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喬【MQ-CBYQX】在暴雨洪澇、森林火災、地震等突發災害現場,應急移動氣象站憑借“快速部署、精準監測”的核心能力,成為應急指揮體系的“氣象哨兵”。其一體化輕量化設計,總重量不超過5公斤,單人2分鐘內即可完成支架組裝與傳感器校準,實現“開箱即用”。
![]()
應急移動氣象站
設備集成風速、風向、溫度、濕度、氣壓、雨量、PM2.5等12類核心氣象要素監測,部分型號還配備激光雨滴譜儀、紫外線傳感器等擴展模塊,可同步獲取雨滴直徑分布、太陽輻射強度等精細化數據。
技術層面,該設備采用超聲波風速計與絕對式編碼風向標,抗粉塵、結冰能力強,在強風、暴雨等極端環境下仍能保持±0.1m/s風速精度與±2°風向分辨率;壓阻式硅傳感器可實時監測氣壓突變,結合氣壓-海拔公式換算高度,輔助定位災區地形;電容式高分子薄膜濕度傳感器具備溫度補償功能,適應暴雨強蒸發或高溫高濕場景。數據通過4G/5G、北斗衛星、微波中繼等多模式傳輸,確保偏遠災區通信不中斷,內置128GB存儲器可連續記錄3個月數據,支持離線導出與云端同步。
![]()
應急移動氣象站
應用場景覆蓋災害救援、戶外作業、大型活動保障等領域。例如,在2025年某地森林火災中,設備10分鐘內完成部署,實時反饋風向突變,幫助消防員調整滅火路線;在暴雨洪澇災區,其監測的降雨量數據為堤壩加固與群眾轉移提供關鍵依據。此外,建筑工地通過實時風速監測避免高空墜物,馬拉松賽事主辦方依據溫濕度數據調整補給站設置,均體現其多場景適應能力。
作為應急管理體系的“移動神經末梢”,應急移動氣象站以高精度、快響應、強適應的特點,為災害防御與公共安全筑起第一道氣象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