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華人網2025年11月2日編譯消息:近日,比亞迪在都靈舉行高規格活動,宣布將有“85家意大利供應商”加入其歐洲項目,并強調意大利特別是皮埃蒙特地區在汽車產業鏈中的重要性。然而,盡管現場氣氛隆重,外界發現這些供應商名單并未見諸官方文件,也未確認真實簽約情況,更像是“愿景”而非最終工業計劃。目前比亞迪在歐洲的實質布局仍以匈牙利和土耳其工廠為核心,都靈暫未獲得生產項目落地。
![]()
比亞迪在歐洲的第一座整車工廠正在匈牙利塞格德建設,預計將在2025年底至2026年逐步啟動投產。與此同時,其土耳其工廠投資額約十億美元,年產能目標15萬輛,預計同樣在2026年前后投產。業內分析認為,土耳其為歐盟關稅同盟成員,相關布局有助企業部分規避歐盟針對中國產電動車加征的高關稅。
意大利方面,比亞迪在米蘭設立設計中心,約有50名歐洲設計師參與研發,重點是打造更加符合歐洲審美的車型。這也是目前比亞迪在意大利最明確的布局,主要偏向品牌與設計層面而非制造環節。
比亞迪成立于1995年,憑借電池技術和垂直一體化供應鏈成為全球電動車巨頭。2023年其銷量超過特斯拉,掌控從電池、芯片到電機軟件的全鏈條優勢。其核心技術“刀片電池”被業內視為安全與成本兼具的代表。但今年以來,受中國本土市場競爭加劇影響,比亞迪利潤出現下滑,第三季度利潤同比下降約33%,十月銷量同比下降約12%,公司正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以彌補國內壓力。
在歐洲市場,比亞迪面臨歐盟最高可達38%的進口關稅壓力,因此加速本地化供應鏈布局。此次與意大利供應企業的接觸,被普遍視為前期摸索與洽談階段,而非正式合作落地。比亞迪歐洲特別顧問、前菲亞特高管阿爾塔維拉在活動中表示“歐洲正在自我設限”,暗指歐盟2035年后禁止新燃油車銷售的政策將加速市場洗牌。
業內認為,比亞迪正通過“東歐建工廠、南歐做設計、西歐拓市場”的模式逐步扎根歐洲,在產業、政策與市場三方壓力下推進戰略,而傳統汽車巨頭如Stellantis則密切關注其動態,面對價格與效率壓力。
當前,盡管比亞迪尚未在意大利落實生產投資,但其密集接觸供應鏈、建設設計團隊表明企業仍將繼續“追求歐洲本土化”。意大利汽車產業界則面臨抉擇,如何在新能源革命中避免錯失時代窗口成為現實考題。(異域 編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