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
10月30日,2025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在成都高新區開幕。《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在大會上揭曉,成都高新區穩居第一梯隊,這份涌動著發展脈搏的成績單,記錄了西部新興力量在生物醫藥黃金賽道上的持久耐力。
目前,成都高新區累計(柔性)引進院士20名、246個國家級人才團隊,吸引7萬余名生物醫藥人才,匯聚超過3000家生物醫藥企業,手握134個臨床1類新藥,總體產業規模突破1600億元。
支撐這份跨越式成長的,是成都高新區不斷深化的服務體系變革——取“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之意的“梧桐計劃”,構建起成都高新區的“平臺招商”新模式。其內核是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生態:從公共技術賦能到“Bio 補貸通”“Bio 上市貸”等專項金融扶持,再到人才安居、職稱評審等精準服務保障,102項細分舉措形成了“引鳳、育鳳、留鳳”的完整閉環,讓優質企業既能“引得進”更能“留得住、長得好”。
會議雖短,卻濃縮了產業發展的核心密碼,在中國生物醫藥的創新地圖上,成都已經從“參與者”蛻變為不可忽視的關鍵變量。
蟬聯頭部陣營,成都高新區詮釋“成都加速度”
2025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現場,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主編的《2025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2025中國臨床醫學研究發展報告》《2025中國醫療器械科技創新發展報告—診療裝備》和《2024中醫藥發展報告》4項權威報告正式發布,為行業發展提供支撐和參考。同時,《2025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分析報告》在大會上同步發布,重磅揭曉“2024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
《報告》全面系統地比較了調研園區數據,從環境競爭力、產業競爭力、技術競爭力、人才競爭力、合作競爭力5個一級指標體系和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及增幅、研發投入等39項二級指標體系對完成問卷調查的112家國家級高新區、80家國家級經開區、15家省級及1個其他園區(總計208個園區)進行各項競爭力排名。
成都高新區在“2024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中表現亮眼,除蟬聯綜合競爭力第一梯隊,在合作競爭力、技術競爭力、環境競爭力等單項指標中均位列前四,據了解,成都高新區已聚集GE醫療、美敦力等生物醫藥企業超3000家,引進項目超300個,彰顯西部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實力,為區域產業發展注入強勁信心。
![]()
作為此次大會的重要環節,全球新藥發現中心在成都高新區揭牌成立,該中心將依托首批成員單位22個全球領先的高能級藥物發現數據庫,整合區內超3000家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資源,構建集靶點發現、化合物篩選、成藥性評估、BD交易撮合、BD項目管理于一體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過去創新藥研發常面臨‘數據不互通資源分散用’的難題,很多藥企、科研機構單打獨斗,研發效率低、成本高。全球新藥發現中心整合了全球最大的基因編碼化合物庫、抗體藥物發現庫這些硬核資源,還搭起協同平臺,能讓大家共享數據、聯合攻關,直接破解‘創新孤島’問題。”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成都先導、佩德生物、盛世君聯等企業與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現場簽署合作協議,明確了各方職能職責及運營機制,進一步夯實“基礎研究-技術開發-臨床轉化-產業落地”合作體系。
“梧桐計劃”:創新體系,重構產業生態
持續深化的制度變革,是成都高新區跑出“成都加速度”、構建優質生物醫藥產業營商環境的關鍵。在服務端,通過建圈強鏈和“梧桐計劃”,成都高新區在人才服務、科技服務、金融服務、創業孵化、公共技術平臺、產業社交等多個板塊上,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專業服務。
![]()
這也是成都高新區緊貼市場、靠近企業,不斷提升服務精準度的體現。同樣在政策支持方面,成都高新區力度空前,今年3月,成都高新區正式對外發布《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醫藥健康產業建圈強鏈發展政策(修訂)》,進一步提升了行業政策競爭力和顯示度。其中,對重大項目最高按項目投資的30%給予支持,處于全國第一梯隊;對創新藥研發最高按研發費用的50%給予單品種最高1億元支持,支持力度全國領先。
今年5月,成都高新區正式發布醫藥健康產業“梧桐計劃”,將對生物醫藥企業的服務歸納為9個方向、47類、102項具體事項。從6月起,成都高新區又連續推出企業入園、產品入院、政策解讀等五個一件事服務手冊。
睿健毅聯醫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2025年初落戶成都高新區,生動詮釋了企業與成都高新區之間的“雙向奔赴”。公司高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選擇成都核心原因是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以及政府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前沿領域的全力支持與投入勇氣。
她對成都(高新區)評價頗高:營商環境和突破性技術平臺搭建走在全國前列,科技創新土壤能讓企業安心做事;生物醫藥產業鏈完善,從化工篩選、合成到臨床前藥效評價、臨床階段均有充足供應商可選,合作便捷且成本可控。
前沿技術展示:從區域破局,到全球競合
成都高新區的生物醫藥創新活力,在前沿技術領域持續迸發。在數智醫療分會上,近期發布了自主研發“AI專家大模型”的成都哈瑞特醫療,針對AI在心血管疾病康復領域的應用實踐進行了分享;在衰老機制解析和AI賦能分會中,已推動國內首個治療法布雷病的重組腺相關病毒(rAAV)基因藥物臨床研究項目進入臨床階段的至善唯新,系統講述了rAAV基因藥物在衰老相關疾病上的研發及進展;
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睿健醫藥則展示了“AI+化學誘導”綜合研發平臺在衰老重大疾病中的應用,其自主研發的NouvNeu001為全球首個進入臨床Ⅱ期的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C)衍生的通用型帕金森細胞治療產品——這些前沿成果,不僅夯實了區域創新根基,更為成都高新區邁向全球競合奠定了技術基礎。
![]()
成都高新區正以“走出去”戰略推動“高新造”藥械走向世界:優賽諾生物自主研發的靶向CD19嵌合抗原受體(CAR)異體通用型T細胞注射液(UC101)獲FDA批準開展臨床試驗;臻愈生物自主研發的通用型主動免疫細胞治療產品(CR101)正式獲得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認定;賾靈生物自主研發的化藥1類創新藥馬來酸氟諾替尼片獲得FDA批準開展臨床試驗……“成都高新”生物醫藥品牌影響力在國際舞臺上持續提升。
與此同時,成都高新區更以長遠戰略眼光布局全球競爭,瞄準現代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生物服務、生物制造4大領域,聚焦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等18個產業細分賽道及可穿戴醫療設備等N個重點關注賽道,構建生物產業“4+18+N”賽道體系;同步啟動編制“1+3”四項專項規劃,目標鎖定“兩個轉型”——從以仿制藥為主向以創新藥為主轉型,從“藥一家獨大”向“藥械并重”轉型。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成都高新區將聚焦全球創新資源整合,以“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為引擎,助力關鍵核心技術瓶頸突破,通過持續拓展“梧桐計劃”全生命周期服務清單,優化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全鏈條支持體系,依托天府國際生物城等專業化特色園區,構建“研發-中試-生產”一體化空間載體,培育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形成“創新策源-成果轉化-產業集聚”的良性循環,加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生物醫藥創新策源地。
未來,成都高新區將繼續以創新為引領、開放為姿態、合作為動力,推動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從產業“高原”邁向“高峰”的跨越,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成都高新的智慧與力量。(文 | 張小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