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凌晨兩點十七分,李哲更新了朋友圈。
沒有抱怨,沒有雞湯,只有《毛選》里的一句話:
"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徑情直遂的。"
配圖是深夜辦公室的窗外,和一份被退回18次終于通過的項目方案。
3小時,327個贊,189條評論。這個普通工作日的深夜,一群打工人在評論區找到了共鳴。
![]()
02
最新發布的《中國職場生存報告》揭示了一個真相:
91%的職場人,去年都經歷過重大挫折。
但其中87%的人承認:正是這些曲折,讓他們走到了更遠的地方。
03
為什么你的職場路總是彎彎繞繞?
資源永遠不夠
預算砍半、人手不足、deadline提前...
"用小米加步槍打硬仗,是我們的日常。"一位連續創業者的感慨引發共鳴。
計劃永遠在變
領導換人、戰略調整、市場突變...
"上周的重點,這周可能就作廢。"資深運營小美的吐槽獲贊無數。
成長永遠起伏
"升職、瓶頸、轉型,這才是完整的職場曲線。"職業教練王老師的觀察一針見血。
![]()
04
這三類人,最容易在彎路上崩潰:
完美主義者
"第一版就必須驚艷",結果往往是被現實打臉。
速成主義者
"三年當總監,五年實現財務自由",卻倒在第二年的瓶頸期。
直線思維者
"努力=成功",無法接受職場的復雜博弈。
05
六個字,讓你在彎路上走得更穩:
慢
"我見過太多因為太快而摔倒的人。"帶出7個總監的 mentor 說,"慢,是為了更穩地前進。"
繞
被調去邊緣部門的銷售冠軍,一年后帶著創新模式回歸:"繞道,是為了找到更好的路。"
停
連續加班病倒后,項目經理學會了"戰略性休息":"停下來,才能看清方向。"
![]()
06
這些故事,或許能給你力量:
改稿18次的李哲
方案通過那天,客戶說:"就是第18版這個細節打動了我們。"
被裁員的寶媽
用補償金學了數據分析,現在薪資翻倍,還能準時接孩子。
空降失敗的總監
主動申請降職回到一線,兩年后帶著業績重新晉升。
07
《毛選》里的這句話,為什么能讓無數打工人破防?
它承認曲折是常態
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這就是世界的運行規律。
它賦予彎路以意義
每一次繞遠,都在拓展你的邊界。
它戳破形式主義
別再假裝努力,要抓住真正重要的事。
![]()
08
李哲在那條朋友圈下補充了一句:
"所有的迂回,都在為最后的抵達積蓄力量。"
這句話,送給每一個在深夜里加班的你,每一個在挫折中成長的你,每一個在彎路上堅持的你。
點個贊,讓更多同行者看到:
職場沒有白走的路,每一個轉彎都是必經之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