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每天路過的地鐵站,藏著這樣的驚喜!”11月5日,“地鐵遇見非遺 指尖上的雁塔——下一站,邂逅唐詩雅韻與非遺匠心”主題展覽在西安地鐵多個核心樞紐站廳華麗亮相。
![]()
據悉,本次展覽創新性地將扎染、剪紙、陶瓷三大非遺技藝與古典唐詩相結合,分別于電視塔站、鐘樓站、行政中心站設立主題展區,讓西安地鐵化身“流動的文化會客廳”。
步入電視塔站,一抹靛藍悄然“點亮”了通勤族的出行路。近百件精美絕倫的扎染作品,涵蓋服飾、飾品、手包、布藝、掛件、擺件等多種類型,與站內點綴的描繪長安風物的唐詩名句相映成趣,營造出“布上生花,詩中尋韻”的沉浸式體驗。
![]()
在承載著歷史印記的鐘樓站,66幅精巧細膩的剪紙作品匯聚成一場紅色的視覺盛宴。剪紙藝人們巧手翻飛,將二十四節氣的流轉、十二生肖的靈動、“十二生肖福”的吉祥寓意,以及青蓮、梅蘭竹菊等象征君子品格的傳統意象刻畫得淋漓盡致。“一邊賞剪紙一邊品唐詩,意境太美了。”剛下地鐵的大學生張依琳說,沒想到在地鐵站也能看到這么精致的剪紙作品。
![]()
行政中心站則呈現出一派陶瓷的溫潤與典雅。23件手工陶瓷制品陳列于此,包括器型優美的清露初凝茶葉罐、古樸雅致的葫蘆洗、豐腴華貴的貴妃梅瓶,以及弦紋洗、吉利瓶、金瓜瓶、甘露瓶、納福瓶等,都在細節處透著古樸雅致。每一件作品旁還配有詠物抒懷唐詩,讓冰冷的泥土被賦予了詩意的溫度。
![]()
此次“地鐵遇見非遺·指尖上的雁塔”主題展覽,是雁塔區聯合西安地鐵共同推動“非遺進地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與城市公共交通空間深度融合的一次創新實踐。它不僅讓深藏于民間的“指尖技藝”通過地鐵這一城市窗口得以活化、傳承與推廣,更讓每一位市民和游客在“下一站”的期待中,不經意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雅韻和匠心邂逅,從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強市民的文化獲得感與自豪感。
![]()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十一月底,便于廣大市民及游客在乘地鐵出行時,駐足欣賞,感受這場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