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朱藝藝
編輯丨高夢陽
近日,杭州千島湖鱘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鱘龍科技”)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手握魚子醬自有品牌“KALUGA QUEEN(卡露伽)”,鱘龍科技號稱是全球最大的魚子醬企業,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鱘龍科技自2015年以來連續10年實現魚子醬銷量全球第一名。2021年至2024年,鱘龍科技的魚子醬銷量持續占據全球市場的30%以上,于2024年達到35.4%,超過第二大企業的5倍以上。
![]()
盡管市場份額靠前,但鱘龍科技的資本市場之路并不順利。
招股書披露,鱘龍科技曾三度闖關A股未果,2011年10月,公司首次申請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但未獲批準;2014年9月,公司第二次申請于創業板上市,也未獲批準;2022年12月,公司向證監會提交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第三次申請,未收到受理通知或反饋。
此外,鱘龍科技曾于2024年3月掛牌新三板,但因自身戰略發展調整等因素,于2025年8月從新三板摘牌。
鱘龍科技此次港股遞表,不僅揭開了其驚人的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率高達58.3%,也將其曲折的上市歷程和曾深陷的財務造假爭議再次置于聚光燈下。
如今轉道沖刺港股,鱘龍科技的勝算幾何?
![]()
一年賣出逾200噸魚子醬
鱘龍科技的前身為杭州千島湖鱘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指導下設立于2003年。
歷經20余年的發展后,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魚子醬企業,構建了覆蓋鱘魚遺傳育種與養殖、魚子醬加工、銷售及品牌營銷于一體的鱘魚和魚子醬全產業鏈。
魚子醬被譽為“黑黃金”,公司通過自有魚子醬品牌“KALUGA QUEEN(卡露伽)”,獨家為漢莎航空、新加坡航空及國泰航空等主要國際航空公司的頭等艙提供產品,同時亦為頂級郵輪營運商提供服務;公司的魚子醬產品廣泛供應全球眾多米其林星級餐廳,并入選奧斯卡晚宴。
鱘龍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銷售魚子醬和鱘魚制品。
在過去的2022年-2024年,鱘龍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4.91億元、5.77億元、6.6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16.7%,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34億元、2.73億元、3.2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17.8%。
在此基礎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3.02億元,凈利潤1.76億元。
另一銷售數據顯示,2022年-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魚子醬銷量分別為195.9噸、219.9噸、258.3噸及141.1噸。
從渠道端看,鱘龍科技的大部分產品銷往海外市場,與100多家海外客戶建立合作(通常以第三方品牌或公司自有品牌銷售),產品已出口至46個國家和地區,覆蓋歐洲、美洲及亞太。
![]()
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來自海外銷售的收入分別為3.92億元、4.43億元、5.36億元及2.44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的79.8%、76.7%、80.1%及80.9%。
除了國際市場外,鱘龍科技亦在中國境內以自有品牌進行直銷,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和成都建立了五大銷售中心,服務國內2000多家餐廳及酒店客戶,涵蓋大董、新榮記等米其林及黑珍珠餐廳,以及香格里拉、凱悅等領先酒店集團。
同一時期,公司國內銷售收入(均屬自有品牌銷售)分別為0.99億元、1.35億元、1.33億元及0.58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20.2%、23.3%、19.9%及19.1%。
此外,招股書披露,截至2025年上半年,鱘龍科技在浙江千島湖和烏溪江、江西柘林湖等地布局8個鱘魚養殖基地,并在浙江衢州、江西柘林湖設立兩座加工基地。
![]()
三度闖關A股未果
轉道港股
作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指導下設立的公司,鱘龍科技成立時,除了公司創始人王斌,股東還有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千發集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浙江省漁業檢驗檢測與疫病防控中心)等。
2005年4月,公司變更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并于2005年4月至2009年11月期間經歷數輪注冊資本增加及股權轉讓。
到了2010年7月,公司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為杭州千島湖鱘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書顯示,鱘龍科技在赴港IPO之前的股權架構中,公司創始人王斌合計持股約34.64%,其中包括直接持股6.36%,通過淳安卡露伽人持股21.14%以及控制兩家員工激勵平臺杭州卡露伽人及杭州鱘龍人分別持股4.64%、2.50%,為單一最大股東。
招股書介紹,公司創始人王斌在魚子醬行業擁有超30年的經驗,同時,公司高級管理層在鱘魚養殖和魚子醬加工行業平均擁有2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許多高級管理層成員參與了多項行業標準的制定。
此外,公司股東名單中,不乏投資機構身影,如新干線傳媒持股4.58%,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09%,元生嘉灝持股1.24%,灃石合創持股0.92%。
在此次赴港IPO之前,鱘龍科技曾多次謀求A股上市,但過程可謂充滿波折。
招股書披露,2011年10月,公司向中國證監會提交首次于創業板上市的申請,但由于若干關聯方交易金額占公司當時總收入及凈利潤的比例受到關注,其上市申請未獲批準;2014年9月,公司向證監會提交第二次創業板上市申請,但由于海外銷售、存貨水平及當時公司股權架構受到關注,其上市申請也未獲批準;到了2022年12月,公司向證監會提交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第三次申請,但此后并無收到證監會的受理通知或反饋。
另一方面,鱘龍科技曾于2024年3月掛牌新三板,但此后公司考慮所屬行業發展狀況及自身戰略發展之整體規劃等因素,公司于2025年8月從新三板摘牌。
SFC
出品丨21財經客戶端 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丨江佩佩 見習編輯張嘉鈺
21君薦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