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三更時分,一個白衣女子闖進師父的房間,偷走了紫金缽盂和經書。
"悟空!有妖怪!"
我金箍棒一指,那妖怪顯出原形——果真是只白鼠精。
"悟空,且慢!"師父突然出聲。
我愣住了。
師父走到白鼠精面前,看著她的眼睛,竟說:"你拿走吧,看完了自會歸還的。"
"師父,您這是做什么?那可是觀音菩薩所賜的寶物!"
白鼠精也愣住了,她跪下磕了三個頭,眼淚奪眶而出,化作白光消失在夜色中。
那一夜,師父房中燭火徹夜未熄。
我從未見過師父這樣的神情。
幾天后,觀音菩薩現身陷空山。
"悟空,你可知你師父為何放她?"
01
夕陽西下,荒涼的陷空山被染上一層血紅。
"師父,前面就是青石鎮了,咱們今晚在那里歇腳吧。"豬八戒扛著釘耙,一臉疲憊地說道,"老豬我這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了。"
唐僧騎在白龍馬上,微微頷首:"也好,天色已晚,不宜趕路。"
師徒四人剛進鎮口,就見街道上冷冷清清,店鋪大多關門閉戶。偶爾有幾個行人匆匆而過,臉上都帶著惶恐不安的神色。
"這鎮子怎么如此蕭條?"沙僧納悶道。
孫悟空火眼金睛一掃,冷笑一聲:"定是有妖氣作祟。師父且在此等候,讓俺老孫去打聽打聽。"
![]()
他縱身一躍,化作一個背著貨擔的行商模樣,走進路邊一家還開著門的茶館。
茶館里稀稀拉拉坐著幾個客人,都低著頭喝茶,不敢大聲說話。悟空走到柜臺前,拍了拍桌子:"掌柜的,來壺茶!"
掌柜是個五十來歲的老漢,一臉愁容。他端上茶來,小聲說:"客官,您是外地來的吧?勸您一句,趁天還沒黑,趕緊離開這里。"
"哦?這是為何?"悟空裝作不知。
老漢四下看了看,壓低聲音:"您有所不知,這陷空山里有個妖精,姓什么不知道,只知道大家都叫她白鼠精靈芝。這妖怪神出鬼沒,專門劫掠過往商隊,還時常到村里偷糧食布匹。"
"既是妖怪,為何不報官清剿?"
"報了啊!"老漢嘆了口氣,"可那妖精有些邪門。她不傷人性命,劫了商隊的財貨,卻只拿七成,留三成給人家路費。偷糧食也是如此,從不趕盡殺絕。官府派兵去剿,她就躲起來,過些日子又冒出來作案。"
角落里一個穿綢緞的富商模樣的人恨恨地說:"那妖精可惡至極!上個月劫了我三車絲綢,價值千兩銀子啊!"
老漢卻嘀咕道:"王員外,您那三車絲綢是從哪來的,您自己心里清楚。聽說您那布坊克扣工人工錢,一個月才給五十文銅錢,連養家糊口都不夠……"
"你胡說什么!"王員外拍案而起,"我那是按市價給的!"
悟空聽了這番話,心中有了計較。他又問了幾句,得知那白鼠精雖是妖怪,做事倒有分寸,富戶恨她入骨,窮苦百姓雖也抱怨,卻不見得多恨她。
回到師父身邊,悟空把打聽到的消息說了。八戒撇嘴道:"什么妖精不妖精的,只要不來招惹咱們,管她作甚?"
唐僧卻眉頭緊鎖,看著陷空山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
當夜,師徒四人在一家客棧住下。唐僧獨自在房中念經,燭光映照著他清瘦的面龐,那雙溫和的眼睛里,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心事。
三更時分,一陣微風吹過,燭火搖曳。
一個身穿灰布衣裳的村婦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院中,她動作敏捷,身形如鬼魅一般閃進了唐僧的房間。村婦的目標很明確,直奔供桌上的紫金缽盂和經書。
就在她的手即將觸碰到缽盂的瞬間,唐僧突然睜開了眼睛。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
村婦身形一頓,那雙眼睛清澈明亮,與妖怪應有的兇惡完全不同。唐僧盯著那雙眼睛,渾身一震,手中的佛珠掉落在地。
"是你……"唐僧的聲音顫抖著。
村婦眼中閃過一絲慌亂,抓起缽盂和幾卷經書,轉身就要逃走。
"悟空!有妖怪!"八戒的喊聲響起,他睡夢中被妖氣驚醒。
孫悟空瞬間出現,金箍棒直指村婦:"哪里來的妖孽,膽敢偷盜我師父的寶物!"
