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祝盼 毛濃曦
前不久,一名外賣配送員找到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文藝路街道總工會,反映其工資有一周未按時發放。了解基本情況后,碑林區總工會立即啟動勞動法律監督程序,指派有豐富經驗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介入處置,再由其組織社區、民警、平臺站點負責人及勞動者本人召開溝通會。
溝通會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依法依規開展調查,詳細核實了勞動者的工作時長與工資支付記錄,并現場查驗了站點方提供的工資憑證。會上,監督員通過耐心釋法說理,引導雙方通過比對銀行流水等方式澄清事實。溝通會后不久,外賣員便收到了應得報酬及相應補償款。
近兩個月以來的每個星期三,建在西安市物流行業工會聯合會的法律維權服務站,前來咨詢或是尋求法律援助的貨車司機總是絡繹不絕。
“以前,涉及如何和貨主簽合同、有了爭議糾紛怎么依法解決,我們貨車司機因為不懂法律法規,吃虧太多。聽說這里每周三有專業律師開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大家就都來了。”貨車司機王會玲告訴記者,她還把這個好事宣傳給貨場里自己熟悉的貨車司機。
這一系列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口中的“好事”,得益于西安市總工會實施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幫扶服務三年行動”(以下簡稱“三年行動”)。
“通過針對外賣配送員、快遞員、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展大量實踐調研,我們聚焦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解難事、急事,辦實事,最終形成了‘三年行動’方案。實施近兩個月時間,已經聽到不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反饋,有的人拖欠的工資要到了,有的人因重大疾病及時獲得了救助金,還有不少貨車司機早早報名了平安返鄉活動。”西安市總工會“三年行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三年行動”聚焦在權益實現、就業創業、技能提升、健康醫療等方面有困難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系統整合工會幫扶資源,打造“五大服務場景”,全周期、全要素、全鏈條式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20萬人次以上。幫扶服務時間為2025年9月至2028年9月。
根據行動方案,在西安從業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經或即將享受到一整套利好政策:生病住院給予1000元~3000元的住院補助,以及最高500元的餐費補助,家屬住院也有就醫服務和費用減免;免費獲得專項意外傷害保障,導致傷殘或身故的,最高可獲1萬元~5萬元互助金;因病因事探家、返崗,給予最高200元的交通補貼。
本次“三年行動”將重點打造“五大服務場景”。打造“權益友好場景”,通過普遍開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務、治理欠薪專項行動等,3年計劃服務1萬人次以上;打造“健康友好場景”,通過普遍開展免費體檢、心理關愛,贈送意外傷害互助保障,試點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醫療救助服務項目,3年計劃服務16萬人次以上;打造“平安返鄉友好場景”,通過開展春節平安返鄉專列、貨車司機返鄉活動等,常態化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因大事、急事產生的路費救助,3年計劃服務5000人次以上;打造“賦能成長友好場景”,通過開展技能培訓、學歷提升、就業援助等,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養老護理、家居保潔等技能培訓,3年計劃服務新就業形態困難勞動者1萬人次以上;打造“家庭友好場景”,通過設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心理關愛熱線和關愛診療中心等,3年計劃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家庭1.5萬人次以上。
“三年行動”制定了醫療幫扶實施細則,以西安工會醫院為試點服務載體,依托工會醫院優質醫療資源,構建“及時診療—住院幫扶—困難救助—健康管理”全鏈條醫療幫扶體系,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探索提供全流程就醫保障、就醫綠色通道、階梯式住院幫扶、危重癥急救響應、子女關愛診療等醫療救助服務。同時,按照基本醫療保險類型,為因病住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醫療補助等。
西安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年行動”聚焦如何解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的后顧之憂,通過構建更具溫度的短期醫療幫扶服務體系,助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平安返鄉、順利返崗等創新舉措,3年將累計投入逾1000萬元,努力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更多貼心服務。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