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們愛吃豬肉,但是,大家吃了這么多豬肉,真的吃對了嗎?今天就和大家說說豬的具體部位,讓大家快樂吃豬!
![]()
梅花肉,是豬身上最好吃的一塊豬肉,大概只有六七斤左右的樣子,其肉質(zhì)是十分細嫩的,不僅如此,這塊肉耐煮、耐煎、耐烤、耐燜、耐炒。
![]()
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段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無筋,肉質(zhì)細嫩,可切片、切絲、切丁,做炸、炒、熘、爆之用,口感俱佳。
與五花肉相比,里脊肉脂肪含量少,優(yōu)質(zhì)蛋白含量高,因此具有低熱量、高蛋白的特性。
臀尖肉位于臀部上部,均為瘦肉,肉質(zhì)鮮嫩,與里脊肉肉質(zhì)相似,烹飪時多用于炸、炒、熘。
價格要略低于里脊肉,下次可以買來嘗嘗。
![]()
后腿肉位于后腿上部,臀尖肉的下部,均勻為瘦肉,但肉質(zhì)稍老,纖維較長,適合用來燉湯或者鹵著吃,會更有嚼勁,而且不膩,價格也便宜。
肩胛肉在豬前腿上方靠近脊骨的地方,肉質(zhì)不像后腿肉那么瘦,口感適中,通常用來做丸子或者餡料。
代表菜色為辣椒炒肉絲、叉燒肉、肉丸子、芹菜肉水餃等。
![]()
豬肘子分為前肘和后肘,前肘又稱蹄髈,瘦肉多、皮厚、筋多、膠質(zhì)重,常帶皮烹飪。后肘又稱后蹄,皮老韌,結(jié)締組織較前肘量多。
![]()
豬肋排也稱五花排,是豬的背部整排平行的肋骨。肉質(zhì)厚實,適合整排燒烤,也可以切塊悶燒。
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鉀、鐵、鋅、煙堿酸、維生素B1等營養(yǎng)成分。
小排骨就是連著白色軟骨旁邊的肉,可以用來炒、燒、蒸。
小提醒
吃肉推薦:蒸或煮,溫度低,不太能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反而能減少食物中的維生素流失。少做大排、紅燒肉、紅燒雞腿,可以:把肉切片或絲滑炒或爆炒,但是記住:需要先掛糊上漿,既增加口感,又減少營養(yǎng)素丟失,如果做湯,既要喝湯,更要吃肉。最后再啰嗦一句:控油、控鹽、控糖。每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6克、烹調(diào)油控制在25~30克、糖不超過50克,25克以下最好。豬肉哪里最好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豬肉雖然好吃,但如果用煎、炸、烤等方式烹調(diào),不僅可能產(chǎn)生致癌物,還會有熱量超標的風險,偶爾嘗下就行,不建議多吃。少油、少鹽的烹調(diào)方式和豬肉更配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