村婦身形一晃,顯出原形——果真是個白鼠成精的妖怪,一身銀白色的皮毛在月光下泛著光澤。她抱著缽盂和經書,眼中竟然流露出哀求的神色。
"悟空,且慢!"唐僧突然出聲。
悟空一愣:"師父,這妖怪偷了您的寶物,還不拿下?"
唐僧走到白鼠精面前,看著她的眼睛,緩緩說道:"你拿走吧,看完了自會歸還的。"
"什么?!"悟空、八戒、沙僧齊聲驚呼。
白鼠精也愣住了,她看著唐僧,眼淚奪眶而出。她跪下磕了三個頭,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夜色中。
"師父,您這是做什么?"悟空急了,"那紫金缽盂是觀音菩薩所賜,經書更是取經路上必需之物,怎能讓妖怪拿走?"
八戒也嘀咕:"是啊師父,那妖精偷東西,咱們不抓她,還讓她拿走,這是什么道理?"
唐僧背過身去,聲音低沉:"悟空,為師自有道理。你們且休息吧,明日繼續趕路。"
"師父!"悟空還要再問。
"悟空,聽話。"唐僧的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也有一種深深的疲憊。
悟空從未見過師父這樣的神情,他張了張嘴,最終什么也沒說,退出了房間。
那一夜,唐僧的房間里燭火徹夜未熄。透過窗紙,可以看到他盤膝而坐,口中念著經文,可那經聲里,分明帶著一絲顫抖。
第二天一早,孫悟空早早起來,心中的疑惑讓他一夜未眠。他決定不管師父怎么說,都要去把那妖怪抓回來問個明白。
趁著師父還未起身,悟空駕起筋斗云,直奔陷空山而去。
陷空山山勢險峻,亂石嶙峋。悟空憑著昨夜記住的妖氣,很快找到了一處隱蔽的洞府。洞口垂著藤蔓,若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妖怪,還不出來受死!"悟空金箍棒一揮,震得山石滾落。
洞內傳來一聲嘆息,白鼠精靈芝緩步走出。她今日穿著一身素凈的衣裙,頭發簡單地挽在腦后,臉上沒有一絲妖氣兇戾,反倒透著一種歷經滄桑的平靜。
"孫大圣,我知道你會來。"靈芝平靜地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只是請你答應我一件事,那紫金缽盂和經書,容我再看七日,七日后定當奉還。"
"笑話!"悟空冷笑,"你一個妖精,看什么佛經?說,你究竟要做什么?"
靈芝眼中閃過一絲悲傷:"大圣不會明白的。有些債,必須要還;有些冤屈,必須要洗清。這二十年來,我每日每夜都在等這個機會……"
"二十年?"悟空敏銳地捕捉到這個時間,"你到底是誰?"
靈芝苦笑一聲,正要開口,突然一道身影從天而降——正是唐僧。
"師父?"悟空吃了一驚,"您怎么來了?"
唐僧騎著白龍馬,八戒和沙僧跟在后面。長老下了馬,走到靈芝面前,兩人對視片刻,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悟空,放了她。"唐僧緩緩說道。
"師父!"悟空急了,"那缽盂經書……"
"缽盂經書留她處,待她看完,自會歸還。"唐僧的語氣依舊平靜,但眼神中的堅定讓悟空說不出反駁的話。
八戒在一旁嘀咕:"師父今兒個是怎么了?這么護著一個妖精。"
沙僧也覺得蹊蹺,但他向來聽師父的話,只是默默站在一旁。
悟空看看師父,又看看靈芝,最終收起了金箍棒:"既然師父開口,俺老孫就依你。但丑話說在前頭,七日之后,若不歸還,休怪俺老孫不客氣!"
