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邯鄲日報)
轉自:邯鄲日報
![]()
武安市礦山鎮張二莊村農牧園蘑菇棚內景。 趙炳生 攝
本報訊(于換換)近日,走進武安市礦山鎮張二莊村農牧園的蘑菇棚里,一股獨特的、帶著泥土芬芳的菌香便隨風撲面而來。
“這個占地3000平方米的農牧園是張二莊村的一塊‘寶地’。與許多需要‘看天吃飯’的農業項目不同,張二莊村的蘑菇棚有著自己獨特的‘小氣候’。搭建的蘑菇棚保持著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棚內的環境參數,恰好達到了出菇所需的最佳數值,不受外界氣溫的影響。”張二莊村黨支部委員趙炳生介紹說。
“棚內面積達2100平方米,現有8萬菌棒,每個菌棒可用4-5個月,平均日產可達2.5噸。”張二莊村農牧園技術人員趙增斌說。作為村里立足實際培育的菌菇種植產業,它不僅為種植戶和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活力,更提供了穩定就業崗位,成為村民家門口的“增收站”,讓鄉親們在大棚里耕耘出實實在在的收益,錢包變得越來越鼓。
目前,張二莊村的平菇產業正處在培育的初期階段,但已經展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新鮮的蘑菇一出棚,根本不愁銷路。周邊的大小商超聞風而動,直接開車到地頭來拉貨;更有來自各地市場的大卡車,帶著穩定的訂單前來采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張二莊村的蘑菇棚實現了全年出菇。當市場上蘑菇供應短缺時,這里的蘑菇仍能照常生長,如期上市。這不僅填補了市場空白,滿足了老百姓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蘑菇的需求,也因為其“人無我有”,在價格上占據優勢,為村民們帶來了更可觀的經濟效益。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好蘑菇產業,完善配套設施,打造特色農業品牌,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到蘑菇種植中來,讓小蘑菇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張二莊村黨支部書記趙振棟說。
小小蘑菇,正逐漸成為張二莊村鄉村振興、產業富民的新希望。這個藏在礦山鎮里的“蘑菇工廠”,正用它默默無聞的產出,創造出美好“滋味”與“錢景”的生動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