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樓組長隊伍老齡化、服務能力弱化等難題,自8月以來,虹橋萍聚社區服務社協助程家橋街道開展2025年“樓組長來了”系列賦能活動,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的課程設計,為60余名社區樓組長注入治理新活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
賦能活動聚焦樓組長實際需求,帶來了“干貨滿滿”的課程內容: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莉通過《心橋計劃》傳授情緒管理與溝通技巧,助力樓組長化解鄰里矛盾;市人大代表林龍全以《黨建引領“三駕馬車”齊發力》為題,分享志愿活動組織經驗;律師陳昌輝結合《民法典》解讀遺囑設立案例,為調解家庭糾紛提供法理支撐;黨的十八大代表楊如明書記在《小樓組,大治理》課程中,揭示從挖掘骨干到打造品牌的實踐路徑;應急救護師王海敏則通過實操演練,讓樓組長掌握心肺復蘇等“救命技能”。
“以前調解糾紛全靠經驗,現在能精準引用法律條文,底氣更足了。”參與賦能的樓組長黃阿姨感慨道。樓組長黃先生則表示:“應急救護課讓我意識到,樓組長不僅能調解鄰里矛盾、維護樓組環境與秩序,還能在關鍵時刻成為居民生命的守護者。”
多位參與者表示,課程既解決了“不會干”的技能短板,更通過案例研討、情景模擬等互動形式,提升了團隊協作與資源整合能力。
“樓組長是連接政府與群眾的‘最后一米’。”虹橋萍聚社區服務社負責人朱國萍介紹,此次賦能進一步激發了社區樓組長積極參與服務社區的熱情,同時挖掘和培育一批新時期有能力、有本領、有擔當的樓組長治理達人,培養他們協作能力、服務管理能力、心理調適能力,提升社區樓組的凝聚力、服務力,讓社區有愛更有溫度。

圖片由虹橋萍聚社區服務社提供
撰稿:朱文軒
編輯:畢揚靜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