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敦高鐵新進展:東北東部“繞行哈爾濱”成歷史
![]()
一條鐵路串聯黑吉,兩地時空距離大幅壓縮

對于在東北生活過的人來說,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出行記憶:想從牡丹江去吉林或者遼寧,得先往北繞到哈爾濱,再往南折回來。這一來一回,多跑好幾百公里。
如今,這一困擾東北人多年的交通瓶頸即將被打破。近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新建牡丹江至敦化鐵路項目建設用地預審意見的函》,標志著牡敦高鐵黑龍江段用地預審已獲國家層面批準,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奠定了堅實基礎。
![]()
項目概況:投資266億的交通動脈

牡敦高鐵并非普通的地方鐵路,它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也是沈陽至佳木斯高鐵連接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參數:線路全長約186.92公里,其中吉林省境內61.45公里,黑龍江省境內125.46公里,投資估算總額266.86億元,建設總工期4.5年。
技術標準:高速鐵路等級,雙線設計,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正線線間距4.6米,到發線有效長度650米。
工程難度:全線橋梁共64座,長度87.90公里,隧道共13座,長度29.75公里,橋隧比62.94%,彰顯了地形之復雜與工程之艱巨。
站點設置:五站聯動構建交通網

全線設車站5座,其中新建雁鳴湖、東京城東2座車站,改建敦化、寧安2座車站,利用既有牡丹江1座車站。雁鳴湖為越行站,預留客運條件,其余均為中間站。
相關配套工程同樣重要:敦化地區將新建長白山至延吉方向聯絡線;東京城地區實施普速外遷工程;牡丹江動車所增建8條存車線。這些配套工程確保了新線路能與既有路網無縫銜接。
![]()
戰略意義:打破瓶頸,打通動脈

牡敦高鐵的建設對于東北地區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破解繞行困局:項目在牡丹江溝通哈牡、牡佳高鐵及牡綏鐵路,在敦化溝通敦白及長琿高鐵,將解決長期以來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城市出省繞道哈爾濱的瓶頸。
完善區域路網:作為沈陽至佳木斯高鐵連接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牡敦高鐵建成后,將與敦白、沈白高鐵一起成為東北地區東部城市南下高鐵大通道。
縮短時空距離:項目建成后,牡丹江至敦化的旅行時間將大幅縮短,同時形成更便捷的黑龍江至吉林東南部的快速客運通道。南方游客喜歡的哈爾濱-雪鄉到長白山-延吉,或者吉林市-長春市,都將有高鐵直達,節約大量時間,極大促進黑吉兩省文旅發展!
![]()
促進經濟發展:作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具體舉措,該項目將完善東北區域快速客運網絡布局,提高路網整體效益,推進東北東部地區經濟發展。
工程進展:扎實推進,2026年開工在望

牡敦高鐵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扎實:
- 2020年9月:啟動了預可研等前期工作
- 2023年:正式列入國鐵集團勘察設計計劃
- 2024年7月:通過國鐵集團的可研審查
- 2025年9月:發布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技術咨詢服務招標公告
- 2025年11月:建設用地預審獲自然資源部批準
按照當前進度,項目有望在2026年正式開工建設,并在4.5年建設工期后投入使用。
![]()
將形成新的更大的東北大環線
屆時東北主要城市都將高鐵互通
未來展望:東北交通新格局

牡敦高鐵的建設,將徹底改變東北地區的交通格局。它不僅是一條交通線路,更是連接旅游資源、促進人員流動、推動經濟發展的動脈。
未來,從牡丹江出發,往南可直達沈陽、大連,往東可便捷到達延邊、琿春,整個東北東部將形成一條完整的南北大通道。
這片土地上的居民,終將告別“北上哈爾濱再南折”的繞行歷史,迎來直達便捷的高鐵新時代。
牡敦高鐵的建成,將為東北振興注入新的動力,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