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在智能塔機精準吊運下,平穩落在指定位置;工人穿戴智能安全帽進入施工現場,數據實時同步至工程指揮中心;無人機從施工現場駛過,便能精準捕捉質量及安全隱患……這幅少人化、現代化施工場景,正是中建三局深圳公司以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中建三局深圳公司積極推動深圳市智能建造從“試點”邁向“示范”,深度參與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助力打響“深圳建造”品牌,先后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智能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企業技術中心、深圳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持續作出新的貢獻。
![]()
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塔機智能遠程控制系統。
打造裝配式建筑,引領建筑產業轉型升級
鵬城十月,暑熱漸消,藍天白云映襯下的深圳市創新創業無障礙服務中心項目分外引人注目。
作為全國首例大體量預制彩色混凝土外墻構件裝配式建筑,項目預制外墻構件共計約2803件,構件種類多達230種,最重約6.5噸。為了將這些“大塊頭”精準組裝,項目團隊用上了“數字幫手”——依托BIM正向設計與Dynamo參數化工具,首創70套共模模具系統,實現構件標準化生產,通過“數字化加工+產業工人”協同模式,減少建筑垃圾60%、濕作業70%,縮短工期25%。
![]()
全國首例大體量預制彩色混凝土外墻構件裝配式建筑——深圳市創新創業無障礙服務中心項目。
在全國在建最高的裝配式住宅項目綠景白石洲璟庭項目,空中造樓機、建筑機器人等智能建造裝備集成應用,刷新舊城更新改造速度;在深圳市首個裝配式住院樓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改擴建工程項目,建筑工業化建造模式推進華南地區腫瘤治療新標桿加速落成;在深圳首個采用建筑新規設計的鵬宸云筑項目,依托裝配式設計與施工新型建造技術體系,施工質量和效率顯著提升。
![]()
綠景白石洲項目空中造樓機。
依托重點項目創新實踐,中建三局深圳公司加速推進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化標準制定:主編深圳市工程建設地方標準《住宅建筑智能建造技術應用規程》,參與《裝配式住宅建筑智能建造技術應用標準》《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等系列標準制定,以“三局標準”助力建筑業從“經驗驅動”邁向“規范發展”。
踐行“雙碳”戰略,打造綠色建造“新樣板”
9月26日,由中建三局深圳公司承建的深圳新時代重大文化設施之一、全球最大的實體書城“灣區之眼”正式開業,不到兩周,便吸引了近100萬人次的客流量。
![]()
全球最大實體書城“灣區之眼”航拍圖。
從高處俯視,整個書城幾乎都被綠植覆蓋——1.2萬平方米的屋頂綠化如同生態島嶼,128種嶺南植物在三層立體植栽系統中構建微型生態圈。項目應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可實現70%的雨水回用,年節水量約1.2萬噸。同時,地面景觀與地下建筑采用一體化設計擴大自然通風、采光范圍,結合3D打印等新技術新工藝,項目年減碳量預計達2800噸。
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二期工程項目,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技術將臨建區轉化為微型“綠色電站”,單日發電量可覆蓋100%施工現場臨建能耗;綜合樓“光儲直柔”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預計達34.7萬千瓦伏,減排二氧化碳超176.7噸;住院樓外立面ETFE膜材“生態倉”式雙表皮系統,能耗指數僅0.77,達到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
今年3月,全國綠色智能建造技術論壇暨項目觀摩會在該公司承建的亞洲最大雙層半地下水質凈化——福田水質凈化廠二期項目舉辦。觀摩會上,項目光伏臨建、智能防塵天幕、泥漿分離器等綠色技術與設備“組團亮相”,其中智能防塵天幕能夠實時監測PM2.5及噪聲數據,配合圍擋霧炮形成立體抑塵網,能有效減少60%以上的施工噪聲及光照污染。
![]()
福田水廠二期項目智能防塵天幕。
激活數字基因,構建智慧建造“生態圈”
智能安全帽、智能AI識別系統自動識別違規行為并預警,紅外熱成像系統精準捕捉異常高溫點,環境監測系統實時監測PM2.5、噪聲等數據……在低空經濟領域首個總部項目深圳低空運營總部基地項目工程指揮大廳,IOT監測中心通過成百上千個傳感器和智能設備,將施工現場的一切連接起來,如同給工地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實現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管“五位一體”。
近年來,該公司加快智能建造領域核心技術攻關,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智慧巡檢系統可實現施工安全、質量巡檢及工程進度跟蹤,已在深圳、廣州、東莞等30余個重點項目落地應用。在龍華區三館項目智能鋼筋加工一體化生產線,應用鋼筋智能生產MES管理和智能加工優化排產系統,日均加工鋼筋26噸,損耗率降低1.5%。
高水平創新離不開完善的創新體系。2024年以來,該公司先后成立智能建造研究院、低空科技產業發展平臺,牽頭組建深圳市智能建造產業促進會、深圳市建筑機器人聯盟等,與知名高校共建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累計主參編國家及行業標準2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4項,15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承辦首屆國際(深圳)智能建造產業博覽會、首屆粵港澳建筑機器人大賽等活動,搭建技術交流、成果展示與協同創新平臺,積極培育建筑業新質生產力。
![]()
在新橋東先進制造產業園項目無人機展覽現場。
“創新必須打破內部循環,堅持開放融合。”中建三局深圳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辜家軍表示,未來企業將聯合高校院所、科技企業與產業鏈伙伴,共建開放共享的融合創新生態圈,加速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建筑業向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社會提供更多高品質、低碳、智慧的建筑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