靈芝深深鞠了一躬:"多謝大圣,多謝長老。"
師徒四人轉身離去,悟空走在最后,不時回頭看向那洞府,心中疑惑越來越深。
接下來的幾日,師徒四人繼續西行,氣氛卻變得有些微妙。唐僧常常心事重重,夜里獨自念經到天明。悟空幾次想問個明白,都被師父用"莫要多問"四個字擋了回去。
八戒私下里對悟空說:"猴哥,你說師父這是怎么了?咱們跟著他這么久,還從沒見他這么反常過。"
"誰知道呢。"悟空煩躁地抓了抓耳朵,"那妖精和師父之間,定有什么我們不知道的事。"
沙僧在一旁勸道:"大師兄,師父既然不愿說,定有他的道理。咱們做徒弟的,聽話就是了。"
"聽話?"悟空冷笑,"俺老孫最不會的就是聽話!這事不查清楚,我心里這口氣咽不下去!"
那天夜里,悟空又打算偷偷回陷空山查探,卻被唐僧叫住了。
"悟空,過來。"唐僧坐在窗前,月光灑在他清瘦的臉上,顯得格外蒼白。
悟空走過去,難得地收起了玩笑的神色:"師父,您到底有什么事瞞著徒弟?"
唐僧沉默良久,才緩緩開口:"悟空,你可知道,為師在出家之前,也曾有過家人、朋友,也曾經歷過許多你不知道的事?"
這是悟空第一次聽師父提起自己的過往。他坐下來,認真地聽著。
"有些事,有些人,就像刻在心上的疤,即便過去再久,也會隱隱作痛。"唐僧的聲音很輕,像是在自言自語,"為師放走那白鼠精,不是糊涂,而是……欠她的。"
"欠她的?"悟空皺眉,"師父,您一個得道高僧,怎會欠妖精的?"
唐僧搖搖頭:"她不是妖精,至少,她本不該是妖精。這一切,都是因為……"他說到這里,突然停住了,"算了,說這些也無用。悟空,為師只求你一件事,這七日內,莫要再去打擾她。七日之后,她若不還缽盂經書,你要打要殺,為師絕不攔著。"
悟空看著師父疲憊的神情,心中雖有千般疑問,卻點了點頭:"好,俺老孫依你便是。"
可他心里卻在盤算,既然師父不說,那他就自己去查!
02
第四日清晨,師徒四人來到一座名叫云陽的縣城。這里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街市繁華,人來人往。
八戒聞到街邊包子鋪的香味,饞得直流口水:"師父,咱們在這里歇歇腳,讓老豬我買點包子墊墊肚子。"
唐僧點頭同意,師徒四人走進一家茶館。
剛坐下,就聽見隔壁桌幾個客商在議論:"聽說了嗎?長安城那位顧侍郎,前些日子又升官了,如今是刑部侍郎,位高權重啊。"
"可不是,聽說他年輕時還是個佛門居士,經常到寺廟燒香布施,如今做了大官,更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樣子。"
"哼,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個蒼老的聲音突然插話,"有些人表面是佛,心里卻是魔。"
悟空回頭一看,說話的是個七十來歲的老者,身穿一身洗得發白的捕快服,腰間還別著把生了銹的佩刀。
"老人家,您這話什么意思?"悟空湊過去問。
老者抬起頭,那雙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精光:"你們是外地來的吧?看這位長老的打扮,像是從東土大唐來的?"
"正是。"唐僧走過來,"老人家好眼力。"
老者激動地站起身,抓住唐僧的手:"長老,您既是從長安來的,可曾聽聞,二十年前長安城外靈隱寺的那樁懸案?"
