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報道
編輯:元宇
【新智元導讀】谷歌世界模型大牛Danijar Hafner宣布離任!他自2016年起開始在Google Brain實習,后又在DeepMind、Brain Team工作。他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曾獲辛頓指導,還與?ukasz Kaiser、Ashish Vaswani等Transformer大佬有過交集。
剛剛,「Dreamer」大神Danijar Hafner,宣布離開他曾工作近十年的谷歌。
離職前Danijar擔任Google DeepMind舊金山分部的資深研究科學家(Staff Research Scientist)。
他的研究目標是「構建能夠理解世界并與世界互動的通用智能體」。
作為谷歌世界模型大牛,Danijar曾主導/聯合主導了Dreamer系列(Dreamer、DreamerV3、Dreamer4 等)的開發。
![]()
Danijar Hafner
他在推文中寫道:「今天是我在DeepMind的最后一天」。
![]()
回顧了在Google和DeepMind將近10年的工作經歷,Danijar認為「一個重要的篇章走到了終點」。
Danijar在谷歌的早期經歷,多是以研究員的身份參與谷歌研究院、DeepMind、Brain Team等團隊的工作。
從他的教育經歷中,也能清晰看出他的職業發展軌跡。
![]()
從2016年起,他就開始參與Brain團隊的實習。
據Danijar回憶,2016年他第一次在山景城參與谷歌Brain團隊的實習,與James Davidson以及Vincent Vanhoucke一起共事。
因為當時尚無可運行的PPO實現,團隊就在TensorFlow的靜態圖框架下進行調試和實驗。
2017-2018年,Danijar在倫敦大學讀碩士,期間他就在倫敦的DeepMind工作;
2018-2023年,Danijar在多倫多大學讀博士,因此他就在多倫多的Brain Team工作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他與該團隊另一位資深研究科學家Mohammad Norouzi共同開發了多個版本的Dreamer。
初識Transformer
但「并未在意」
Danijar還記得?ukasz Kaiser第一次向他們展示一個由「大型」LSTM 生成的維基百科頁面時的情形。
![]()
?ukasz Kaiser
?ukasz是一位機器學習研究員,他最初在Google Brain團隊工作,后來加入OpenAI。
Google Brain團隊曾于2018年發表《Generating Wikipedia by Summarizing Long Sequences》,?ukasz Kaiser是作者之一,主題就是端到端生成維基百科條目。
![]()
https://arxiv.org/abs/1801.10198?utm_source=chatgpt.com
Danijar還提到他「錯過」Transformer的一段插曲。
當時,Ashish Vaswani曾經興奮地向他介紹一種新架構在計算效率上的優勢,并建議他將其應用在強化學習上,但那時Danijar卻并未在意(我當時沒試)。
后來這種架構被命名為Transformer。
![]()
Ashish Vaswani
![]()
https://arxiv.org/abs/1706.03762?utm_source=chatgpt.com
Ashish Vaswani是一位在AI領域頗具影響力的科學家與創業者。
他是Essential AI的聯合創始人,但更為人熟知的是參與提出了那篇著名的《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開創性論文。
該論文提出了一種「徹底摒棄循環和卷積結構,僅用注意力機制」的全新簡單網絡架構Transformer,可以實現更強的并行性和更快的訓練速度。
前面提到的?ukasz Kaiser也是這篇開創性論文的主要作者之一。
深度學習研究
2017-2018年,Danijar在倫敦大學攻讀碩士。
這段時間他在倫敦的DeepMind工作,有機會參與到深度強化學習和生成式模型的研究,并與Timothy Lillicrap(DeepMind)以及Ian Fischer(Google Research)合作。
這段經歷促成了他們共同完成了PlaNet(一種基于模型的強化學習算法,能從像素觀測學習潛在世界模型,并在潛空間中進行規劃與動作選擇)。
![]()
Timothy Lillicrap
隨后,Danijar與Nicolas Heess、DeepMind的Adaptive Agents團隊長期交流,系統梳理并實踐Karl Friston的自由能原理(Free Energy Principle, FEP)。
開發Dreamer
曾獲辛頓指導
2018-2023年,Danijar在多倫多大學讀博士,這段時期他還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聯合培養博士生的身份開展研究。
在多倫多大學讀博期間,Danijar的主要導師是Jimmy Ba,同時還獲得了辛頓(Jeffrey Hinton)的指導。
在此期間,Danijar還在多倫多的Brain Team工作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
Mohammad Norouzi
他與Google Brain多倫多分部的資深研究科學家Mohammad Norouzi共同開發了多個版本的Dreamer。
他們參與各種合作項目,還一起慶祝了辛頓獲得獲得圖靈獎的時刻。
![]()
![]()
2018年的圖靈獎授予Yoshua Bengio、Geoffrey Hinton和Yann LeCun
過去幾年,Danijar一直在伯克利和舊金山之間,與Wilson Yan合作深入研究世界模型。
在Count Zero和Koray Kavukcuoglu的大力支持下,他得以充分利用頂級的算力與資源,推動了一系列前沿探索。
從Dreamer到DreamerV3,再到能夠在想象中自主學習、甚至在純離線環境下完成復雜任務的Dreamer4,這一系列成果令Danijar激動。
在Danijar的個人官網主頁上,他的個人愿景十分醒目:「構建能夠自主理解世界并與世界互動的智能機器。」
![]()
對他而言,世界模型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理解智能本質的一扇窗口。
如今,Danijar即將結束他在Google/DeepMind的十年旅程,帶著復雜的心情和滿懷期待,迎接新的篇章。
參考資料:
https://x.com/danijarh/status/1985436821405516031%20
https://danijar.com/?utm_source=chatgpt.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