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闡教教主元始天尊手下有十二金仙,都是厲害角色。
同為教主級別的通天教主自然也不甘落后,他手下也有“隨侍七仙”。
別看“隨侍七仙”比“十二金仙”少五個人,他們的實力可一點都不比“十二金仙”弱。
而且“隨侍七仙”中還有一位一直在隱藏實力的高手……
![]()
隨侍七仙
通天教主手下的主力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他的四個“親傳弟子”:多寶道人、金靈圣母、無當圣母、龜靈圣母。
第二部分就是“隨侍七仙”:烏云仙、金箍仙、毗蘆仙、靈牙仙、虬首仙、金光仙、長耳定光仙。
![]()
“隨侍七仙”中有一位隱藏的高手,他就是“金箍仙”。金箍仙出手的次數屈指可數,但是他每次出手都不同凡響。
按理來說,十二金仙與隨侍七仙應該是同等級的仙人,他們的實力差距應該不大,但是金箍仙與十二金仙之一的黃龍道人單挑時,只用一招便制服了他。
![]()
通天教主布下的萬仙陣前,闡教眾仙都嚴陣以待。
這萬仙陣可不是一般的陣法,圣人布下的陣法,也只有圣人才能解開,一般人可不敢輕舉妄動。
不久之后,萬仙陣中走出來一個人,此人正是“金箍仙”馬遂。
馬遂出場的時候,嘴里還念了一首詩:
![]()
人笑馬遂是癡仙,
癡仙腹內有真玄。
真玄有路無人走,
惟我蟠桃赴幾千。
![]()
從這首詩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出,金箍仙的資歷非常老,絕非一般仙人可比。
很明顯,這里的“蟠桃”指的是王母娘娘的“蟠桃會”。
這蟠桃會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只有那種出名的神仙才有機會被邀請,被邀請的人才有資格去參加。
![]()
如果蟠桃盛會的入場資格不那么嚴格的話,孫悟空當年也就不會“大鬧”了。
馬遂說自己已經去過幾千次蟠桃盛宴,可見他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出名了。
眾所周知,天庭的時間流速與凡間不同,天上一天是地上的一年,因此在天上過一年,凡間就過去了三百多年。
![]()
而王母娘娘的蟠桃貴為仙果,最差的也是三千年一成熟,最好的桃子要九千年才已成熟,馬遂吃過幾千次蟠桃,可見他的壽命已經長到無法想象了。
馬遂出場之后,元始天尊手下的黃龍道人前去迎戰,“金箍仙”馬遂展現出的實力,與他“年齡”完全吻合。
![]()
金箍仙實力
從“金箍仙”這個名號就能看出,馬遂使用的武器法寶是就是一個“金箍”。
黃龍道人沖上來后,馬遂甩出金箍,一下子就戴在了黃龍道人頭頂,情況就跟孫悟空一模一樣。
孫悟空是吃了仙丹的銅頭鐵腦,他都扛不住這種疼痛,更別說黃龍道人了。
![]()
黃龍道人頭痛難忍,只能先敗退,眾人想為他解開金箍,但是怎么也弄不開,最后還是元始天尊親自出手才救下了他。
馬遂見元始天尊來了,也不戀戰,收走金箍后便鉆進了萬仙陣。
后來四位圣人出手破了萬仙陣,截教弟子四散而逃,金箍仙馬遂也不知所蹤。
![]()
就在眾人都以為金箍仙已經徹底消失的時候,“金箍”又出現了,這一次它出現在了一只猴子的頭頂。
唐僧給孫悟空戴上的金箍,是觀音菩薩給他的,而觀音菩薩又是從如來佛祖手里拿到的金箍。眾所周知,封神戰爭結束后,不管是闡教還是截教,都有不少人都投奔了西方。
![]()
金箍仙馬遂也很有可能投奔了西方,成為了如來佛祖手下的人。
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很可能就是金箍仙借給如來佛祖的。
孫悟空取完經之后回到靈山,如來佛祖就悄悄地把金箍收回了,因為他還得把這寶貝還給人家馬遂,至于紅孩兒和黑熊精身上的金箍,估計早就還回來了。
![]()
畢竟紅孩兒只是個孩子,小時候沒得到好的教導,所以才會長成那個樣子。
觀音菩薩讓他當了善財童子之后,再管教一段時間紅孩兒也就變好了。
那黑熊精更是好說,他本來就有慧根,要不然觀音菩薩也不會讓他住在自己的禪院附近。
所以,需要一直戴著金箍的,只有孫悟空。
![]()
因此,“金箍仙”馬遂雖然名義上是通天教主的徒弟,“隨侍七仙”之一,但是他的實力非常變態,圣人之下難逢敵手。
尤其是他手中的金箍,只要被箍住,沒人受得了,要不是有元始天尊救命,恐怕黃龍道人就得上封神榜了。
而且從資歷這方面來說,就連如來都得敬他三分。
![]()
馬遂背后的歷史
雖說《封神演義》里寫的都是神話故事,但是明朝人非常喜歡在小說里“夾帶私貨”,提一下歷史上的某個人。
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但是他并不是只寫了這一本書,他還寫過其他的書,比如《三遂平妖傳》,這本書是羅貫中和馮夢龍一起寫的。
![]()
在這本書中有一個關鍵人物叫“王則”,這個王則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水滸傳》里“王慶”就是以他為原型塑造的人物。
為什么要提到王則呢?因為歷史上的王則曾遭遇過一次刺殺,而刺殺他的人正是馬遂。
![]()
王則早年間流落貝州,靠給人家放羊過日子。
后來他又去參了軍,還當了一個小軍官。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則接觸到了“彌勒教”,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宗教,其教義融合了佛教、道教甚至含有摩尼教的思想。
這個教雖然以“彌勒”為名,但其核心思想早已與佛教無關。
![]()
這個教的教義中甚至有“殺人越多越厲害”的思想,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經宗教。
王則信了彌勒教之后,性情大變,他帶著手下的士兵以及一幫教眾造了反,他們到處殺人,無惡不作。
當時的馬遂雖然只是一個小官,但是他聽說王則干的那些事后非常憤怒,自請前去解決王則。
![]()
于是他的上級賈昌朝便讓他帶著勸降榜文去招降王則。
王則熱情地歡迎了馬遂,但是他并不想投降,他想自立門戶,建立一個信仰彌勒教的新朝。馬遂見他冥頑不靈,便趁他大意的時候掐住了他的脖子,并順勢將他按在了地上。
![]()
當時屋子里還有一個人,此人之前的貝州知州張得一,現在是王則的俘虜。
馬遂將王則按倒后,讓張得一來幫忙殺掉王則,但是張得一已經被嚇傻了,他一動也不敢動。
王則的手下很快便發現了屋內的異常,趕來殺死了馬遂,這次刺殺失敗了。
![]()
這次刺殺雖然失敗了,但是馬遂這個名字留了下來,《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手下唯一一個有名有姓的高級弟子就是馬遂,其他人都沒有名字的。
作者之所以要在這里提到馬遂,可能也是為了向這位不怕犧牲的勇士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