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新賽季剛開始,波特蘭開拓者隊的中國新星楊瀚森卻已經坐在了冷板凳上。北京時間11月4日,開拓者對陣湖人的比賽中,這位今年選秀第16順位被選中的中國大個子連續第二場被徹底棄用。整場比賽,他只能眼睜睜看著球隊被湖人逆轉,自己卻連一秒鐘的上場時間都沒撈到。
![]()
從CBA時期的“中國約基奇”到NBA的邊緣人,楊瀚森的處境變化之快令人驚訝。就在不久前,開拓者新帥斯普利特還直言不諱地點出棄用原因:“能出點汗總是好事”。
這場比賽結束,意味著楊瀚森已經連續兩場遭到棄用,誕生了兩個不可思議和三個不爭事實,一起來看看吧。
![]()
楊瀚森的處境最令人不可思議的,莫過于他身份與表現之間的巨大反差。
作為第16順位的新秀,本應有一定的出場時間保障,但現實是他在開拓者前六場比賽里,前五場場均僅出戰5.8分鐘,數據是慘淡的1.8分0.8籃板。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進攻端9投2中,投籃命中率只有22.2%,三分球更是3投全失。這樣的效率對于一名內線球員來說,確實難以獲得教練信任。
![]()
第二個不可思議是他墜落速度之快。
在CBA最后一個賽季,楊瀚森已經是場均16.4分、10.5個籃板、3.4次助攻和2.7次蓋帽的頂級內線,還曾單場砍下31分。
為備戰NBA,他專門進行了身體改造,最重時達127公斤的他通過一個夏天成功減重十公斤,同時加強力量訓練。就是這樣一位在CBA呼風喚雨、做好充分準備的球員,卻在NBA連輪換陣容都擠不進去。
從球隊計劃內的替補中鋒,迅速淪為了第四中鋒,在羅威復出后,楊瀚森甚至連一秒鐘的出場時間都爭奪不到。
![]()
楊瀚森面臨的困境揭示了NBA賽場上的三個不爭事實。
NBA的競爭殘酷而真實。在這里,順位和潛力不是免死金牌,即時戰斗力才是硬道理。開拓者隨隊記者Mike Richman在播客中坦言:“楊瀚森知道球隊每晚會讓他打一些時間,但關鍵是在這么少的上場時間里,他的表現是負面的,很顯然他還沒有準備好打這個級別的比賽。”
數據顯示,楊瀚森在場5場比賽的累計正負值為-3,這樣的事實面前,被棄用也就不難理解了。
![]()
技術特點與NBA需求脫節。楊瀚森在CBA最擅長的是低位背身單打,但在NBA,對手的內線又快又壯,他根本頂不動。同時,開拓者也不會給他“弧頂發牌”的機會,因為這是只有巨星球員才會有的待遇。
他的防守和移動速度也達不到NBA級別的要求,用球迷的話說,“太慢了,開拓者現在這個打法不需要你的策應能力,三分不準,防守不行,跟不上節奏,確實不敢上”。
![]()
發展聯盟成為唯一出路。對楊瀚森來說,現在最好的選擇可能就是去發展聯盟鍛煉。在那里他可以獲得更多出場時間,適應美國籃球的節奏和強度。
開拓者跟隊記者也分析認為,楊瀚森需要去低級別聯賽獲得登場時間,才有望幫助他盡快融入到高水平與快節奏的比賽。
![]()
從楊瀚森的處境可以看出,NBA從來不是靠潛力說話的地方。球員必須立即證明自己的價值,否則就會被邊緣化。對楊瀚森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認清現實,放下第16順位的身段,從發展聯盟重新開始。他的技術短板很明顯——移動速度慢、防守跟不上NBA節奏、外線投籃不穩定。
這些問題只有在實戰中才能解決。與其在NBA坐冷板凳,不如去發展聯盟獲得真正的鍛煉機會。中國球員闖蕩NBA從來都不容易,但只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還有機會。楊瀚森需要抓緊時間提升自己,因為NBA不會等待任何人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