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進深 嚴明會
作為保利“外灘系”的第四子,也是“啟”產品序列在上海的首秀,保利外灘啟PARK77沒能復制前幾作開盤即罄的神話。
認購期間,項目累計獲得超160組客戶認籌,認購率約108%。
PARK77一次性推出全部157套建面約99-137㎡三至四房,均價13.55萬元/㎡。
9月27日正式開盤,官方口徑宣布成交16億元。
銷售額已經覆蓋地價,看似成績不錯。
然而,一個多月過去,網上房地產顯示,實際網簽56套,去化率約36%。即便加上11套已登記的房源,去化率也未超50%。
![]()
保利抬轎子
保利外灘啟PARK77的定價邏輯,從一開始就與土地深度綁定。
2024年11月,保利發展以15.22億元競得項目所在地塊。成交樓面價86037元/平方米,溢價率16.27%,刷新了當時楊浦區住宅用地單價紀錄,成為區域新“地王”。
高昂的拿地成本,為項目13.55萬元/㎡的均價埋下伏筆。
就在PARK77開盤前三個月,保利發展在楊浦濱江再度出手。
6月的五批次土拍,經過95輪激烈競價,保利發展以總價35億元、溢價率30.79%拿下楊浦平涼街道64街坊地塊,樓面價約95530元/㎡。未來入市價格預計將突破14萬/㎡。
這一操作,頗有“左手抬右手”的意味:通過不斷刷新區域地價,試圖讓PARK77的13.55萬/㎡顯得“不貴”。
即便如此,熱度依然有限,項目甚至在正式開盤前就啟動了分銷。
從項目自身來看,僅兩棟樓,體量較小,缺乏成熟的社區氛圍;南側和東側都臨主干道,噪音影響不可忽視。
同時失去了“外灘系”此前純洋房的產品亮點,又因高地價而無法給出真正有競爭力的價格。
![]()
外部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下半年以來,市場整體環境趨冷,部分購房者因市場信心不足、置換成本增加或對房價預期變化,持幣觀望或轉向二手房市場。
另一方面是競品的分流,今年市區有價位段重疊的華潤、金茂等項目,憑借更早的入市時機、更成熟的板塊配套或更具吸引力的價格策略,已提前鎖定大量目標客戶。
不久后,同區域內均價13.85萬/㎡中信泰富外灘道項目也將入市。
產品力扛不住市場壓力
盡管保利外灘啟PARK77僅規劃兩棟樓,體量有限的先天條件讓公區設計難免受到制約,但這并未阻擋保利在產品打造上的誠意。
其項目公司為上海建慶置業有限公司,由保利發展100%全資控股,公司董事長與法定代表人均由保利發展上海公司總經理吳勁松擔任。
值得注意的是,吳勁松出身產研中心,對產品細節的把控與品質的追求本就刻在專業基因里。
保利在產品上下了很多功夫。項目定位“公園奢宅”,是保利“三好十五力”產品體系下的最新實踐,對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多個方面都進行了革新。
作為老規范下的最后一批新盤,PARK77在規范范圍內做了很多努力,全系戶型標配全屋飄窗大陽臺,盡可能提升了得房率。
建面約99㎡的三房,做到了三開間朝南、全屋六飄窗的布局百平米中間套實得率約91%,贈送面積達9.3㎡,相當于一間次臥;邊套實得率超過了95%。
![]()
建面約137㎡的4房戶型,贈送面積超15㎡,標配入戶玄關,客餐廳、廚房、陽臺一線貫通,家政間,通透感十足的270°全景艙設計是項目一大亮點,部分戶型通過北/南/西三向展開近36米連續玻璃幕墻,西南向無遮擋,城市與公園景一覽無余。
![]()
但市場并不全然買單。
問題在于,在低迷的市場中,產品力的提升未必能直接轉化為購買力。
PARK77的銷售平淡,或許只是開始。
即將入市的64街坊項目預計沖刺14萬/㎡,價格再上一個臺階。在客戶基數有限、市場情緒低迷的背景下,PARK77尚且艱難,更高價的64街坊前景更難言樂觀。
而在板塊內,江浦公園周邊的次新房將在未來兩年批量解禁,供給壓力持續加大。
這意味著,保利不僅要面對外部競品的分流,還要處理自身項目之間的左右互搏。
在客戶基數有限、市場預期轉弱的背景下,高價地的不斷堆疊,已不再是價值的保障,反而可能成為去化的枷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