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九月十八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節氣,立冬節氣一直很受人們重視,人們辛苦勞累了春夏秋三個季節,進入立冬后,萬物開始休養生息,人們也如此,經過一冬天的休整,人們才能有充足的精神去迎接明年的春天,因此,自古在民間就有“立冬補冬”的說法。俗話說”秋收冬藏“,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精力的最佳時機,有些地方將立冬稱為“養冬”,要吃各種營養品進補,調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適應氣候季節性的變化。農歷九月十八日立冬,記得“吃二樣,藏一樣”習俗,幸福安康進冬季!
![]()
一、吃二樣
1、蒜黃餃子
民間有句俗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時節,北方地區有吃餃子的節氣習俗,因為立冬正處于秋冬之交,是“交子之時”。立冬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吃餃子有“順從天意”的意思。餃子的形狀類似耳朵,所以吃餃子的寓意補補耳朵,以免在寒冷的冬天凍傷。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人體需要增加對各類營養攝入,餃子制作種類、營養、味道等方面可以達到要求,自然大受青睞。蒜黃可以殺菌,冬季多吃蒜黃有益健康,用蒜黃做餡包餃子可以說好吃又益處多。
![]()
材料:面粉、蒜黃、肉餡、姜末、鹽、醬油、花生油
![]()
做法:1、先把面粉加入少許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靜置揉勻。2、蒜黃清洗干凈,控干水分,用刀切碎。3、豬肉用刀剁成肉餡,加適量姜一起剁,可以有效去除腥味。4、肉餡加入生抽提鮮,老抽上色,鹽,花生油拌勻,加入蒜黃攪拌均勻,餡料就調好了。5、面團揉勻,揪成小劑子,搟成薄一些的餃子皮,拿一個餃子皮,包入適量的餡料,兩手捏緊,餃子就包好了。6、全部包好的餃子放到蓋簾上,鍋里放入適量的清水燒開。7、煮上餃子,用勺子輕輕推動,防止餃子粘鍋。8、蓋上蓋子煮大約3分鐘左右,餃子浮起熟透即可撈出。
![]()
2、吃羊肉
立冬節氣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御寒冷,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粘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羊排是羊的肋條即連著肋骨的肉,外覆一層層薄膜,肥瘦結合,質地松軟,適于扒、 燒、燜和制餡等。羊排不光可以做湯或紅燒,這樣拌一拌、蒸一蒸做法,簡單味道好,立冬時節做給家人吃最營養滋補。
![]()
材料:羊排、蒸肉米粉、紅薯、生姜、蒜、橘皮、八角、香葉、桂皮、料酒、白酒
![]()
做法:1、將羊排用流水洗凈,再用清水浸泡半小時,中間換幾次水,開始清洗干凈。2、準備香葉、桂皮、姜片、花椒適量焯水用。3、涼水時將肉下鍋,加入焯水用的香料,加入一小蓋子白酒,加入少許料酒。4、撇去煮羊排產生的浮末,水開后焯個2-3分鐘后,將羊排取出稍微涼個幾分鐘,將稍微放涼的羊排過水洗凈。5、準備紅薯打底,將橘皮、生姜大蒜切成碎末,準備蒸肉米粉,加入準備的橘皮、姜蒜末、蒸肉米粉再加入生抽、老抽少許,加入半蓋子白酒、少許料酒與羊排抓拌均勻。6、抓拌均勻后把羊排整齊的碼在紅薯上面,起鍋放蒸架,水只要不沒過蒸架就行。7、將碼好羊排的蒸碗放入高壓鍋,蓋上高壓鍋蓋,上氣后蒸個40分鐘就可以。8、蒸好出鍋,撒上一些小蔥。
![]()
二、藏一樣
民間俗話說”秋收冬藏“,意思就是立冬節氣要冬藏。立冬時節,正是北方地里的蘿卜收獲上市季節,以前地里的蘿卜拔走了,蘿卜纓子留在了地里沒人要,現在人們追求健康飲食,蘿卜纓子成了餐桌上的優質食材,蘿卜纓子可是個好東西,它的營養價值比蘿卜高出好多,現在市場上蘿卜纓子很便宜,大概3毛錢1斤,遇到了一次買了50斤,把它焯水后曬干,營養價值保存不變,增加了太陽曬過的獨特清香,冬天用它燉肉吃,包餃子包子都好吃,特別是可以代替梅干菜做扣肉吃,味道真是美極了。冬藏的傳統習俗一定不能丟。
![]()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