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平頂山學院新疆陶瓷研究院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揭牌。校長郭秋平,副校長鄭東麗,哈密市委副書記、河南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黨委書記盧希望,巴里坤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班子成員,河南援疆干部,國內外陶瓷領域相關專家和陶瓷產業界代表,該校相關部門、陶瓷學院部分教師和巴里坤有關單位負責人出席揭牌儀式。儀式由巴里坤縣委副書記、河南省援疆指揮部巴里坤分部指揮長馬向輝主持。
![]()
平頂山學院新疆陶瓷研究院揭牌 攝影 王卓菲
郭秋平在致辭中用“向美而生的大學”“向學而盛的大學”“向上而強的大學”概括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優勢特色、校園環境、人才培養規格、科學研究面向、社會服務領域、精神價值追求等,并對新疆陶瓷研究院提出希望和要求。他強調,學校新疆陶瓷研究團隊能夠用一年多的時間研究出新疆新瓷,結束了新疆1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自己的高溫瓷器的歷史,也一定能夠再創奇跡,把新疆新瓷打造成連接河南與新疆,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為科技援疆、文化潤疆作出貢獻。
![]()
用新疆本土材料研發的高白瓷、發泡瓷和建筑瓷樣品 攝影 王卓菲
巴里坤縣委書記于俊偉在致辭中介紹了河南援疆巴里坤分指揮部與該校陶瓷學院和河南陶瓷產業領軍企業合作,創新提出中原陶瓷重走新時代絲綢之路的文化潤疆和產業興疆融合發展思路,圍繞文化交流、產業合作、民族交融,將中原陶瓷燒制技藝與新疆豐富陶土資源有機融合,探索出一條變廢為寶的新路徑,打造出新疆新瓷品牌,結束了新疆沒有高溫瓷的歷史過程。
巴里坤縣副縣長譚克彬詳細介紹了巴里坤縣礦產資源分布情況。
該校陶瓷學院院長、新疆新瓷研發團隊負責人梅國建介紹了新疆新瓷研發、行業學術鑒定及陶瓷新材料的實驗情況。
![]()
用新疆本土材料研發的日用瓷、藝術瓷等 攝影 王卓菲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孟祥瑞,煤炭充填開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耿華鋒,鄭州商標審查協作中心黨委委員、總審查師劉子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書法家會名譽主席雅克·考夫曼,平頂山鷹城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向軍,河北斯羅米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陶協常務理事呂慶杰等專家學者及陶瓷企業代表在儀式上進行了交流發言。
隨后,在與會人員的見證下,該校副校長鄭東麗與巴里坤縣委副書記、縣長瓦里汗·托合提買買提共同為平頂山學院新疆陶瓷研究院揭牌。
平頂山學院新疆陶瓷研究院的設立,目的是圍繞巴里坤縣經濟社會發展核心需求,開展陶瓷材料科學研究、傳統制瓷技藝推廣、科研成果轉化、產業政策咨詢及專業人才培訓等社會服務工作。致力于打造集科研創新、產品研發、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地方陶瓷研究院,為科技援疆、文化潤疆貢獻平院力量,同時進一步提升該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與影響力。
“新疆新瓷”項目是2023年12月以來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與該校陶瓷學院就新疆礦物資源開發、中原制瓷技藝及文化交融等內容開展的深度合作項目。項目立足新疆本土資源稟賦,深度融合中原制瓷工藝,以“挖掘地域文化基因、培育特色陶瓷品類”為目標,致力于打造具有新疆文化標識的陶瓷新品種。項目通過“資源-技術-文化”深度融合,改變了新疆沒有本土瓷器的歷史。“新疆新瓷”項目一期主要成果為日用瓷、藝術瓷、建筑瓷等類型,燒成的瓷器釉彩有天山雪釉、星空藍釉、雪蓮釉、戈壁灰釉及白地彩繪釉。目前梅國建團隊已經燒制成功并向巴里坤交付新疆新瓷165種,1114件作品。2025年7月以來,研究工作進入第二階段即高白釉瓷研發。同時還研制出可用于建筑衛生陶瓷的發泡陶瓷,該瓷種有著密度小、重量輕、隔熱保溫和降低噪音等優異特點,極具實用和商業推廣價值。未來,項目團隊將持續深化研發,推動“新疆新瓷”從“技術突破”邁向“產業升級”,為講好新疆故事,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平頂山學院力量。(王卓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