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年來,國家電投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近4000萬元,在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建設高標準新型蔬菜大棚1006座。據統計,每座大棚年平均收入3萬至4萬元,每戶村民年均增收2萬余元。目前,延川縣成為延安地區建設標準第一、建設數量第二的設施農業大縣。
國家電投始終將產業幫扶作為主要幫扶內容,在駐村干部實地調研、與當地政府溝通基礎上,最終選擇將設施農業建設作為產業幫扶的主體,通過產業發展與幫扶帶動相結合,全面提升了成效。
駐村干部與村“兩委”多次研究商議,采取“致富能手+貧困戶”的模式,通過示范引領、技術帶頭,提高本村貧困戶的棚栽技術。在栽種過程中,棚栽戶形成了互幫互助、抱團取暖的生產模式,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道路,還涌現出多位致富能手。同時,幫扶團隊將扶志扶智作為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通過開展大棚產業線上培訓、聘請專家現場講解等方式,提升種植戶的種植能力。
在技術職稱方面,通過聘請設施蔬菜專家長期駐地指導,實地推廣病蟲害防治技術,通過技術指導、示范引領,輻射帶動周邊鎮區900余名村民發展蔬菜產業,實現了由技術成果向產業發展的有效轉化。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手把手教授農戶設施大棚栽培管理技術,市縣技術專家精心制作蔬菜病蟲害防治小視頻,及時解決種植戶遇到的技術難題,形成一村一示范、一戶一能人的技術支撐體系。
![]()
2013年至2014年,延川縣主要發展第四代日光大棚,以農民自建為主,政府利用國家電投幫扶資金進行補貼。2015年至2018年,主要發展第五代日光大棚,政府和國家電投按照比例出資建設設施農業示范園,共建設4個農業示范園。2019年至2022年,主要發展第六代科技日光大棚,從“增溫、少工、改種、延壽”4個方面進行科技升級,試種效果良好。(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昂)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