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現身紅軍城(波克羅夫斯克)前線視察督戰,這一行動瞬間成為國際軍事新聞的焦點。法國媒體對此滿懷欽佩地報道,稱“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澤連斯基的身影”,仿佛將其塑造為一位無畏的戰場領袖。澤連斯基此行,無疑是想向外界傳遞一個強烈信號:紅軍城仍有挽救的可能。他在社交媒體頻道寫道:“我來到波克羅夫斯克(紅軍城)前線,在烏克蘭國民警衛隊第1軍亞速軍團指揮部,慰問我們的士兵。”這一舉動,不僅鼓舞了前線烏軍的士氣,也讓國際社會對紅軍城的局勢更加關注。
![]()
從戰場態勢來看,目前紅軍城的局勢對烏軍極為不利。俄羅斯前沿部隊以小分隊形式突入波克羅夫斯克,采用滲透破壞行動和定點襲擊的戰術,試圖擾亂城內5500名烏克蘭防御部隊的陣腳。據箭頭社等戰爭媒體標注,俄控區已占整個城市面積的85%左右,僅在紅軍城西北部還有小塊市區處于烏軍控制下。防御紅軍城的第155旅殘部,已被壓縮到季米特洛夫南部,與第79旅殘部匯合在一起,卻無法向西突破俄軍包圍轉移到紅軍城西部的赫里希涅地區。撤退申請得不到批準,且羅金西克南部約1000米的缺口完全處于俄軍炮火籠罩下,成為烏軍不可逾越的瓶頸。
![]()
澤連斯基親臨前線,或許是想通過自己的行動來穩定軍心,讓烏軍士兵感受到領導層的堅定決心。然而,戰場局勢的復雜性和殘酷性,并非靠一時的鼓舞就能扭轉。烏軍在紅軍城面臨的困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俄軍的戰術靈活多變,小分隊的滲透和定點襲擊讓烏軍防不勝防。而烏軍自身的防御體系似乎存在漏洞,無法有效應對俄軍的進攻。此外,烏軍內部的指揮協調也可能存在問題,導致部隊在面對困境時無法及時做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
亞速軍團受捧,烏軍布局暗藏玄機
澤連斯基視察前線的第一站就選擇了亞速軍團指揮部,重點突出亞速部隊在接下來的大反攻中將發揮核心作用。這一安排,無疑是對亞速軍團的一種高度肯定和重視。亞速軍團在烏克蘭軍隊中一直以作戰勇猛、風格激進著稱,在以往的戰斗中也取得過一些戰績。澤連斯基此舉,可能是希望借助亞速軍團的影響力和戰斗力,為烏軍在紅軍城的反擊注入強大動力。
除了亞速軍團,澤連斯基還視察了第4“魯比日”作戰旅的指揮所,以及紅軍村方向的烏軍第25“西切斯拉夫”獨立空降旅、烏軍第7快速反應軍團和烏軍第414“馬扎爾之鳥”獨立無人機旅的指揮所,并親自為前線烏軍代表人物頒發勛章。
![]()
然而,其中有一個令人懷疑的細節:烏軍第25“西切斯拉夫”獨立空降旅的防區處于季米特洛夫東南部縱深地帶,現在可以說是一塊“死地”。澤連斯基和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是如何到達那里的呢?這背后或許隱藏著烏軍的一些特殊安排或秘密通道,也可能是烏軍為了展示一種姿態而刻意為之。
從烏軍的布局來看,他們似乎在為一場大規模的反攻做準備。將亞速軍團作為核心力量,同時調動多個不同類型部隊的指揮所,顯示出烏軍希望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一股強大的反擊合力。然而,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烏軍的計劃能否順利實施還存在諸多變數。俄軍在紅軍城周邊已經構建了較為嚴密的防御體系,烏軍要想突破俄軍的防線,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烏軍內部的協調和配合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也是一個未知數。
![]()
俄媒稱戰局近尾聲,下一步局勢猜想
11月4日晚,俄媒戰報稱,波克羅夫斯克(紅軍城)之戰已接近尾聲。最重要的消息來自米爾諾赫拉德(季米特洛夫)口袋的瓶頸,這個區域完全處于灰色地帶,進出口袋(包圍圈)現在幾乎不可能,絕大多數仍在口袋中的烏軍編隊要么被殺死,要么被俘虜。這一消息如果屬實,那么烏軍在紅軍城的局勢將更加危急。
個人認為,烏克蘭第一亞速軍不太可能深入季米特洛夫口袋里去冒險,他們最有可能對俄軍控制的羅金西克發動大規模反攻,以便為包圍圈內烏軍突圍打開安全缺口。如果亞速軍團能夠成功發動反攻,突破俄軍在羅金西克的防線,那么被包圍的烏軍部隊或許有機會突圍而出,緩解紅軍城的壓力。然而,俄軍也不會坐視不管,他們必然會加強在羅金西克的防御力量,阻止烏軍的反攻。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