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但不能高興太早。
WTT法蘭克福冠軍賽揭幕戰,張本智和以3-0橫掃丹麥選手格羅特,首個闖進16強,比分干凈利落——11-6、11-7、11-6。但這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背后,卻藏著整個日本乒壇難以回避的隱痛。
就在一周前,他還在法國蒙彼利埃被活生生“整破防”。面對法國新星艾利克斯·勒布倫,張本在決勝局10-6握有4個賽點,卻連續自爆——反手出界、正手下網、接發失誤、對拉出界。六分鐘崩掉一整場,直接被12-10逆轉,臉都沒地兒擱。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更扎心的是,這種“領先即崩”的劇本已不是第一次上演。倫敦挑戰賽決賽輸給邱黨,澳門冠軍賽完敗給薛飛,世界杯被雨果4-1帶走……2025年他在對陣非本土球員時的敗率已飆升至37%,其中五場是決勝局“塌房”。
日本媒體毫不客氣地貼上“關鍵時刻軟腳蟹”標簽,球迷更是直言:“他10-6時的每一球都是自己送的。”技術當然重要,但更致命的,是心理素質像玻璃心一樣脆弱。
其實張本這兩年的技術早就被對手摸得一清二楚。他賴以起家的反手貼身快攻打法,如今早被各國戰術小組反復拆解。中國大滿貫賽中,薛飛用長球把他逼退,陳俊菘則靠生膠彈擊把他打得節奏全亂。數據顯示,張本的正手進攻比率只有28%,對上正手壓迫強的選手時失誤率高達43%。
![]()
這一切說到底,和日本乒協十幾年來推行的“提前曝光、拔苗助長”路線有關。從2008年開始,日本主打“低齡突圍”,張本15歲就世界封王,平野美宇16歲打破國乒紀錄——但也都是轉瞬即逝。被研究透、沒后續成長的老劇本,又在張本身上重演。
連妹妹張本美和在蒙彼利埃也被王藝迪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力量跟不上,心態更脆,年輕選手集體陷入瓶頸期。和國乒比,日本隊的問題不只是“輸”,而是“看不到解法”。
更別提心理壓力。日本媒體看人從來毒辣,今天夸“天才少年”,明天就能寫“崩盤王者”。張本在澳門世界杯被雨果連下四局時,甚至一改往日吼叫風格,全場安靜如雞——那不是沉穩,是心態直接“拔電源”。
![]()
現在的他,已經不是能否拿冠軍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穩住場面,不再在領先時自己打垮自己。
日本乒協還在捧松島輝空,14歲就讓其國際首秀,又一輪“造星運動”蓄勢待發。但所有人心里其實都清楚,如果這套模式不變,今天的“下一個張本”,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下一個被淘汰的張本”。
張本贏下格羅特這場,表面上是好事。但真懂球的人都明白:一場開門紅遮不住整個系統性的困境。接下來的比賽才是真考驗,他要面對的,不只是更強的對手,還有那道橫在心理和技術之間的天花板。
這一次,他必須打穿。
#體育最前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