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拓寬學生視野,強化實踐育人成效,10月31日,西安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組織初一、高一、初二、高二四個年級學生,分三條路線同步開展主題研學活動。同學們走出校園,在沉浸式體驗中觸摸歷史脈絡、感受科技力量、傳承文化基因,共同完成了一場身與心的成長之旅。
探科技之光,筑強國之夢——初一、高一學子走進吉利5G數字化工廠
初一、高一年級的同學們在張軍榮副校長的帶領下,走進吉利汽車西安超級工廠,開展以“走進5G數字化工廠,領略自動化工業生產”為主題的科技研學,深刻體驗了“中國智造”的科技魅力與創新活力。
![]()
![]()
從品牌發展史的震撼,到新能源汽車大講堂的啟發;從親手組裝太陽能汽車的實踐樂趣,到深入沖壓、焊裝、總裝車間的沉浸式參觀——同學們親眼見證了一塊鋼板如何在一流自動化生產線上“變身”為智能汽車的全過程。機械臂精準揮舞,激光焊花絢爛如星,5G技術賦能下的高效與精準,讓同學們真切感受到科技創新的力量,也在心中埋下了“科技報國”的種子。
![]()
![]()
![]()
![]()
![]()
承紅色基因,溯文明之源——初二年級赴富平開展紅色文化研學
與此同時,初二年級的師生在黨總支書記、校長騫軍榮的帶領下,前往富平,開展以“致敬革命先輩,探尋文明之源”為主題的紅色文化研學活動。
![]()
活動伊始,學校團委組織開展了“弘揚長征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主題隊會活動,同學們誦讀經典,聆聽革命故事。隨后,師生們走進關中革命紀念館,透過珍貴史料與文物,感悟革命先輩的堅定信仰與犧牲精神。
![]()
![]()
![]()
![]()
![]()
![]()
午后,研學隊伍轉赴中華郡,在黃帝祠前緬懷人文初祖,體驗傳統“拋福”儀式,并親手制作“姓氏鼎”。同學們在追溯姓氏源流的過程中,深化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自豪。
![]()
![]()
![]()
![]()
傳千年醫脈,習“大醫精誠”——高二年級藥王山中醫藥文化研學
另一條線路上,陶紅副校長帶領高二年級的同學走進銅川藥王山,以“傳承中醫文化瑰寶,弘揚‘大醫精誠’精神”為主題,展開一場中醫藥文化探尋之旅。
![]()
同學們身著傳統服飾,行謝師禮、誦《大醫精誠》、擊鼓明志,在儀式中感悟醫者仁心。在孫思邈紀念館,他們系統了解中醫藥發展歷程,領略“藥王”濟世救人的精神。
![]()
![]()
![]()
![]()
下午的實踐環節更是精彩紛呈:學習號脈、制作中藥香囊、親手卷制艾柱……同學們在“望聞問切”與“一草一藥”之間,體悟中醫智慧,感受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登頂藥王山,仰望先賢塑像,更讓這次研學有了精神的升華。
![]()
![]()
![]()
研有所思,學有所成;旅有所感,行有所獲。
此次研學實踐活動,是西安工業大學附屬中學“行走的課堂”育人模式的生動實踐。同學們在科技中看見未來,在歷史中汲取力量,在文化中筑牢自信。學校將繼續拓展實踐育人路徑,引導學生在觸摸時代脈搏、傳承中華文明中,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劉夢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