唐僧渾身一震,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悟空眼尖,立刻發現師父的異常,忙問道:"什么懸案?老人家,您說說看。"
老者嘆了口氣,指著自己:"老朽宋鐵匠,年輕時在長安當差,是個小捕快。二十年前那樁案子,就是我參與調查的。如今想來,那案子從頭到尾都透著蹊蹺,可惜當年老朽人微言輕,說的話沒人聽……"
"您慢慢說,別急。"悟空給老人倒了杯茶。
宋鐵匠喝了口茶,陷入回憶:"那是二十年前的春天,長安城外的靈隱寺,是座有名的古剎。寺里的住持叫慧明法師,是位德高望重的高僧。"
唐僧聽到"慧明法師"四個字,身子晃了晃,若不是沙僧眼疾手快扶住,險些摔倒。
"師父,您沒事吧?"沙僧關切地問。
"無妨,讓他繼續說。"唐僧的聲音有些沙啞。
宋鐵匠繼續說:"慧明法師心地善良,有一年冬天,在寺門口撿到一個襁褓中的女嬰,身上只有一塊白玉佩。法師不忍心女嬰受苦,就把她收養在寺中,取名明月。"
"明月在寺中長大,聰明伶俐,法師待她如同親生女兒一般。寺里有個小沙彌,比明月大兩歲,法號玄奘,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情同兄妹。"
悟空聽到"玄奘"二字,猛地看向師父。唐僧垂下眼簾,雙手合十,似在念經,又似在回憶。
"那年明月十五歲,出落得亭亭玉立,心地善良,寺里的僧人都很喜歡她。可就在那年春天,寺里出了大事——藏經閣的一部佛門秘籍《度厄真經》不翼而飛!"
"這《度厄真經》可不是尋常經書,據說是千年前一位得道高僧所著,記載著能解世間諸般苦難的秘法。經書丟失,寺中大亂,慧明法師立刻報了官。"
宋鐵匠嘆了口氣:"我們趕到寺里調查,發現所有證據都指向明月。有人親眼看見她深夜出現在藏經閣附近,她的房間里還搜出了藏經閣的鑰匙。更要命的是,有個僧人指證,說看見她把一卷經書藏在衣服里。"
"可那明月姑娘一口咬定自己沒偷,說是有人陷害她。慧明法師不愿相信,那小沙彌玄奘也為她辯護,說明月絕不會做這種事。可人證物證俱在,長安府的官員限我們三日內破案,壓力很大。"
"最后,明月含冤離開了靈隱寺,從此下落不明。慧明法師因為這事傷心過度,三年后就圓寂了。臨終前,老法師把那塊白玉佩交給了玄奘,說若有一日能找到明月,一定要把玉佩還給她……"
說到這里,宋鐵匠眼眶泛紅:"老朽這些年一直在追查那樁案子的真相,因為我總覺得,那案子疑點重重!"
"什么疑點?"悟空追問。
"第一,明月那孩子我見過,眼神清澈,絕不像會偷東西的人。第二,她偷經書做什么?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子,又不懂佛法,偷那經書有何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宋鐵匠壓低聲音:"我查到,那段時間,有個長安城的權貴子弟常來靈隱寺,名叫顧懷遠。此人表面上是禮佛,實則對《度厄真經》極感興趣,多次向慧明法師借閱,都被拒絕了。"
"顧懷遠?就是剛才那些人說的顧侍郎?"八戒問。
"正是!"宋鐵匠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我懷疑真正偷經的是他,可他家勢顯赫,他父親當時是戶部尚書,我一個小捕快,根本查不下去。更蹊蹺的是,案發后沒多久,我就被調離了長安,發配到這偏遠小縣城。這一待,就是二十年……"
老人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懊悔:"我對不起那明月姑娘,更對不起慧明法師。這二十年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想,若當年我再勇敢一些,再堅持一些,也許那孩子就不會蒙受冤屈……"
唐僧終于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宋捕頭,您……您認得玄奘嗎?"
![]()
"認得,怎么不認得。"宋鐵匠說,"那是個好孩子,當年為了給明月洗冤,他跑遍了長安城,向所有人打聽線索。可惜他人微言輕,沒人肯聽。后來明月走了,玄奘悲痛欲絕,在慧明法師圓寂后,他離開了靈隱寺,聽說是去西域取經去了……"
老人說著,突然看向唐僧,眼中露出震驚的神色:"您……您是……"
唐僧緩緩摘下斗笠,露出那張清瘦的臉:"宋捕頭,貧僧玄奘,二十年未見,您老還認得嗎?"
"是你!真的是你!"宋鐵匠激動得渾身顫抖,"玄奘,不,玄奘法師,您真的還活著!"
