以“班級形象密碼”為主題,利用AI圖像識別技術分析班級文化符號,通過數據可視化呈現設計方案,將抽象的班級精神轉化為可感知的視覺元素,突出倫理道德,注重價值引領;在淵博天工課堂上,學生團隊協作完成智能臺燈的設計與制造,從電路搭建、傳感器調試到3D打印外殼,全程體驗“想法—設計—原型—迭代”的創新流程。學校師生還設置了“人工智能健康免費測試體驗區”,以AI體態評估、情緒識別等健康監測技術,通過智能設備實時獲取身體數據與個性化改善建議,直觀感受人工智能的技術原理與應用價值。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策劃:趙艷國 趙翩翩 智雨荷 張娜 鄧麗
編輯:蘇珊
校對:付磊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常悅
![]()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