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哪天醒來,銀行卡里多了兩百六十億,你會先做什么?”
多數人會先笑,再自問:這錢是天上掉的,還是背后有事?李春平把這個“天上掉的錢”故事講了三十年:被比自己大38歲的好萊塢女星看中,跟著她去了美國,最后繼承巨額遺產。熱鬧聽久了,大家卻發現——謎團越來越大,真相越來越遠。今天,我們就把這出傳奇重新梳理一遍,看一看它經不經得起推敲。
![]()
260億從哪兒冒出來?
有人算過一筆賬:即使把畢加索、梵高的4幅名畫全按頂級拍賣價賣掉,也很難達到李春平口中的“260億”——除非一幅畫能抵一座大城市。
更尷尬的是,美國遺囑、遺產稅申報、法院檔案歷來講究透明。如此巨款跨國轉移,怎么會連個編號都查不到?如果賬面上沒有記錄,那些零背后的故事,十有八九只是“嘴上富”。
女星到底是誰?
李春平給出了精準的特征:1912年左右出生,1990年因乳腺癌在紐約去世,兩度婚姻。好萊塢“黃金時代”女星不過百來位,把年齡、死因、地點一對,結果全不對號。
有人猜葛麗泰·嘉寶,可她終身未婚,也非乳腺癌;有人點名芭芭拉·斯坦威克,可對方死在加州;甚至連瑪麗·馬丁都被拖下水,可人家是直腸癌。一圈篩下來,能找到的只有漏洞,找不到那位“神秘女主”。
![]()
真金白銀最怕問出處
1。散財的“擋箭牌”
李春平回國后,豪氣捐錢,出手上億。捐完,他開著北京頭一輛勞斯萊斯到處出入。有人夸他熱心,也有人說他借慈善給自己鍍金。捐贈可以堵住一些嘴,卻擋不住“錢從哪兒來”的疑問。
2。古董圈里的灰色暴富
90年代初,北京地下古董市場魚龍混雜。老記者回憶,當時“出土文物”一晚能在后海完成幾手倒賣,利潤翻幾十倍。若錢真來自這條鏈,最好的遮掩辦法就是包裝成一段跨洋戀情——既浪漫,又能解釋巨額資產突然出現。
![]()
傳奇背后的代價
1。身體與孤獨
晚年的李春平常住醫院。有鄰居說,他拄拐下樓買菜,獨來獨往。曾經夜夜笙歌,如今只剩藥盒和病床。錢沒了還能再賺,但健康、友情、親情,一旦流失就難回頭。
2。那條“永不再婚”的線
李春平自稱,女星在遺囑里寫下“不得再婚,否則取消繼承”。結果他真沒再婚。看似財大氣粗,卻始終被一紙協議綁住。緣分像天降,卻也像枷鎖,金錢給他自由,也給了他牢籠。
![]()
為什么我們總愛聽這類故事?
1。逆襲情結
從90年代到今天,大多數人依舊在為房貸、娃的學費而忙。聽到“普通人一夜暴富”,難免浮想聯翩。那是對命運階梯的一次投射:也許自己哪天就能遇到同款奇跡。
2。媒體與讀者的默契
傳奇有人講,就有人聽;有人質疑,也有人維護。當真相成本高到難以追索,故事本身反倒活成了真相。這就是“都市神話”的生命力——經得起時間的傳播,經不起一分鐘的深挖。
李春平的故事最終成了謎。對普通人來說,這段傳奇最大的價值,也許不是去猜“女星是誰”,而是提醒我們:錢要來得明白,用得踏實。明白的錢,才敢放進銀行;踏實的心,才撐得住長久的日子。
與其沉迷“260億”的肥皂泡,不如管好自己的小錢包:少刷一次消費貸,多跑一次步,多陪一次家人。真正的富足,并不只在數字,而在你安心睡著時還能笑出聲。
你怎么看這段撲朔迷離的“富豪童話”?如果真有一大筆意外之財,你會先做什么?留言聊聊,讓更多人聽見你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