唐僧苦笑一聲:"多謝宋捕頭當年仗義執言,只是貧僧無能,未能為明月洗清冤屈,愧對恩師,愧對……愧對明月。"
說到最后,他的聲音幾乎聽不見了。
悟空在一旁聽得心中翻江倒海。他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師父會放走那白鼠精,為什么看見她時會露出那樣的表情。
"師父,那白鼠精靈芝,就是當年的明月?"悟空問。
唐僧點點頭,眼中淚光閃爍:"二十年了,她的眼神我一眼就認了出來。即便化作妖身,那雙眼睛依舊清澈如初。"
八戒驚訝道:"那她怎么會變成妖怪的?"
"這些年,她經歷了什么,為師不得而知。"唐僧聲音悲涼,"但為師知道,她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才會走到這一步。"
沙僧問道:"師父,那她偷走缽盂和經書,是要做什么?"
"為師猜測,她應該是在追查當年的真相。"唐僧眼中閃過一絲決然,"那《度厄真經》若真是被顧懷遠所竊,這些年他定然想方設法要煉化經書。靈芝偷走缽盂,或許是要以此為引,奪回真經,洗清冤屈。"
"那咱們幫她!"悟空站起身,"俺老孫最看不慣仗勢欺人的,那顧懷遠若真是賊喊捉賊,俺老孫打上長安,定要為明月姑娘討個公道!"
"不可!"唐僧急忙制止,"悟空,此事牽涉朝廷命官,若輕舉妄動,非但無法洗清冤屈,反而會連累取經大業。為師不能為了私人恩怨,耽誤大事。"
"那就這么算了?"悟空不服。
"不是算了,而是要等時機。"唐僧沉思道,"靈芝這些年籌謀至此,定有她的計劃。為師放她走,給她缽盂經書,就是暗中相助。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宋鐵匠聽完這些,老淚縱橫:"玄奘法師,老朽這把老骨頭,愿助你們一臂之力!"
"多謝宋捕頭。"唐僧還禮,"但此事兇險,還需從長計議。"
03
當夜,師徒四人在云陽縣歇息。唐僧徹夜難眠,他坐在窗前,看著天上的明月,思緒飄回了二十年前。
那時的他還是個少年僧人,初到靈隱寺。第一次見到明月,是在寺院的后花園里。那個小女孩正蹲在地上,用樹枝逗著一只受傷的小鳥。
"你在做什么?"他問。
"這只小鳥受傷了,我想幫它。"女孩抬起頭,露出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
那雙眼睛,成了他少年時代最美好的回憶。他們一起在寺院里長大,一起讀書習字,一起照顧寺里的花草。明月常說,她長大后要做一個好人,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可命運偏偏要捉弄人。那樁冤案之后,明月消失了。他找遍了長安城,甚至跑到荒郊野外,也沒有找到她的蹤影。
恩師慧明法師臨終前,握著他的手說:"玄奘,為師一生心愿,就是能還明月一個清白。可惜為師無能為力了……這塊玉佩,你替為師保管好,若有一日遇到明月,一定要還給她,告訴她,師父相信她是清白的……"
這些年來,他一直把那塊白玉佩貼身攜帶,時時刻刻提醒著他,還有一樁未了的心愿。
如今再見明月,她已成了妖怪,孤身一人在這陷空山中,經歷了多少苦難,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唐僧心中悲痛難當。他取出那半塊白玉佩,放在掌心,淚水滴落在玉佩上。
"明月,師兄對不起你……"
另一邊,孫悟空也沒睡。他坐在屋頂上,看著陷空山的方向,心中思緒萬千。
師父的過往,明月的冤屈,那個叫顧懷遠的奸賊……這一切讓他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不行,俺老孫得去看看。"悟空做了個決定。
他化作一只飛蟲,悄無聲息地飛向陷空山。
陷空山深夜寂靜,只有山風呼嘯。悟空找到靈芝的洞府,卻發現洞口有一道淡淡的金光護佑。
"咦?這是佛門的護法金光?"悟空驚訝,"一個妖精,怎會有佛門法力?"
他化作飛蟲鉆進洞去,只見洞內布置簡陋,只有一張石床、一張石桌、幾個石凳。可墻上卻掛著一幅佛像,正是觀音菩薩的畫像。
靈芝正坐在石桌前,手中捧著那個紫金缽盂,眼淚一滴一滴地落下。她口中念念有詞,念的竟是《度厄真經》中的經文。
"師父,明月終于找到線索了……這些年,明月每日每夜都在找,終于讓明月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