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國長壽論壇 (第一健康報道北京 記者周述峰)
10月28日,重陽節前夕,由第一健康報道發起,聯合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健康中國工程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孫思邈長壽文化工程專業委員會承辦,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江蘇七〇七天然制藥有限公司支持的2025第三屆孫思邈長壽論壇在京成功舉行。“707?長春益壽膏”被論壇組委會授予本屆論壇指定長壽產品。
![]()
圖為論壇現場
本屆論壇以“健康中國行 問壽孫思邈”為主題,匯聚300余人,從“全生命周期健康”視角探討長壽理念延伸趨勢,標志著我國健康長壽事業在組織化、系統化、標準化發展上邁出重要一步,長壽經濟時代已然來臨。
![]()
圖為孫思邈長壽文化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趙朝峰(左)為江蘇七〇七天然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成吉民(右)頒發證書
江蘇七〇七天然制藥深植于中醫藥文化的沃土,始終秉持守正創新的發展理念,其明星產品“707?長春益壽膏”,被組委會授予本屆論壇指定長壽產品,并在論壇展會上精彩亮相,為健康+長壽注入新的活力。
![]()
圖為七〇七天然制藥展位
在論壇企業圓桌對話環節,凝聚了行業專家、企業、協會與媒體等多方共識,旨在提高公眾對中醫藥膏滋的認知水平,推動膏滋產品標準化與普惠化進程。
七〇七天然制藥總經理姜樹榮作為企業代表發言時表示,膏方到底是治未病還是治已病?膏滋既有調理滋補作用,也有治療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在常見的內科、婦科、兒科、亞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以及有一些久病大愈后的人群均適用。
![]()
圖為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王明華、孫思邈長壽文化工程專委會主任董永明、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全科醫學科原副主任來要水、中國網中醫頻道主編胡俊、江蘇七〇七天然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樹榮在企業圓桌論壇上
姜樹榮介紹,七〇七天然制藥的膏滋已經從傳統的制作方法轉化為現代化的制作工藝,從原材料的選材、中藥飲片的制作到煎煮、濃縮、混合、炒糖、收膏,以及過濾、灌裝等各個工序都采用了現代化的設備,遵循標準化參數使產品質量更穩定,藥效更加明確。
長春益壽膏收錄于由陳可冀院士編撰的《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在產品的功能主治里提出“補五臟,調陰陽”的功效,這六個字不是我們杜撰出來的,這是經國家藥監部門批準寫入了產品說明書。除了長春益壽膏這一產品,我們還有其它的膏滋產品,不僅適合銀發群體,而且年輕人群體也是非常適用的。
據介紹,長春益壽膏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至著名的延年益壽名方——打老兒丸。傳說中,一位老婦年逾百齡,因老兒子不肯服用此丸而時常打他“打老兒丸”之名由此而來,它又稱仙姑打老兒丸。此方傳至明代,太醫院對其進行精心改進,制成延年益壽丸;到了清代,太醫院又進一步調整處方,將其命名為長春益壽丹。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宮廷醫方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古人的智慧,不斷傳承與創新。江蘇七〇七天然制藥有限公司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將丹劑改良為更易于保存和服用的煎膏劑。此后,經國家藥監局嚴格審批,獲得長春益壽膏(國藥準字Z32020759)批準文號(功能主治:補五臟,調陰陽,益氣血,壯筋骨。適用于體虛易倦,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30g,一日2次,早晚各1次。),并作為獨家品種推向市場,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自主健康選擇。
(責編 薄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